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苓散

 Dwb医者仁心 2021-09-11

一、条文字眼

1、“烦躁不得眠”、“微热消渴”、“烦渴者”、“吐涎沫而癫眩”、“小便不利”。                                     

烦躁不眠是水饮扰乱营卫;微热消渴,水饮阻碍津液上承;吐涎沫而癫眩,水饮上扰头目;小便不利,水饮阻碍膀胱气化不行。                         

二、组成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三、方解

本方是泽泻汤(泽泻,白术)加茯苓、猪苓、桂枝气化解表热而成。猪苓,茯苓、白术、泽泻,利水消除水饮,桂枝蒸腾气化,解表,平冲降逆。

五苓散针对三焦气化不利,水湿(饮)内停,水津不布,或兼外邪未解之病机,以淡渗利水为主,结合化气布津、解肌发汗。多饮暖水一方面助发汗解表,另一方面本方通阳化气作用,以恢复三焦膀胱气化功能。何以知三焦、膀胱气化功能恢复?仲景以“汗出愈”为观察指征,即多饮暖水后见到汗出,表明内停之水湿已除,饮入之暖水已散布全身,外达皮毛。

四、从药证理解本方

       1、白术、泽泻:泽泻汤治疗心下支饮上冒引起的眩晕;

       2、桂枝:温阳气化有利于化饮;

       3、猪苓、茯苓:都是淡渗利水,协助泽泻汤化水饮。                          

五、辨证要点

1、口渴,小便不利为主症。

2、脉浮或是浮数。

3、腹诊:胃内有振水音,脐下悸。

4、舌体胖大、舌质白滑、舌苔水滑。也有舌质白,舌苔白干没有水分的。

五、病机辨证                                       太阳太阴证。

六、加减运用

1、五苓散去桂枝则是时方的四苓散。

2、五苓散去桂枝、泽泻是猪苓散治疗呕吐,病在膈上,思饮水者。

3、五苓散去猪苓、茯苓、桂枝,是泽泻汤,治疗眩晕。

4、五苓散加人参即是时方的春泽汤。

5、五苓散加甘草等于加入苓桂术甘汤。

  6、五苓散可以再加肉桂,加强气化,打成散剂时,最好用肉桂代替桂枝,肉桂容易打细。

7、五苓散加椒目利水消肿。

8、五苓散加寒水石、石膏、滑石(桂苓甘露饮)太阳太阴阳明证,三石都是阳明药物,在五苓散基础上出现口干,小便短赤等。

9、五苓散加茵陈:治疗口苦,小便黄。

10、五苓散加防己薏苡仁:治疗寒湿痹证,相当于加入了木防己汤(桂枝、防己、薏苡仁)。

11、五苓散加小茴香、川楝子:治疗疝气疼痛。

12、五苓散加禹攻散:治疗水湿腰痛有效果(小香,黑丑(炒))。

13、五苓散加阿胶相当于五苓散加猪苓汤:治疗小便不利尿路感染或是烦躁不眠。

14、五苓散加黄芪:益气减肥。

15、五苓散加石膏、黄连:治疗舌头病。

12、五苓散加牛膝、车前仁:明目。

13、五苓散加麻黄:减肥或是兴阳或是治疗闭经。

14、五苓散加葛根、川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15、五苓散加干姜、附子:治疗五苓散伴有更加虚寒水饮和阳气不足。

七、合方运用

1、小柴胡汤加五苓散为柴苓汤:治疗肾脏疾病,肿瘤疾病;

2、五苓散加茵陈汤:治疗肝胆疾病;

3、五苓散加真武汤或是加麻黄附子细辛:治疗心衰水肿;

5、小青龙加五苓散:治疗咳喘水肿等心肺疾病;            

6、五苓散加当归芍药散:治疗血虚水饮;

7、厚朴草果汤加五苓散:治疗中焦寒湿重

8、五苓散加滑石甘草琥珀:治疗小便淋漓:

9、五苓散加真武汤、防己黄芪汤:治疗心衰水肿;

10、五苓散加四逆汤:太阴少阴水肿。

11、五苓散加猪苓汤或是五苓散加四逆散:治疗尿路感染。

12、半夏厚朴汤加五苓散是半夏厚朴汤证的基础上出现水饮,舌苔白,舌苔水滑,脉弦滑,这样的病症在女性上表现多。

13、小柴胡汤加四物汤加五苓散(小四五汤):治疗肾炎水肿。

八、临床运用

小便不利,小便过利,不渴,消渴,多尿,少尿,癫眩,多汗,水肿,腹胀,水泻,⑧眼睛干水疝,偏头痛,小儿流涎,三叉神经痛,⑬晕车、晕船,⑭治疗肿瘤,⑯保肝,⑰减肥,⑱明目,⑲湿疹,水痘等皮肤病,⑳小儿水疝,21耳鸣,22手足多汗,23心悸。

