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教育论坛: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青山居士 2021-09-11

       进入新时期以来,大中专学生身上出现过许多问题,如吸烟、打架、早恋、沉迷游戏等。而对于教师、家长苦口婆心地教育无动于衷。这不仅不利于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归根结底,这是严重的“心理危机”,学生心理上出现了问题,如价值观念扭曲,思想观念产生了偏差,遇到解决不了的困惑与挫折等,从而诉诸一些不良的行为。因此,学校的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要转变思想观念,及时甚至提前“干预”,当好学生的“心灵导师”,这比单纯做专业导师更重要。为什么呢?专业技能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学成,而启迪学生的心灵,教师则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换句话说,需要外力开启一扇闪光的门。也许是哪位教师的一两句话,不经意间就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之门,让学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明白了属于自己人生的真谛,从而真正回归自我。

一、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爱”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自然是学识渊博、风度儒雅,让人心生景仰,能给学生指引人生方向的人。正如民国的胡适、鲁迅、沈从文、叶圣陶之流。这一批人不仅治学有道,而且育人有方。如沈从文的亲传弟子汪曾祺,便是受益恩师成一代名家。现代的教师应当向民国大儒学习,不是说成为一流大师,而是说起码要做好该做地,要转变思想观念,放低身姿,主动关爱、亲近学生。教师应当认识到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在人生阅历上是不平等的。然而,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岗位,就必须心中充满了“对学生真挚的爱”,爱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教师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去关心、引导他们。这是由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所决定的。这种爱,要发自内心,纯于天然。唯有发自内心的爱,学生才会在心里感受到,才会听从教师的引导。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北方农村教师遇见过一位留守学生,该学生和爷爷奶奶住,父母常年不在家,造成该学生内心孤僻,个人卫生搞得极差,班上同学都不愿意和他接触,学习成绩相当差。有一次,他忽然肚子疼痛难忍,教师得知情况后,立马送他去附近的卫生所,在卫生所看他穿的单薄,心下担忧,想也没想便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给他穿上。这样的举动,使该学生深受感动,两眼泛泪,抱着老师大哭起来。后来,在教师的引导下,该学生走出了心理阴影,个人卫生搞好了,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教师不仅要在内心关爱学生,平时还应主动亲近学生,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真正融入其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要成为学生当中的一员,教师就必须“走下讲台”或是“坐下来”,而不是高高在上,一副俨然不可侵犯,不可亲近的样子。例如,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参与他们的文体活动;课后遇见了,可以多倾听他们的思想,谈一谈教课的内容、方法等等。而非对学生不屑一顾,认为他们基础差,难以教育,“朽木不可雕也”。虽然大中专学生年龄不大,但是只要真正把他们当“大人”来看,当“朋友”来对待,实践证明,他们更乐意接受引导,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以“爱”为媒介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容易长久。学生也更容易更快地成长。爱别人就是爱自己,爱好比一颗种子,只要播下了爱的种子,一定会收获爱的希望。

二、依托教材文本,点拨引领

教书育人,始终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另外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也主要依靠在课堂上教授教材内容进行。而在课堂上教学,一则时间短,二则深入阐述受到限制。那么,如何依靠传授教材有限的内容做学生的“心灵导师”呢?如和尚念经一般,照本宣科的方法,固然是不行的。这需要教师掌握有效的教授方法,不仅教授知识,而且要在关键处进行点拨引领,联系实际做适当的引申。

譬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下册)中选取了《士兵突击》的部分内容,主要讲述的是许三多、成才、伍六一在特种兵选拔赛中“不抛弃,不放弃”的动人故事。为了成为特种兵,许三多始终坚持带着战友一起奔赴终点,而成才抛弃了战友。二者之间有鲜明的对比。教师在引导完学生了解了整个故事情节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联系现实生活阐述。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从人性,人的本能出发去引导学生思考许三多、成才的做法。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战友的高贵品质,是值得称赞的,可以学习的。这是人的高尚情操。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不抛弃、不放弃”的真实故事,教师可以讲一些,以此激励学生形成正确面对困难挫折,正确择友的价值观。但是更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在当时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成才的半途抛弃战友的做法究竟有没有错呢?这是人的本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奋斗去争取,究竟是值得称赞呢?还是鄙视呢?经过教师的点拨后,相信学生会得到自己正确的答案。

教师应当形成这样的观念,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文本,要真正达到育化人的目的,更需理论联系实际,做适当地引申,挖掘背后的意义。这时候,教师应当扮演一个“引路人”的角色,引领他们走上一条正确、健康的道路,教给他们欣赏风景的方法。往往自己不需要说的太多,点到即止为妙。引领完毕后,让学生自己去欣赏风景,让他们自己去面对路途的风风雨雨。当然,前提是不能引错路,不能教错欣赏的方法。学生欣赏完之后,师生可以再次沟通、交流。

三、提升人格魅力,得到学生认可

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的作用。”诚然,一位教师的人格魅力决定了他能否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有德才兼备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人的心灵都有一扇大门,对于一个不信任的人,它都不会轻易敞开。因此,作为大中专的教师,很有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进入学生心灵的大门。

如果说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是教育的“初心”,那么教师提升人格魅力不仅要“不忘初心”,而且要有“禅心”。何谓“禅心”?即佛家讲究的祛除浮华,静心修行,以使顿悟,明了世界的本质。在现实中,教师当然不必学佛家看破红尘,四大皆空,只是能否尽力剥离功利浮躁,真正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清清静静地教书育人,以自身丰富的学识和高雅的情操去濡养学生?多做他们的心灵工作,开启他们的心智,在关键处引导他们明心见性,使他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向未来的决心,知晓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在哪里,而不盲从不悲观。这就是教师的“禅心”,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和使命所然。如果教师能理解“禅心”都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且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那么,他必然会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当中,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

《中国好声音》里面有音乐导师,指引学员音乐之路该怎么走。然而,大中专院校心灵导师的境界要远比音乐导师的境界高。这个境界是以教师的学养为基础的,学养高的教师展示给学生的境界自然高。而高境界是领略过无数高山和险峰,踏过无数平原和低谷,趟过无数小溪和大川,站在一个制高点上形成的。如果达不到高境界,那么你凭什么做学生的心灵导师呢?学生又如何信服你呢?这是最根本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高境界也不是一日形成的,需要无数个“在路上”的日子去学习和积累,不断地修炼。日积月累,教师自身的境界提高了,那么他的人格魅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自然而然会信服于他。那么,他做学生的“心灵导师”必然是成功的。

总之,大中专的教师,应当意识到新时期环境下,做学生“心灵导师”的重大意义,应当主动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学会激励他们树立适当的理想,鼓舞他们的斗志,在关键处引导他们,指引他们正确地对待人生的迷茫与困惑,从而自信、坦然地面向未来。自身也应当不断提高修养,提升人格魅力,让学生得以信赖和倾诉。这方不失教师之使命和职责,亦是国家教育之大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