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事 | 有关“平南路延伸至新镇路”争议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

 天袁地访 2021-09-11

第一页

第二页

问题:半封闭却“名校云集”的新镇路

众所周知,闵行体育公园自北向南横亘在农南路(七宝中学)与顾戴路(热带风暴乐园)之间。众所周知,新镇路,北起漕宝路、南至顾戴路的路段,南北近3公里长,却承担了南七宝地区的主要南北向交通。但,这3公里的道路中却没有通畅的东西向通道,可以说是一个半封闭的交通空间。

然而,新镇路沿线却聚集了闵行区诸多知名乃至顶尖学校,涉及所有基础教育学段如七宝中学、上宝中学、七宝外国语小学、七宝明强小学、七宝中心幼儿园、启英幼儿园……再加之有闵行体育馆、闵行体育公园等公共设施,还有许多地区级别的流量担当。

新镇路沿线因为缺少东西向通道,而导致了早晚高峰非常容易拥堵缓行,尤其是新镇路顾戴路路口,由新镇路向顾戴路北向南的左转车道经常需要等候3、4波红灯才能转至顾戴路上。

例如,七宝中学的师生如果要去一趟虹莘路沿线的七宝德怀特高中或是文来中学高中部,从地图上看路程不远,但真的遇到堵车花的时间却又不少。

机遇:九星重磅回归之后的连通工程

很多人觉得七宝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应该已经快没地了。

但七宝作为一个千年古镇就是有些神奇的魔力,一会儿蹦跶出日均客流7W+的七宝万科广场,一会儿能够给机场联络线七宝站留出位置,一会儿腾出地方能够给龙华医院闵行分院,一会儿过去国内市场第一村——九星村,土地平整之后又腾挪出来不少净地,升级换代成为土地利用效率更高的“九星城”……七宝除了古镇区域之外,其他区域就是能够不停地城市更新。

九星地区曾经因为建材市场红火一时,如今却有江河日下之态,如果说原先繁荣鼎盛时为交通所困算是幸福的烦恼,那么现在,唯有在交通上破局,才有未来的可能性。

而平南路穿外环线地道也是九星地区用地功能调整、产业能级提升、开发建设的重要配套工程之一,让外环线内侧的九星主体部分与外环线以外的七宝传统核心区域能够更为便捷的联通。

挑战:邻避效应引来的争议

然而,对于其他地区居民而言,这么一条看上去利于地区发展的城市新辟次干道,放在当地居民中间也不是没有争议。

因为地道出口对接的是荣谊路,而非中谊路,目前这个方案对东方花园三期的部分居民来说,有一些诉求和担忧:

1、环境忧虑:担心车流带来的噪音和污染,毕竟现在非高峰期非节假日荣谊路很安静的。

2、生活便利度忧虑:担心平南路地道通车后,荣谊路的停车场被取消,东方花园小区有地下地面停车场,但还是不够,友谊村南侧以及荣谊路停了很多东方花园及邻近小区的车大约160辆车辆。

3、交通出行忧虑:上宝中学早晚接送时分,荣谊路、农谊路比较拥堵。

因此,部分居民希望平南路地道最终对接的是更西面的中谊路、宝铭路而非荣谊路。

而中谊路附近的七宝中心幼儿园的部分家长却并不希望平南路地道直接对接中谊路,这样会让幼儿园出入口附近的车流变多,路口向东通往平南路的车流如果为了赶交通信号灯而通过路口的速度会加快。

各有各的诉求。彼此之间的矛盾调和,乃至于讨论是否将延伸工程继续下去,将有待于有关部门和相关各方的协调,本文不持立场。

愿景:从这个公示里得到什么启发?

外环高速的七宝一段,因为修建于上世纪末,已服务闵行区中部近二十年。而二十年前规划外环线的时期,七宝、莘庄地区还存在大量的非城市化区域——说白了就是农村土地。如果您是七宝莘庄的老居民,相信您还记得。站在七莘路、顾戴路口老远还能看到现在黎安公园北侧的两个卫星接收站。

现在的皇都花园、莲蒲府邸、东方花园等住宅区当年还是“友谊村”的村民住宅或者是田地。闵行体育公园则是七宝与莘庄之间一座老远就能望见的垃圾山,九星建材市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也是刚刚拓展,看起来顾戴路与漕宝路之间似乎并不需要更多的东西向联系,外环高速在这一段走地面当时看来没问题,也很经济。

而时过境迁,二十年过去了,虽然还有少量友谊村的老宅留存在中谊路的南侧,但南七宝地区早已是深度城市化地区,周边的几个小区的居民也近十万,私家车更是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九星村的建材市场更是腾笼换鸟。

那么问题来了,外环高速路还是二十年前的那条路,从地面走把高速两边拦腰截断,而外环高速两边的“城”已不是二十年前的“城”,当周边的城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向往,期望道路两边“缝合”的时候,那么二十年前设计的路就存在历史局限性了。这样的例子在闵行区还存在不少,田林路穿中环的地道算是解决了,合川路也是等了很多年,但还有不少断头路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个案例的启示就是,在未来的相关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一定要考虑长远,考虑2035、2050周边的情况。

很多交通设施的规划,即便近期不使用,但也要预留中长期的弹性,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比如袁童鞋和友号一直争取的机场联络线在莘庄地区的设站提议,即便东西向走向的春申塘沿线不留站点,在南北走向的上海康城东侧或李家塘附近也应该预留一个站点,为2035或2050留一个换乘的希望。

【天袁地访·城事近期更新】

城事 | 五号线站名争议:一千年的“萧塘”和四十年的“肖塘”

城事 | 机场联络线,能否联络人心?

城事 | 复刻-畅想2032,如果上海申办奥运会

城事 | 机场联络线对闵行意味着什么?

城事 | 七问机场联络线选线规划草案公示

城事 | 上海市轨道交通机场联络线选线专项规划(草案公示)的增站建议   

城事 | 机场联络线为什么要在莘庄设站?(续)

【天袁地访·沪说近期更新】

沪说 |  镜头中的上海这些年(第一、二辑)人与车/孤单的人

沪说 | 上海1935:一张手绘地图里的昨日故事

沪说 | 上海1913--百年前的上海旅游攻略

沪说 |上海县城及城门小史

沪说 | 路过北新泾(上)

沪说 | 路过北新泾(下)

沪说 | 从灰色年代走来:搬家故事

沪说 | 莘庄2018

沪说 | 三十年前震惊中日两国的上海“3.24”列车相撞事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