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事 | 商圈故事:老西门百年兴衰史

 天袁地访 2021-09-11

【城事·第69期】

文:袁童鞋  / 马丁

图:马丁/ 袁童鞋


在之前一篇讲城事副中心的文章中,袁童鞋提到过曾经盛极一时,而如今淡出人们视野的两个地区商业中心——老西门和曹家渡,本期城事,就和大家聊一聊“老西门”这个地区。

老西门鸟瞰-标题图(来源:https:///2017/12/13/demolition-of-laoximen-shanghai/ 作者:TINA KANAGARATNAM AND KATYA KNYAZEVA)

“出了老西门,就不是老上海了”

很多人不知道,老西门,其实也是今日上海之“源”。上海老城厢有句旧语说“出了老西门,就不是老上海了”。因为老西门,是上海老城厢的西大门。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海县决意筑城御倭,是年农历十月动工,至十二月一座城池便拔地而起了,“落成之日,四民欣喜”。

天袁地访制作的上海十座城门位置图,老西门位于今复兴东路中华路交界处

初设城门6座,其中于肇嘉浜及其北边道路与城墙及其西沿城壕的十字交叉处,设一城门,初名仪凤门,因其位于城垣西缘,故习称西门。后又因新辟尚文门(小西门)而改称老西门至今。

清末的老西门前身——上海县凤仪门

参考阅读:

 沪说 | 早朝宗,夕仪凤,而今飞到横泾边:上海县城及城门小史

清乾隆年间与同治年间,上海老城厢道路对比,原先路网稀疏的仪凤门一带,道路明显增加了。

(来源:上海历史地图集)

“上海之最”不胜枚举之地

老西门的地域面积为1.24平方公里,不算大,但拥有“上海之最”可谓不胜枚举。

如上海市区唯一的儒教圣地文庙,又称“孔庙”,是上海市区唯一的一座祭祀孔子的古代建筑群,也是老城厢著名的现存名胜古迹之一,已有七百多年历史。这里曾诞生了敬业、龙门、梅溪、蕊珠等闻名上海的四大书院。

上海文庙、上海最古老的中学(没有之一)的敬业中学……都在老西门附近。而文庙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图书交易中心。

民国时代,华洋杂处的商贸枢纽

老西门街市,东至曹家街,西到西藏南路,南抵蓬莱路,北达方浜路。处于原法租界和老城厢的交界处。老西门前名仪凤门,旁有水门一座,肇嘉浜、周泾、陆家浜等汇流于此。原来商铺甚少,居民购物须驾船过桥,较为不便。

老西门核心地带商户林立(方向上东左北《老上海百业指南》)

老西门附近道路(《上海里弄分区精图》)

民国元年(1912年)拆城填河,两侧开设店铺,出现商业区雏形。后随华界与租界、东门至西门电车通车,此处成为邑城与租界之间的陆上交通枢纽,商业渐趋兴旺,一批特色名店如张兴记丝线店、老同盛南货店、大富贵酒楼、永和祥棉布店、老大房茶食店、冠生园食品店、西门子钟表店等开张营业。抗战胜利后,新开了一批五金交电、钟表照相、服装皮鞋、百货绒线、西药房等商店,使街市愈益繁荣。

解放前的老西门,是华洋杂处之地的商贸、交通枢纽,是上海老城厢的门户。

老西门曾有一座陈其美的纪念塔

老西门复兴东路以北详图(陈其美纪念塔在地图靠左中华路当中的椭圆圈内)

老西门复兴东路以南详图

解放后,淮海中路以南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解放后,商业网点布局经过不断调整,地处六叉路口的老西门闹市周围,享有盛誉的大店、名店林立,有上海市第八百货商店上海乔家栅冠生园食品公司、老同盛南北货总号全泰服装公司菊花美发厅勤凤缝纫用品商店等。改革开放后,这些大店、名店,扩大营业面积,美化购物环境,发展经营特色,销售利润激增。

