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埃及《开罗车站》

 小众先锋 2021-09-11

作为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中心,埃及在文化方面一直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自从二十世纪初期,电影开始进入埃及开始,到埃及推翻封建埃及王国的法鲁克王朝后。埃及的电影业一直处于驻足不前的状态,每年生产的影片基本上都是纯粹的娱乐性影片,而就在这么个局面下,尤瑟夫·夏因出现了。


▲“埃及电影之父”尤瑟夫·夏因,本片导演兼主演

作为在美国接受电影教育,吸收了大量先进、开放文化的导演,在与许多保守的埃及电影相比,夏因的影片的确非常大胆和尖锐。对性毫不顾忌,批评政府和社会风气,晚年的作品更毫不留情的谴责国内的原教旨极端主义,经常激怒当局。譬如,他1970年的《选择》就是一副埃及知识分子的讽喻画像,1973年的《麻雀》毛头正对唯利是图的市井小民。1994年,一位律师把夏因和他的《奴隶苦难史》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这部影片根据《圣经》中约瑟夫的故事改编,而伊斯兰教禁止人们演绎先知。结果影片被禁播。此后,夏因在1997年“报复”性的拍了《命运》,这部以21世纪基督教和伊斯兰社会中两位哲人相似的命运,表达了希望一个真正开明时代的到来,并大力讽刺了所有的极端主义者。

▲《开罗车站》海报

尤瑟夫·夏因这种喜爱“刺头”风格题材影片的爱好,自他1950年拍摄的第一部作品《阿敏爸爸》就可以见出端倪。在50年代的埃及电影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歌舞片,而夏因在1958年拍摄的《开罗车站》,则给埃及电影带入了许多全新的气象,无论是从故事上,抑或是拍摄手法上。

从车站开始

火车站,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那时候公共交通并不便利,无论身份阶层,要想出远门,必须搭乘火车。可以说,若是想要选择一个地点,去试图剖析世间百态的话,火车站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地点正如影片开头便提到的:“这里是开罗车站,首都的心脏,每一分钟都有火车启程,每一分钟都有火车到达,成千上百的人在这里相遇与告别,南北来客,本地人和外国人,有工作的或者没有工作的人。”,而尤瑟夫·夏因并没有在《开罗车站》中试图做一副埃及社会样式的全貌,而是将目光锁定在了几个在车站做小贩谋生的几个人身上。

影片讲述了一名因为坡脚和贫穷而自卑,靠卖报维持生计的小贩基纳威,几次追求哈努玛不成,自尊心受到伤害的他,最终出于贪欲和愤怒,做出杀人的愚蠢举动的故事。虽然故事较为简单,但是在夏因精心的编排下,却形成了一个极具批判力的影片。


基纳威这个角色,在影片的开场,是很容易令观众觉得可怜却可恨,可怜他,是因为基纳威他本身带有残疾,因为这种残疾,他始终生活在别人的嘲笑之中,每天只能依靠卖报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生计。而他的可恨,则是对于他一些行为的怨恨,他小破屋里满是从报刊或广告上剪下,身着性感的女郎。每天面对这些他奋斗一辈子也无法得到的惹火尤物,一边卖报,一边幻想着某日她们真的能出没在他的周围。

他之所以会如此的迷恋哈努玛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他喜欢剪下报纸女郎这个点来的,随着影片的进行,我们知道了基纳威为什么会这么的“痴情”,甚至在影片的结尾处,在发现他并没有杀死哈努玛的后,会选择卧轨同哈努玛一起殉情的举动。原因就在基纳威平时搜集的照片中,只有哈努玛的身体,是最为接近照片女郎“丰腴”这一特点的,他甚至还在一副长得非常像哈努玛的女郎照片上画上了装柠檬水的桶,彻底成为了哈努玛的替身,或者说,让哈努玛彻底成为了她的替身。面对着报刊日复一日的影响,使基纳威这个心理弱势的人,选择了一定要得到哈努玛。在他心中,得到哈努玛,就是取得社会承认的一种渠道。他在追求哈努玛的过程中无所不用其极,可以说,基纳威动用了他一切的力量,甚至将祖母家传的项链送给了哈努玛,甚至还提到,如果哈努玛愿意跟他结婚:“你比照片里的女人都要美,你才是美人……我们结婚然后回到我的村子里,然后我把你介绍给那里的所有人,你会是那里最可爱的女人。”由此可见,基纳威追求哈努玛的唯一目的,就是想要获得社会的认同,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只可惜,同样生活在幻想中的哈努玛并没有成全基纳威,从而酿成了最后的悲剧。


