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昨天看完央视一台36集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不知是否完全虚构,但这个年代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仍被其剧情所感染。男主人翁冯程(北京学林的大学生,背着手风琴到塞罕坝。其老革命的父亲战斗牺牲并安葬在这里)和几位学林的大学生以及以老革命于场长、赵天山为代表的几代塞罕坝人,在仅剩一棵树并大片沙化了的荒漠,艰辛开垦,重植绿化面积达85%,为引滦入津作出了贡献。片头、片尾和插曲三首歌《最美的颜色》、《最美的风景》、《时间都说过》很好听。剧情的末尾是冯程上坝时常念叨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前不久央视一台新闻联播前的一、两分钟连续播过河北塞罕坝真实的植树绿化达85%以上的事迹。“塞罕坝机械林场”这个单位的名称也是电视剧里真实采用的。 一棵老树的心声 ——观电视剧《最美的青春》有感 ——献给塞罕坝的植树人 作者|王芳华 朗诵|青青 我 曾是一棵孤独的树 伶仃伫立在塞罕坝荒漠 沙暴袭来 肆意敲落我的枝叶 冰雪飘来 无情侵彻我的躯干 骄阳炙烤的夏日里 云朵不愿为我蔽日 寂寞难耐的秋季里 鸟儿也懒得与我对语 地虫贪婪的啃食我的叶瓣 野狼也恶意刨挖我的足根 我 虽拥有大片旷野 却不见一丝养眼的绿 虽伴有一潭溪水 可 它也时常吝惜的干涸 风来的时候 我和风一起哀嚎 雨落的时刻 我和雨一同哭泣 …… 然 有一天 在这月朗星稀的夜空 悄然飘来一曲悠扬的琴声 百年来的塞罕坝啊 第一次有了这 美妙的旋律 一位清秀善面的男子汉 鞠躬来到我跟前 说是因为我 来坝上与我作伴 还因为 他为国捐躯的父辈 在这祖国的土地里长眠 在这荒蛮的旷野 虽然只有 我这一棵树 他这一个人 但 从此我们不再寂寞 百年来我顽强的生命 给予了他 对这片广袤土地的希望 激励着他 在这座石质荒山里开拓 从沙地里铺床育苗 到板坡上开凿植树 就着冬雪啃窝头 举着火把与狼斗 他 用双手开劈先河 以臂膀担起重责 艰难跋涉任凭双脚泥泞 摯着开垦,哪怕穷山险峻 日复日 年复年 往来命运的颠簸 搏击生死的漩涡 点染沉寂的荒漠 将爱汇成河 浇灌绿色 让风涛从林海穿过 叫滦水给津京的人们 送去幸福和欢乐 他及他们 在现实中脱颖 在梦想中前行 在天地时空的长河里 他们的青春 似流星闪过 这漫山遍野的绿色啊 不是一段时光的叙说 是他们对这土地 深爱着的一首 长情的歌 如今 我仍屹立在塞罕坝的绿坡 步履蹒跚他们从我身边走过 我深切的感受到他们: 在日光下的轻盈 在月夜里的深情 听得见 他们跳动着和我一样的心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2018.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