九、类方鉴别

1、真武汤治疗水肿,是少阴虚寒水肿,四肢厥冷,脉沉细。

2、越婢汤是太阳阳明湿热引起的风水证水肿,口苦,舌苔黄腻。

3、防己黄芪汤治疗的水肿是太阳太阴水肿,黄芪体质,怕风,出汗多,疲倦乏力。

4、茯苓甘草汤:是苓桂术甘汤,白术换成生姜,生姜止呕,发散水湿,治疗心饮在心下引起的悸动,不渴;五苓散的水饮可以停在全身任何部位,同时伴口渴。

5、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口渴是阳明内热伤津,没有,伴有烦躁,喜欢大量饮水。

6、肾气丸:口渴,少腹不仁,浮肿,腰痛。

7、栝楼瞿麦丸:口渴,上热口渴,下寒手足冷,脉沉细。

8、猪苓汤:口渴,水热互结的口渴,舌红苔红或薄黄。

十、运用注意事项:

1、本方泽泻必须大于所有药物。

2、本方煎煮可以,效果最好为散剂。

3、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米汤水冲服好,多饮温水滋生胃液,津液强则有利于发汗,汗出愈,这就说明了本方起作用机理本方也属于广汗剂。

4、津液丢失者不能用本方利水(从猪苓汤感悟出来)。

5、虚寒重可以用肉桂代替桂枝,打粉剂最好用肉桂,容易打成粉,容易吸收。

【临床验案】

1、顽固头痛(肾炎性、高血压性)与五苓散

一位41岁妇女,10年来患慢性胃炎,有显著的蛋白尿。血压240/140mmHg。其高血压和蛋白尿久治无效。患者健康状态一般还好,但苦于顽固性头痛,肩凝和心下痞满。对此患者连续试用了八物降下汤、大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但是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皆不见好转。而且患者主诉头痛更加剧烈起来,常常卧床不起。太阳穴处和后头部疼痛更甚。对此剧烈头痛投于两剂五苓散各2.0克,结果头痛大为减轻,患者心情转佳。因用五苓散治好10年来的头痛,故患者高兴异常,是又获得了新生。可是经查,尿中之蛋白仍是强阳性,血压亦停留在200/130mmHg,至今已服药3年,但尚未停药。然而,尽管如此,用五苓散还是把病人从过去长期头痛的痛苦中解脱了出来。                                                                                    

   选自《汉方诊疗百话摘编》矢数道明(日)

2、 邓文斌医案:五苓散治疗头痛高血压                                     

谢某,女, 30岁,四川绵阳涪城区人2019年3月5初诊。

血压升高伴剧烈头痛一周,微信救助于我。体征:患者是一个药店老板,年前因为经营的事物多而烦恼,年后突然血压升高,伴有剧烈头痛,血压150/90mmHg,头昏,头痛欲裂,右侧更甚,每天下午面色潮红,无汗,偶尔怕冷,伴耳鸣,大便不成形,一日数次,小便正常,口味佳,喜食麻辣,心前区偶尔痛,口唇干裂,不喜饮水,舌质白,舌苔白腻,中间有裂纹,无法获得脉像。

分析:剧烈头痛,头痛欲裂,大家非常容易想到吴茱萸汤,是不是吴茱萸汤,先看看下面的再说。每天下午面色潮红,是一种气上逆所致,并不是时方的阴虚火旺;耳鸣是中焦水饮上冲所致,这两个证据都指向桂苓剂,因为桂苓剂可以平冲;再看后面的证据更加支持桂苓剂,口唇干裂,是中焦水湿阻碍气机蒸腾气化水津不上承;还有舌质白,舌苔白腻;至于高血压的问题,不治病名,治病证,治病机而已,所以我选择了桂苓剂中的五苓散,放弃了吴茱萸汤。当时我在车上,微信回复,百度五苓散,患者开出药物如下:猪苓12克,泽泻2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桂枝8克,3剂,每天一剂。

3月9号,患者说血压正常,头还是痛,疼痛减轻,原方三剂。

一周后随访痊愈。

                                                           选自广义经方《经方方证探微》

邓文斌,中西医执业医师,广义经方学派提倡者,成都民间明中医学会学术专家委员专家。现已出版《药证》和《经方方证探微》两本专著,与其他医师合编《广义经方群贤见智录》经方书籍一本。临床遵伤寒,崇仲景,以六经辨证为主,博采众家之长,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著作有自己的心得。

邓文斌医生善用经方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尤其擅长治疗早期癌症,中期癌症,癌症放化疗后提高生存!以及肠胃病、糖尿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疼痛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及老年人慢性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