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0万粉丝的郭老师被围剿了!

 如海 2021-09-11

文/如海

昨天是教师节,一个温暖而怡人的日子。老师是辛苦的,可敬的,传教授业解惑,成为我们的人生灯塔。我相信每一个人的成长里,都有刻骨铭心的师者。我再次祝福可爱可敬的老师们,也送给自己,在初秋九月里快乐安康!

 
猛然间,一个彪悍的消息传来,郭老师被封杀了!爽了,永久封禁。
 
网络里奔走相告,我震惊万分:难道是因为,郭德纲老师和也走得近?没想到啊!过了会,我脸红了。原来,被封的不是德云社的郭德纲,而是一个鬼畜网红,据说是从快手里起家的所谓“女明星”。
 
这个世道有时候让人心塞。有人伟岸,有人渺小,还有一些根本不配为老师的所谓老师,猥琐龌龊、厚颜无耻,却极其光鲜地活在世上,受人膜拜,以收割流量的方式而存在,更为恶心的是,还以老师的名义妖魔化,残害生灵,荼毒人间。
 
近日终于被封杀的郭老师,就是这样的魑魅魍魉。郭老师在教师节前被绞杀掉,颇有天理昭昭的况味,伟大、神圣的教师尊严,容不得郭老师这样的蛆虫玷污和毁灭。
 
郭老师是谁,1994年出生于河北沧州农村,长着一张50岁的脸,于2019年的岁末,凭一段吃猕猴桃的视频爆火。安迪·沃霍尔曾说:“在未来,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但在短视频时代,可能只需要15秒钟。
 
纵然“郭言郭语”如病毒一般传播四散,郭老师疯红一阵子之后,依旧逃不脱惩罚,最后被人们彻底地遗忘。在整治低俗的狂潮下,郭老师命该死绝。
 
一个审丑文化里极端扮丑的女人,恶心恶俗,莫名地红极一时,然后轰然垮塌。郭老师在教师节前被彻底地清掉,纯朴的人间大声叫好,真善美的力量终于战胜了邪恶和猥琐,涤荡掉文明世界里的丑陋和污浊。
 
我很少耍抖音,手机上都没有装过快手。作为一个不合格的自媒体,我很惭愧,真的不知道这个胖乎乎、傻乎乎的郭老师的存在。直到全网平台上下,都在围剿她,四处传播着她被封杀的消息。
 
可我发现,郭老师一点都不傻,她是装疯卖傻,她的变现能力比许多大V都要厉害千倍。
 
以低俗、夸张的直播而闻名,且坚持低俗到底,郭老师执着的丑陋,收获了光明世界里的黑暗群体。郭老师一直游走在倒台的边缘,我相信连快手都知道,负能量、低俗、无聊的郭老师短视频,被世俗追捧和爆红的时光,不会太长。一旦整治互联网短视频,郭老师就是最先死掉的一个。
 
丑到极致,极力地扮丑,装疯卖傻、大呼小叫,邋里邋遢、蓬头垢面是郭老师唯一的扮相。郭老师始于2017年的快手,大红于2020年,在镜头前极尽丑陋之面向,哗众取宠,从一个小主播变成了大主播。700万的粉丝,不容小觑。
 
郭老师口音不清,蹩脚的普通话怪相十足,集美们(姐妹们)、猕Hotel( 猕猴桃)、盲锅儿(芒果)、耶斯莫拉成了热梗,反倒变成了貌似有特色的“郭言郭语”。
 
郭老师吃相难看,不厌其烦地吃播,粗狂而夸张,呈现出尴尬无聊的画面,却在某种程度上戳中围观者的笑点,一种狂吃乱吃的搞笑,有人不能共情,却沦陷其中欲罢不能。
 
郭老师扭曲的脸,胡乱的吃,竟然莫名地慰藉着一些人的人生。在夜色下、都市的钢筋水泥里,有那么一群人,沉默地对着夸张的郭老师,被毫无内涵的吃播笑到喷饭。似乎整个世界都给不了的慰藉,在郭老师这里能野蛮生长。
 
郭老师是怎么火起来的,如同一个难以解开的谜。郭老师和凤姐、芙蓉姐姐一样,走的是扮丑路线,厚重的脸皮,难看的皮囊,充满假丑恶,无羁到没底线,却获得了匪夷所思的流量成功。
 
相比她们两个的审丑,郭老师还更恶心。她放屁、擤鼻涕、闻脚、甚至拉屎,简直根本就不是人,如畜生,如爬蛆,如蝼蚁。郭老师所呈现的画面令人作呕,一些无脑而无聊的粉丝,却称之为“解压”,把郭老师当作减压网红进行推广。不过,我觉得背后有推手,利益驱动之下,有些没有良心的人,推波助澜地帮助她成为网红,从中攫取利益。
 
不可思议的是,居然还有部分网友,每天等在直播间,就为等她放屁。郭老师日积月累的恶心,成了常态,低俗地活得很长久。2019年末,“郭老师鬼畜合集”开始在B站爆火。郭老师的吃播合集,成语合集,“迷人的郭老师”、“郭老师的十大爆笑场面”等相关视频持续地在网络里爆火。 
 
“鬼畜”是B站的核心和主打,郭老师,两年扮丑,终于出圈,成了B站的担当。从快手到B站,短视频和鬼畜文化里,郭老师成了香馍馍。
 
郭老师拥有了巨大的流量。这流量既危险,但也很迷人。鬼畜的盛行,让郭老师的气焰更为嚣张。从而使得粉丝们过分地追捧,而郭老师又太坚强,然后就苟活到如今。
 
越低俗越无聊的视频,反而拥有不可思议的受众。嘲笑别人的生活,来慰藉自己的无助,填补自己的空虚。这是低俗视频被捧红的本质。许多人不承认,抑或揣着明白装糊涂。

就像我之前写卢克文说过的一样,底层的人反而热衷于国际政事,就是一种羸弱的自卑无法化解,妄图在国际政坛一种貌似高逼格的交流里,凸显自己的伟岸。而无能的自己,无力的人生,全因无法疏解的自卑而不能解脱。
 
同样,围观郭老师的人,有着自己的人生苦痛和悲怆。他们觉得努力之后,还是过不上这一生,就剩下嘲弄别人之后的意淫和躺平了。于是,郭老师成为支撑她们的精神鸦片,在郭老师的低俗夸张扮丑里,他们大笑别人,也嘲笑自己,在麻木中沉沦。
 
畸形审美,换取流量,最终还是会失去光亮。一时获得了流量密码,殊不知,却早已陷入流量的漩涡,最终迎来的是坠入谷底的结局。
 
郭老师不是最后垮塌的一个丑陋个体。审丑狂欢依然会继续上演。如郭老师这样从大红到湮灭的网红,扭曲的三观、无良的灵魂,给人们带来难以言说的伤害。绝大多数的善良之人,都鄙视这样的污秽,躲避不及。不完美的世界里,给予了郭老师这样的臭虫空间生存。这是一种遗憾和残缺。而世界就是这样。
 
郭老师的垮掉,是一个审丑时代的结束,土味和低俗抽象文化的消失,人们高声喝彩。跳梁小丑,哗众取宠够了,该回家洗洗睡了。
 
我们对郭老师喊打喊杀,便是为了试图匡扶世间的正气和正义,不给这样的恶劣丑陋存活的空间,就是为了净化这个美丽的世界。
 
劣币不能驱逐良币,审丑不能覆灭审美。
 
《娱乐至死》里说,“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进行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