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诗画 | 蓬莱飞雪图

 弘雅书房 2021-09-11
辛丑年八月初五
2021年9月11日

诗歌赏析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全诗开篇就呈现出一作边塞题材诗歌中少有的平和氛围,这主要是通过前两句的实景描写表现的。在笛声和月色中,边塞一片祥和,弥漫着一种柔和明朗的氛围。下面两句写的是虚景。在这里,诗人写到了”落梅“,即古代笛子曲《梅花落》。在茫茫的宁静夜色中,《梅花落》曲子借着风传满关山,构成一种深远的意境。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月光下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

佳画赏析 

名称:蓬莱飞雪图
作者:杨升
材质:绢本设色
大小:75cmx68cm
作品类型:中国绘画
收藏机构: 北京故宫博物院
艺术时期:唐代

这种直接用彩色作画,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叫做没骨法。分山水没骨和花鸟没骨两种,最初相传由南朝张僧繇创始,而没骨花鸟传为南唐宋徐崇嗣,实应真正始于清恽寿平。这种画法打破了前代习用的“勾花点叶”法,以彩笔取代墨笔,直接挥抒,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时代风格。这种技法早在公元557年以前就由南朝张僧繇创始,其形式是用青绿重色画的山水画,并染出明暗部分,与西画的形式相似。在敦煌石壁画中,也有这样的画例。其后唐杨升传张僧繇法,擅没骨山水。花鸟画应用没骨法,传始于五代十国的黄荃,所排挤的徐崇嗣在北宋时期创造出新“没骨法”。

没骨画不同于工笔和写意,没骨的“没”字,即淹没而含蓄之意,其精要在于将运笔和设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用勾轮廓,不要打底稿,更不能放底样拓描。作画时,要求画者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在书法里把笔锋所过之处称为“骨”,其余部分称为“肉”。没骨画将墨,色,水,笔融于一体,在纸上予以巧妙结合,重在蕴意,依势行笔。

杨升 ,唐代画家,723年(玄宗开元十一年)。与张萱,杨宁同时任史馆画直。擅长人物,台阁,尤工写真。尝为玄宗,肃宗画像,论者谓“深得王者气度’。兼善没骨山水,法张僧繇。

-END-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聪聪 ]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