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到梦想,他的眼睛会发光

 听岚 2021-09-11

偶然间看到这样一句话:“很多人愿意为爱无所顾忌,但很少为自己的梦想放手一搏。”

当时有这样的一个评论,让我心生触动。如果把深爱一个人的力量用于去追求一个目标而奋斗,估计没什么是不能做好的。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朋友,一个谈到自己梦想会两眼放光的人。

少年时的我们,说出自己梦想的时候,言语中充满是自信和真诚,还有一股不服输的骄傲。

我们都曾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过、付出过,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实给我们以残酷的打击,我们的梦想便死在了路途中。于是我们便心安理得的安慰自己“平淡是真”,直到羞于谈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许是成为百万富翁,或许是成为科学家、医生等等。朋友的梦想很小,小到让周围的人觉得胸无大志。他想开一个小旅社,在西藏拉萨。

在那段时间,《天堂隔壁是西藏》这本书悄然流行,他摩挲着封面后的那张藏纸,十分嘚瑟地向我炫耀,这本书的价值有一半就在这张藏纸上。那时的我对西藏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他已经将自己的梦想构筑在那薄薄的藏纸上。用他的话说,西藏就是我下半生奋斗的目标了。

同样出生东部沿海城市的他,没有见过戈壁的荒凉和高原的壮阔,更没有看见过那些虔诚的朝拜者。于是他心生向往,发誓要去看看那最靠近天堂的地方,如果能在那里度过余生就再好不过了!

这个想法说出来的时候,一下子就捅了个大篓子。身为家中的独生子,父母对他寄予厚望,盼望着他能功成名就,哪怕不能扬名立万,至少能够在城市中站稳脚跟,不用再在农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就行。

可是,西藏在哪?最靠近珠穆朗玛峰的地方,一望无际的高原,不说路途多遥远,单说去了能不能适应都是个问题,更何况当时还有所谓的民族冲突。他的父母听到这个想法的时候,二话没说就是一顿竹笋炒肉片,那架势,你再想去西藏的事试试,别说门了,窗户都没有!

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整整七年的时间过去,他在父母面前乃至外人再也没有提起过西藏!

毕业三年后的某一天,他沉寂许久的朋友圈中,突然出现了三张照片,附带的说明是:虽然历经波折,但是也算有了收获,小栈今天正式开业!定位是西藏拉萨。

那一天,我找他聊天,当视频接通,我看到他双眼的一瞬间,我才发现这十年间,他从未放弃过对西藏的向往。一番嘘寒问暖之后,不待我询问,他便说出了缘由。

他用了两年的时间,让父母打消了阻挡的念头,但也仅仅是不反对而已,对于未来,除非他拿出一份可行性报告,否则就别再提什么西藏!

于是接下来的五年,对身体而言,他从未放弃过锻炼,以期能够适应高原的环境;对西藏来说,他着了魔似的寻找并学习着,以期能够了解她;对于未来,他从大学开始就是不断地打工学经验攒资本。

然后毕业三年的时间,在西藏不停地摸爬滚打,一路过来,其中的艰辛可谓是不言而喻,但他都是一笔带过。最后,他不无自豪的说道:“十年了,总算没有白忙活,过来了!”

结束这段视频通话后,当我细细回想最初听到他这个梦想时的情景,仿佛所有的画面都消失了,只剩下他灵动双眸中透出的亮光在脑中回荡,一如刚才看见他双眼时那般的透亮,有灵性。

这时的我,再回头来看之前看到的那句话,我想他应该就是那个为了自己梦想而放手一搏的人,所以他的眼睛才会闪闪发光,让人心生羡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