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惧艰难,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军,取得了最后胜利。 哪一场战斗可以被称为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一战? 那一起来回顾下,死鹰岭上的冰雕连。 冰雕连 战斗背景。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正式跨过鸭绿江,拉开抗美援朝的序幕。 第一次战役时期,志愿军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打到清川江,粉碎了美军军所谓的感恩节攻势。 美国人当然不甘心失败,调集重兵开始大举进攻,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打响。 为了遏制美军攻势,第九兵团在1950年11月被急调入朝作战。 冰雕连的故事就发生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 冰雕连 对战双方的军力对比。1、双方参战部队: 志愿军长津湖战役中的参战部队是第九兵团,由山东兵团和苏北兵团组成,前身是华北野战军一部,时任司令员是宋时轮,辖20军、26军和27军,人数约在十五万人。 长津湖战斗中美军参加部队为,海军陆战队第1师(简称陆战一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约10万人。 2、双方武器装备。 第9兵团当时长期久居江南,很多士兵在赴朝前连雪都没见过,穿着一身单衣就赶赴前线。 第九9兵团在开赴东北前期,宋时轮曾请示延迟入朝时间,以便筹措棉衣。 但朝鲜战场风云突变,美军依靠强大火力开始疯狂进攻。 前线危急,第九兵团的15万将士还没等到棉衣,就义无反顾的开赴前线。 时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贺晋年,看到在边境集合的九兵团官兵身上单薄的棉衣,二话不说把库存的日军大衣和棉鞋5万件全给了9兵团。 尽管如此,很多官兵棉衣还是没有完全配齐,以致造成大量冻伤减员。 而对战的美军号称陆军中的最精锐部队,放冻设施一应俱全:手套、风雪大衣、长男内衣、防水鞋、水兜、睡袋等。 但就是如此齐全的装备下,一位幸存的美国士兵回忆说道: “在那个鬼地方,武装到牙齿都没用!只要出了汗,身上就会结冰。步枪稍不注意就会黏在手上,想要甩开它就必须脱层皮。” 此外美军可以随时呼叫空中支援,拥有坦克、大炮和大量装甲汽车,而志愿军只有少量火箭筒和迫击炮,面对美军强大火力,志愿军只能昼伏夜出,采取近战攻击。 美军装备齐全 3、长津湖恶劣的天气。 长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夜间最低温度接近摄氏零下40度,1950年更是50年不遇的严冬。 第九兵团的士兵在死鹰岭附近的雪地里面埋伏着,他们接到的命令是狙击将要从此败退的美军。 零下40多度的环境,志愿军都不敢睡觉,一旦睡着了就再也醒不来了。 很多战士们的耳朵已没有知觉,手一碰,耳朵就掉了下来。 那一尊尊无言的冰雕。长津湖战役打响后,美军被我军穿插包围。 美国人怎么也想不明白,如此寒冷恶劣的环境里,志愿军是如何保持如此强大的攻势? 陷入包围的美军10万人开始一路撤退,但在美军撤退的路上,除了厚雪寒冰外,还有志愿军战士的一路狙击。 美军陆战1师的第五团和第七团,虽然全员机械化,却3天时间才走了22公里的路程,付出了1500多人伤亡。 美军撤退中 一路败退的美军来到了一个名为死鹰岭的地方。 为什么名为死鹰岭?因为这个地方冷的连鹰都会被冻死。 翻越死鹰岭的美军没有遭到攻击,但他们却看到了一生难忘的场景。 在皑皑白雪中间,到处是志愿军战士的遗体,衣着单薄的他们保持着伏击的姿势,可再也不能站起来。 坚持埋伏6个昼夜的这些志愿军战士都已冻成了冰雕。 有的士兵正趴在阵地上用枪口指着前方,有的士兵正做着扔手榴弹的姿势,所有的士兵都是战斗姿势。 冰雕连战士 一路后撤到此的美军也被这一幕深深的震撼了,美军指挥官作出了脱帽致敬的举动。 多年后,美步兵第7师师属第57炮兵营营长卡罗曾顿斯中校回忆长津湖战役时说:“我曾经在二战中,遇到过德军最后一次大反攻,但也不似长津湖之战这样激烈。那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这个被冻成冰雕的部队,是我军第九兵团20军59师177团2营的6连,全连士兵几乎全被冻死在了阵地上,仅存两个幸存者,一个是掉队的士兵,一个是通讯员。 死鹰岭阵地上并未打响一枪,志愿军兄弟部队派人查看情况,看到阵地上那一座座冰雕,所有人都不禁潸然泪下。 “冰雕连”代表的荣誉,美国人至今也不明白。长津湖战役从11月27日到12月13日,共历经17天,以美军败退而告终。 但美军之所以能突出重围,还在于志愿军严重冻伤减员和补给匮乏。 美军上校阿尔法·鲍泽战后感言: “中国人没有足够的后勤支援和通信设备,否则我们绝不可能走出长津湖!陆战一师是侥幸生还!” 在朝鲜长津湖的雪原中,无数“冰雕连”一般的志愿军战士在战斗着。 翻过死鹰岭的美军继续搜索推进着,很快发现了第二个冰雕连,他们以为这个连的战士也被冻死了。 但在冲锋号的呐喊中,无数志愿军官兵从雪中爬着和跳着,向美军冲锋。 没错,是跳着。因为很多战士在长时间埋伏后,他们的腿已经被冻坏死了。 很多战士只能爬着冲锋,只剩下一条腿的就拖着一条腿跳着冲锋,美军被眼前一幕彻底惊呆了。 美军战士绝望的眼神 长津湖之战,志愿军歼敌13916人,美陆战一师冻伤7700人、冻死数百人。 整个九兵团冻伤减员28954人,冻死1000人,冻伤严重而不治3000人,冻死共4000人。” 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和80师242团5连,这3个连队成建制地全员冻死在阵地上。 “冰雕连”指的不仅仅是某一个连队,而是抗美援朝战场上,那一个个至死仍坚守阵地的志愿军英雄战士们! 他们代表着人民解放军的服从和坚韧,就如美国人想不懂为何会输掉朝鲜战争一样,冰雕连的精神,他们至今也不明白。 在冰雕连中的一名战士身上,有着一份感人的绝笔书:“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他是20军59师177团上海籍的战士宋阿毛。 让我们牢记这些人民英雄,很多人我们都不知道名字,冰雕连幸存下来的很少,周全弟是大家最为熟知的。 周全弟 幸存的冰雕连战士。周全弟和战友们在零下40度的雪地里埋伏了三天三夜,每人每天就吃三个土豆。 没有命令就不能动,当美军王牌部队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与美第七师31团出现在视线內,冲锋的号角终于想起。 周全弟的手脚已毫无知觉,他定在哪里一动不能动,只能眼睁睁看着周围能动的战友发起了冲锋,最后后来昏迷了过去。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发现了周全弟还有微弱气息,把他紧急送回国内治疗。 周全弟双手双腿已被冻坏,严重感染不得不进行截肢手术: 双手从前臂处、双腿从大腿根部截除。 手术后第七天,周全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如今抗美援朝的硝烟早已散去,周全弟在夕阳的余辉中,仿佛又回到长津湖的那片白雪中,他无言的举起仅存的上臂,向那些长眠的队友敬礼! 周全弟 1952年,宋时轮在换防回国的路上,他眺望长津湖方向,脱帽深鞠一躬,泪水长流。 而今岁月静好,我们不应忘记今天的幸福和安宁从何而来。 瑾以此文缅怀长津湖战役中的英雄的冰雕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