大富贵酒楼为老西门地区屈指可数活到今天的老字号之一

同时,扩建、新建光华副食品商店、隆兴昌百货商场、西门钟表公司、富士登皮鞋商场、凤凰皮草行、向民家用电器商店、第十五金商店、奇乐照相馆、天龙金店、奥菲斯文教用品商店、银马座酒城、联农咖啡厅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饮食网点,使老西门街市吃、穿、用、玩齐全。此外,在梦花街设有老西门农副产品集市,有摊位400个。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早期,老西门曾经是上海淮海中路以南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其商业规模甚至一度超过崛起前的徐家汇,许多住在老南市、老卢湾的居民,常常喜欢去逛老西门。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西门街市,有着上海计划经济年代商业中心特有的市井味道。

90年代之后,逐渐衰落,淡出视线

在90年代中期之后,老西门由于城区改造、道路拓宽、居民外迁、周边产业撤退(如一些纺织等轻工业的下岗潮)等多种因素,加之邻近的新天地开发的虹吸效应,老西门商圈逐渐衰落,淡出了人们传统商业中心的视线。徐家汇、新天地的崛起,打浦桥的坚挺以及其他地区中心的纷纷登场,在上海市区次一级的商业中心名录内,老西门早已经排不上号。

第八百货曾经也是上海商业的一个重要板块,如今已经退出了这幢大楼,以别的方式继续存在,据说也已经消亡了

从复兴东路往东望老西门旧址(2014.3)

尽管商圈光环黯淡下来,老西门一带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居民区,尽管大量的旧式民居被拆除,但也兴建了许多新的楼盘,也迎来了地铁八号线和十号线。这里依然保有历史古迹四明公所和大境阁旧址,与河南南路旁的豫园旅游文化圈咫尺之遥,老西门还是当年著名的双层巴士911路公交车的起点站。

如今,老西门最密集的老式居民区,方浜中路,人民路,复兴东路和河南南路围成的区域即将面临彻底的拆迁,那些老城厢的活化石已经越来越少了。商家还没有来得及摘去招牌,大门却已经用水泥封堵了,窗户拆卸下来,用红漆木板遮住窗洞。

人民路上看金家坊(?)的房子,银杏叶落满地,

窗洞上已经用表示待拆除的木板遮盖起来了。(2017.12)

2017年12月,老西门方浜中路,拆迁是唯一的主题,尚未取下的店招,紧闭的商户.....

历史不断在向前推进,随着老西门周边的不断改造提升,老西门的确变得更加靓丽、更加现代了。但老西门商圈昔日的辉煌、老西门原有的那种老城厢市井风情,却一去不复返了。

在老房子废墟上建起来的新建筑,虽然很努力地构建与老城的关系,

但与原来老城厢的风格并没有那么亲近(2017.12)

很多老南市居民,至今依然非常怀念曾经的老西门,原来的老房子越来越少,新建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居住的条件越来越好,但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昔日第八百货大楼,如今改建成了老西门街道的社区医院,许多老人在此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2014.3)

而现在,老西门的旧里弄,旧马路正在快速消失,在2010年代早期还很红火的方浜中路逐渐冷清下来,当年车水马龙的夜市马路,开始陆续挂上了拆迁横幅广告。崭新的上海实验学校和以露香园为名的时尚中心开始慢慢成为这里的主角。

方浜中路上的上海实验小学(2017.12)

肇方弄在方浜中路和复兴东路中间,它将与这里许许多多的老弄堂成为历史(2017.10)

露香园路将是老西门地区保留的一小部分旧有道路之一(2017.12)


2014年3月,马丁无意间在老西门方浜中路以北的弄堂里转悠,这里的一切如今都已经灰飞烟灭。

热爱上海的外国人眼中,最后的老西门(来源:https:///2017/12/13/demolition-of-laoximen-shanghai/)

如果可以,有的老南市居民,宁愿永远待在老城厢,当个小朋友。

【天袁地访·城事近期更新】

城事 | 机场联络线,能否联络人心?

城事 | 机场联络线对闵行意味着什么?

城事 | 七问机场联络线选线规划草案公示

城事 | 上海市轨道交通机场联络线选线专项规划(草案公示)的增站建议   

城事 | 机场联络线为什么要在莘庄设站?(续)

【天袁地访·沪说近期更新】

沪说 |上海县城及城门小史

沪说 |上海地名百家姓:浦西主城区篇

沪说 | 从灰色年代走来:搬家故事

沪说 | 莘庄2018

沪说 | 三十年前震惊中日两国的上海“3.24”列车相撞事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