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36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369,每日陪你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 1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苏眉细细 来源:苏眉细细说(ID: sumeixixi01)说得是,一个人只有修炼好自我,才能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做出不平凡的事业。现代社会,喧嚣浮躁,想要涵养身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过“低分贝”的生活。 公交地铁上,本想闭目养神一会,不料身边有人一直在高声交谈打电话; 餐馆里,正和朋友享受美食,隔壁却不断传来吆五喝六的喧闹声;在家中,本想早点入睡,却被楼下嘶声裂肺的吵闹声折腾到半夜……自己的喧嚣给别人造成了困扰,却浑然不觉,甚至洋洋自得,是缺少修养的表现。一个人说话的音量里,藏着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电影《窈窕淑女》里,奥黛丽·赫本扮演一个穷苦的卖花女,声音粗鲁,言语粗鄙。她每天在大街上大声叫卖,声音尖利,被人厌恶地称为“发出令人厌恶和不舒服噪音的女人”。后来她遇到了语音教授希金斯,意识到自己这样下去,会穷困一生。于是决心改变自己的口语发音,提升自己的语言修养,改变命运。她将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请希金斯教自己控制声音的技巧。半年后,言语粗鲁的卖花女孩,声音变得纯正柔和,人也变得优雅自信。影片中有句台词印象深刻:听一个人说话的语气和音量,就能断定他属于什么阶层。现实生活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动不动就拔高音量、无所顾忌的人,往往缺少修养和自信。越是有底气的人,越懂得和颜悦色地解决问题,令人如沐春风,所谓贵人语声低。电影《乘风破浪》里有句台词:你不需要那么声势浩大,控制自己的声音才是最强大的气场。一位大学教授曾说过,他住在教授的宿舍里时,几年听不到人和人之间高声说话或夫妻吵架的声音,而搬进了民房公寓后的他震惊地发现,每天都能听到有人家在大声说话和歇斯底里般的争吵。反之,无论公共场所还是私密空间,都无所顾忌,大声喧哗的人,一般都生活得不如意。过于喧哗的人,往往成不了气候,保持声音“低分贝”,才能拥有不凡的人生。每一张看似平静的面孔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委屈与坚持。闺蜜老顾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一次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大客户。眼看半年考核一天天逼近,如果拿不下这个合同,不仅部门业绩不达标,自己的升职机会,也大概率会流失。于是,老顾不眠不休,按照客户要求又重新修改了一遍。老顾瞬间崩溃,把计划书往客户跟前一摔,怒气冲冲吼道:“不想合作就直说,用不着这么折腾人,别以为有点钱就了不起,我还不伺候了!”多年以后,老顾回忆起那次经历,自嘲说:动不动就大吵大叫,是最愚蠢无能的表现。人生就是这样,做不了情绪的主人,就只能做情绪的奴隶。奥里森马登在《一生的资本》中写道:“任何时候,都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一个成熟的成年人,都懂得戒掉情绪,不动声色地收拾起遍地狼藉。行走社会,一个人难免会遭遇不公平的待遇、劈头盖脸砸过来的委屈,甚至陷害与算计,无数次徘徊在崩溃的边缘。当你无力改变现状时,请打落牙齿和血吞,默默收起负面情绪,保持冷静,从容应对,相信假以时日,你会成为人生的赢家。傅首尔说过过:“藏不住的崩溃只是伤痕,藏起来的崩溃才是勋章。”把情绪调为低分贝,喜而不语,苦而不言,怒而不发,哀而不伤,是成年人最高级的能力。但是女员工梅里亚姆担心人类去了地球会爱上那里,一去不返。于是她就故意在人的心脏旁边挖出了一处空洞,用这处缺陷牵引着人类必须返回。和她一起工作的男员工看到后,怕领导责罚,于是拼命的填补空洞。他把爱、愤怒、悲伤、快乐等所有情绪都注入那个空洞,试图填满它。可是,他们发现,代表人类欲望的空洞,永远也填不满。男员工绝望地说:“无论怎样填补,我们永远都给不了他们想要的。”放眼世界,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名逐利,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消费主义的当下,人的愈望越演越烈:房子越买越大,车越换越豪华,吃穿越来越讲究……他老人家早就告诉我们,大多数祸害的根源,源自人性的弱点:贪得无厌。清朝有一首《不知足》诗,生动刻画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形象:一穷二白时只求温饱,温饱之后,想娶娇妻,娇妻孩子都有了,又觉得缺个大房子,房子田产都有了,又想做大官……周国平说:“一个人只要肯约束自己的欲望,满足于过比较简单的生活,生命的疆域会更加宽阔。”学会精简自己的欲望,去芜存菁,知足常乐,才能活得洒脱和自在。杨绛先生说过: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余生,愿你我都心怀敬畏,克己自律,在时光中厚积薄发,活出自己的山河辽阔。作者:苏眉细细,一个走路带风的北方女子,十点读书等多平台签约作者。用走心的文字,写百态人生。来源:苏眉细细说(ID: sumeixixi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