经沈校等人举荐,作为教师代表之一加入绩效考核小组。接到本校的《绩效工资考核实施方案》讨论稿,做了一番研读并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 首先感谢领导的信任和重托,也是对个人参政能力的考验,早已淡泊名利又年届退休的我,还是珍视这样的发声机会,为学校发展献策也为普通教师秉公直言,甘愿尽心竭力。 要说同事反响最大的是:一些在编不在岗的人员(非享受退二线待遇的干部),他们对本校毫无作用可言,却不受制度约束,不需接受考核!倒是要对在岗奉献的人分出等次来。怎样回应大家的这一关切,如何向他们解释?虽说这有历史原因,属遗留问题,但它确实影响了在岗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其次是享受津贴的干部人数众多,当然谁都是经组织程序审批当选的。与班主任一样,他们享受着数额不等的岗位津贴。要知道这些人拿的钱可是众人头上提取的,这一支出多了,无疑大伙分得的就少了!而究竟他们到底为学校为师生做了多少事,成效又怎样,却不用去考核的! 第三缺乏对教师的激励条款。从讨论稿通篇看,有细化到一次扣10元的处罚,却看不到对工作做得好的,在本职岗位上表现出色、为学校做出贡献的该受怎样的奖励!条目细约束多,无奖励缺激励!这样给人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感觉,不利于弘扬先进,不利于开拓创新,不利于学校发展进步。 第四,值得商榷的值班费。对于学生早中晚三块额外的在校时间,安排主科教师值班辅导,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是应试教育的标志,也是有违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现以“文件”形式对其值班费予以明确,待到督查时恐还得变通掩饰。谁能有这个担当?顺应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每天中午或下午用一节课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而不像现在这样为应试加码,为升学忙碌! 几点建议:
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近十年了,长期以来也没有一套明确合理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仅凭期末时少数领导人以职级、工作量等来仓促考评,分成若干等次。考核结果欠公开透明,对此,大多数教师心怀不满意见纷纷。 今学校下决心改变这一状况,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机制。在拟定初稿的基础上,举行专门会议对绩效考核方案讨论修改,并听取全体教职工的意见加以完善。在取得多数人共识的基础上进行实施,期待运用经济杠杆的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发挥全校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推进学校工作开拓新局面,再上新台阶! 注:本文初稿在国庆放假前预备参会前就拟好,今作修改后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