而每日生活在基纳威周围的人,构成了一副埃及底层民众痛苦生活的画面。首先是接纳并给了基纳威一份工作的报刊亭老板马布迪,马布迪看似收入稳定,有一个儿子。可以说,在其他人都需要为生活劳累的时候,马布迪的生活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他却被迫为了儿子的将来,不得不冒着风险,参与到工会的活动中去。

基纳威的爱人哈努玛,通过在车站里贩卖冷饮来谋生。她试图凭借自己的姿色,来得到所青睐对象——阿布·赛里的爱,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风光的结婚,但是事与愿违。直到最后,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被阿布·赛里是做私人财产的一部分而已。


而看似强势的阿布·赛里,也需要通过组织工会、联络工人,为了自己的权益去抗争,在与上层的对抗中,阿布·赛里失去了许多尊严,因此,他才会通过视哈努玛为财产,如此来补偿自己的自尊心。

在下层民众为了情欲寻死觅活的同时,上流社会发生了什么呢?他们有没有男女之情?一个身着优雅连衣裙的年轻女孩给了我们答案,她从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一直贯穿到结束。她是西方人而非阿拉伯人。她来开罗车站是为了等待从头等车厢下来的小男友。更有趣的是,导演设计了她和基纳威的一次相遇,她向他借了一枚硬币,电话诉衷肠。而到了最后,她仍然思念着情人,无论感情有多么的强烈,终归不能和小男友公开恋情。可以说,尤瑟夫·夏因通过火车站,给观众陈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挫折与苦难的形式不同,但在人的情感上,是无处不在的。

杂糅风格

尤瑟夫·夏因出生于一个黎巴嫩裔家庭中,而他的电影知识,大多是在美国学习得来的,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在他身长产生了许多碰撞。

对尤瑟夫·夏因来说,埃及,作为阿拉伯面向西方的桥头堡,其现代化进程始终处于一种悖论式的处境,被西方文明所灌溉,又想坚持第三世界的民族独立性,却不能摆脱对老牌殖民帝国特别是美国的依赖。这恰恰也是尤瑟夫·夏因命运的悖论。他是黎巴嫩后裔,生活在阿拉伯世界,却信仰基督教,娶了一个法国女人。他说着法语和英语长大,阿拉伯语反而说的没那么好。相较于在国外取得的声誉,在国内,很多批评者并不把尤瑟夫·夏因看作自己的同胞。

而面对美国,这个让尤瑟夫·夏因成为文化混合体的国家,他的感情则更为复杂。两年的留学生活并未使他融入美国社会。反而使他永远站在美国精神的对立面。但是,美国歌舞片对夏因电影的影响随处可见,无论是优雅的西式踢踏舞,还是炽热的阿拉伯传统舞,都让他的影片在表达浓重主题的同时,保有几分声色的欢愉。即使是黑暗如《开罗车站》中,还是保留有一段哈努玛带领着整节车厢的乘客狂欢的情节。


《开罗车站》的故事,不同于其他的同时期埃及影片,整体可以说是非常西化的。甚至还能看出一些黑色电影的影子。

影片的三个主要角色,恰好都能在黑色电影中找到一一的定位,男主角基纳威,是因为自身的欲望而被卷入一系列事端的男人,也符合黑色电影中的主人公往往是道德上具有双重人格、对周围世界充满敌意、失望孤独、最后在死亡中找到归宿的叛逆人物这一黑色电影的主要特点。女主角哈努玛,则是在黑色电影中常常出现的,利用男性角色来达到自身目的的蛇蝎美女角色,而阿布·赛里,就是时时刻刻同男主角作对的幕后老板类的角色,不能说这种角色是绝对的反派角色,他的出现,更多是为了让影片的情节保持一个平衡。

同样,源自于美国的黑色电影中一个批判的主要对象,认为社会条件与人性有直接、有机的联系,电影把罪犯犯罪心理动机的形成,与当时社会的贫穷状况直接挂钩,电影间接地谴责美国社会的不公义。在《开罗车站》之中,基纳威之所以会逐步踏入犯罪的深渊,很显然也是因为贫穷和疾病导致的角色自身的自卑情绪爆发。而给了基纳威工作的报刊亭老板马布迪,则始终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影片开头处,通过他的旁白,我们知道了故事为什么要发生在开罗车站,基纳威这个人最开始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而观众们也随着马布迪的视角,一步步的看着基纳威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基纳威虽然是影片的主角,但是在影片的开场段落,他始终没有露脸,我们一直是通过别人的陈述去了解基纳威究竟是谁,能看到基纳威的,只有他那残疾的、落魄的腿。在马布迪的旁白开场之后,之后镜头转到了哈努玛和工友们的谈话,言语中充满了对基纳威的轻蔑与不屑。通过哈努玛的表现,我们知晓了,基纳威始终是喜欢哈努玛的,但是哈努玛根本看不上基纳威。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一个伏笔,同时,为我们带出来了下一个出场的主要人物阿布·赛里。

