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惠州博罗崩漏问题的信:

 凯哥好心情f6v8 2021-09-11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图片

图片

提起博罗惠州,即想到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还有罗浮山下四时春,百草油闻名八方,葛洪道医仙师在山中修道,使杏林春暖,他的《肘后方》直接影响一千多年后的诺贝尔奖,可见古人书中智慧广,虔诚学子宜深入。
我的龙山生活就是学古之道医,住山著作,山居读书。人生乐受在山居!若非三年山中石上坐的功夫相续,就不会有著作的接二连三。山中闲暇,办起一周的山林班,将自己的喜悦分享给大众。从晨起读诵讲论到上午穿越拉柴、下午赤脚挑水锄地,晚上行禅打坐读书写总结,整个山林生活就是寿康快乐生活模式。那时一期山林班多的时候上百人报名,录取三五十人,整条村上下老屋住满,所幸一切安全,口碑良好。那些没有中医基础的爱好者,想不到过上一种《黄帝内经》的生活也能愈病疗伤,走向健康。

图片

当时还没有用足底反射疗法按摩,而用的是大地的按摩,如果当时有再传递足反之光,料想今天更多疑难病,不会焦头烂额。人之身体就像物品,不重视保养就容易坏,如同崩漏出血,慢性的基本上是脾主统血功能失调,重用归脾汤加白芍,效果非常好。久病不治,必寻到脾胃中,乃得治愈;也可以买归脾丸,同时要了解崩漏的一些根本原因,看医书可以长见识,但不要对号入座。
检谱对弈奕必败,执方治病病必殆。先贤教我们要找到脾伤的原因,那么崩漏跟才能止。第一、人多耗气伤脾;第二、疲劳紧张伤脾;第三、久视伤血伤脾;第四、怒则气上,木克土伤脾;第五、饱食或生冷伤脾;第六、睡凉席,久在空调房伤脾;第七、久坐伤肉伤脾;第八、怨伤脾;第九、懒动伤脾;第十、思伤脾。这叫伤脾十条,能条条理顺,简单的归脾丸加减变化,治起慢性崩漏如笼中抓鸡,并不难矣。

图片

有多少人经常注重运动锻炼,可是没注重禁忌,如同竹篮打水,结果只是一场空。管住嘴,迈开腿是身体强壮的不二方针!
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庭训格言》这是帝王家训、《聪训斋语》这是丞相家训、《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是一般老百姓士子家训,一个没有家训书籍长期熏修的家庭是可怜的。座上无训富不久,台边有书贫一时。像《庭训格言》出自孔夫子教孩子叫庭礼之训。
《论语》讲夫子的儿子孔鲤从庭前慢慢走过,孔夫子卓然而立问,有没有学诗?孩子说,没有。孔夫子讲不学诗,无以言。就是说如果不学诗,讲话恐怕讲不好;又问有没有学礼?孩子说还没有。孔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如果没有学好礼,恐怕立身处世的根本就没了。孩子听了就赶紧去学诗礼,这就是幼承庭训的来源,也只有书香门第才能充分认识跟运用“幼承庭训”这四个字。

图片

我们看这个训字为什么广受帝王将相以及学院庙宇,还有平民百姓的喜爱?它是一个言字旁加川流不息的“川”,是指言教不懈,在学校叫讲论不止,在寺庙叫讲经相续,在家里叫劝讲不断,在朝廷叫讲述不止,在社会叫讲谈不间,要像川流那样由少积到大,由微积到博。
我写《我们五经富》就是在积累百千年名门望族,教子训话,吉光片羽,聪明达士遗训子孙的苦口婆心。医书可以解决已生病的问题;而这些家训经典可以解决未生病的问题。已生病令消减,需要学医用药、针刺按摩;未生病令不生,需要规矩方圆、庭训格言,深入其中,使之言语即金石,书籍乃灵丹。

图片

我建议看这两本帝王将相家训要顶礼在头上,不是轻易买回来,而是用最高格礼遇隆请回来,要像孙曼之先生途夜编制医案那样,抄过四遍,做够笔记,闭关五年,一遍就五千个医案。再强的记忆也比不过再淡的墨水。我在山林班里头反复强调笔录的重要,笔录不单是为了记录,它还是深刻记忆、拓宽认知的方式,也是克懒的一种修法。懒人懒动笔,勤人勤于笔。
动笔令人手巧心灵,慧光闪闪!
一个人终日所思都不如须臾动笔去学,这是孔夫子在《论语》上的教诲。我从十年前开始答疑解惑,天涯论坛上都有相关的记录,笔耕十年未尝有间。夫草木之始萌,小芽冒发,渐至蔓延,枝叶扶疏,乃至参天蔽日,皆本于不间断精神,像川流不息那样。

图片

孔夫子感在川上感受到时间流逝跟川流不息,同时也感叹到游学不能间断、教学要如川、《论语》训言要不间断。不间断是成才大道根,相续是成就不二法门。
到今天我的书信集仍然像川流不息那样无有间断,虽然已经压下百千封信未复,并不觉得压力大,如同愚公移山,但精进不止,终有成事。
故云:
持恒而潜行,穿地自涌泉;
若苗不间断,终至树参天。
辛丑年七月廿五曾培杰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