阿布·赛里在影片中一直是一个反英雄式的人物,不同于基纳威始终处于一个较为阴暗的状态,阿布·赛里一度是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出现在影片中的,他的第一次出场,就主动拦住了警察,帮助哈努玛和她的同伴们逃跑。之后,为了维护工友的利益,阿布·赛里不惜与老板决裂,在丢失了工作之后,继而组织了工会,并成为了工会主席,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为他所代表的工人阶层来谋取应得的利益。


阿布·赛里这个角色的设置,尤瑟夫·夏因应当是延续了在1952年埃及革命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的工人阶级的角度去展开的,在当时的革命中,工人阶级则不仅要求政治改革,而且要求在政治革命之后,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社会改革,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减少失业、建立独立的公会、提高失业工人福利。但是,随着推翻法鲁克王朝的成功,工人阶级的地位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这使得夏因在《开罗车站》中所埋藏的一个伏笔。

不可置否的是,虽然《开罗车站》在故事层面受到黑色电影的一些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尤瑟夫·夏因二战结束后赴美学习电影的时期,恰好赶上了黑色电影在美国传播较广的时期。同时,也许是因为夏因个人的喜好,在影片中很多地方都受到了弗里兹·朗和希区柯克的影响,比如结尾处哈努玛的嫁妆,就是一个绝佳的麦格芬效果的应用。同时,影片中很多处镜头的拍摄手法也类似于黑色电影和表现主义的手法。在基纳威发现哈努玛还活着的时候,画面的后景,是正在于警察和雇主周旋的哈努玛,而前景,则是躲在阴影里的基纳威,光影将基纳威的脸分割成了许多块,从我们可以看到的部分,能明显的感受到基纳威所受到的惊恐。如此的画面处理方式,在表现主义电影里是经常能够见到的,随着弗里兹·朗到达美国后,他也将在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时期的一些创作特点带到了美国,而在美国学习的夏因,受到了他深刻的影响。

现实外衣

《开罗车站》在拍摄完成之后,并没有能够成功上映。表象层面的原因是当局觉得夏因在影片中展示出了太多的关于性的镜头,但是看完整部影片会发现,其中关于性的镜头并不多,包括我们随着马布迪的目光,观察到基纳威的卧室里都是报纸女郎的照片、基纳威躲在哈努玛屋内,偷看她换衣服。而最具有“危险性”的,则是哈努玛想要平息阿布·赛里的愤怒时,展示自己身体的段落了,但哈努玛丰腴的身姿根本也没由什么考究的镜头和氛围烘托,只是通过被淋湿而贴在身上的衬裙与她和着音乐跳舞来展现,可能唯一具有诱惑性的,只有哈努玛那充满有货的眼神。这些跟性有关的镜头,实际上都是不具有任何争议性,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朴素简单的。

《开罗车站》之所以能够在影史中占有一个关键的地位,除了尤瑟夫·夏因对于底层劳动人民悲剧性的展示之外的,就是他成功的将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成功的引入了埃及电影界。


新现实主义,从四十年代起源于意大利,夏因同样是在美国学习电影的时候接触到了这一电影美学流派,新现实主义讲究的是在关怀人类对抗非人社会力的奋斗,以非职业演员在外景拍摄,从头至尾都以尖锐的写实主义来表达。

可以说,新现实主义是极具有社会针对性的,夏因成为导演的时候,埃及电影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基本上都是一些歌舞片或者从西方引进的商业片,几乎没有什么能够反映埃及当时社会现状的电影。《开罗车站》的出现,则成功弥补了这一空缺。


新现实主义电影,所讲究的,是影片要带有一定的真实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大地在波动》、《偷自行车的人》中大量的现场取景、起用非专业演员等,并且树立了一种"反戏剧"的电影美学样式。新现实主义影片却是努力想再现生活,而且是基本上"按生活的原貌"去再现。新现实主义最突出的特征及其最重要的新意就在于它证实了一部影片并不一定需要有一个“故事”,即一种根据传统臆造的故事;新观实主义的最大努力就表现在它尽可能使叙事浅显,讲得尽可能简明。总之“它不是故事,而是一种实录,一种记录精神。”。在《开罗车站》中,夏因遵从了现场取景这一要求,在开罗火车站现场取景拍摄,但是却并没有严格遵从启用非专业演员这一点,其中,尤瑟夫·夏因亲自饰演了影片的男主角基纳威,哈努玛和阿布·赛里的扮演者也是专业演员,但是这些专业演员却凭借自己的表演,让这些角色全都活了过来。而这,也是《开罗车站》公映之初,并没有受到埃及观众欢迎的一大原因。加上对于现实锋利的批判,使得影片在埃及被禁映了十二年之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