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随笔】钗头凤 ‖ 刘秋实小记

 颍河东流 2021-09-11

                             
                               钗头凤
                            文:刘秋实

    我误解了一段情感的跌记,在文字里分解。在几分颤悠的情感末梢上,一个幽怨的女子 独自撑着一段历史的黑白厚重,一段情感故事的熨烫花红。
   历史中的故事会活在引起共鸣的年代,而当时今,影听了那沈园下的落叶,在流水的轩榭边,景依旧,而那个叫做唐婉的女子在爱情历史的一页里,悲而不哀,泣而不叹,只有一声咽泪装欢的余恨了。

    文字渴了,找不到唐婉挥笔写下文字的那碗水,文字也会咳,扰的我们在几百年的历史里神魂不定。而陆游在生命的最后弥留时刻,我想一定会看到唐婉微笑着向他走去。而那个沈园已经院门紧闭,他们活在了爱情里。
    品一杯香茗于午后,写一份文字给你,我不是陆游,谁也不是唐婉,再说了,这年代不会再有这样的爱情故事,爱情活在了历史中,现实里的你,只会品读唐婉的悲情之作,不会学着他而作咽泪装欢的蠢事。
    那么,我就煮一壶心茶,请唐婉坐侧,茶烟里,盈满了浮世的悲欢,素心以对,隔水听音,心壶清欢,意蕴入心,对饮成欢。哪来的文字上意蕴扰尘,岁月冷暖,世故炎凉。

    爱情上的绳索没有死结,文字上的情结却有,我想去解开一份内心的愁,用文字做工,噙满深情的水淹下了文字的情结。等浸润后,用沈园里的阳光晾晒却发觉死结已经交集。嗟叹,那份文字已经入心,那份情结已经入骨。
    我分阙而作,陆游在我的身后,我是先一步到的沈园,也不见唐婉的清秀,更没有笔墨随身而动,我却看到了一对愁怨的人相对无语,我抓不来快门,更没有谁会在沈园里将一份美好的爱情故事去破坏,所以,唐婉的夫君被我识趣的劝下。唤来书童做一笔墨研磨,就等待陆游的怨情上渲。

    一边,我劝说唐婉,看到一愁泪满目,红酥手却紧抓着水榭的边栏,我也是一个深情的文人,对着二人说罢罢罢,你们在沈园里情憩吧了。
   这种结局是我的臆想,但是现在的爱情没有那么多的繁琐,不好,我们就私奔,给你生一个小孩玩玩。
    现实在开着历史的玩笑,爱情却哭了。

    文字上的意境我有点尊崇,也让一份内心的美好在文字里扭动喜欢的腰肢,历史我却不喜欢。却不能学着村妇对着陆游掐腰而骂,对着陆游的生母指问而责。历史活在了同情者的心,爱情也就顺延了一种美好的期待。唐婉,你活在了爱情的历史里。《钗头凤》却在现实里有人演唱。
    历史和现实格格不入,却有人在传唱历史,你听到了,我也听到了。而陆游和唐婉在沈园里互视,还是不敢往下走一步,沈园的曲水已经干枯。文字却已经开了堤,淹没了墙上的《钗头凤》。
(图片:网络)

           ———————————————————

——————

 作者简介

——————

     刘鑫伟,笔名刘秋实,山东六分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师;枣庄市文联会员,滕州市文联理事,其作品曾在《山东文学》、《齐鲁文学》、《燕赵文学》和《德州晚报》发表,散文曾在全国散文征文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安徽缘酒征文比赛中获得优秀奖;也曾在江山文学网做过编辑,潇湘文学网做过特约评论员等。

         ———————————————————

                            刘秋实小记

                       文图:面朝大海

   前段时间,和文友刘秋实约一篇稿子,他讲,眼下事情太多,忙着加工梨产品,厂房也正在紧张的装修中,实在没时间写啊。看他忙,我也不好意思再说啥了。

   昨天,突然给我发了一篇散文,说是刚写的,还没发过,给你先用了。

   认识刘秋实,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工作之余,在网站文学社玩,做管理编辑啥的,于是结识了一些文友,刘秋实就是其中的一个。

   记得刘秋实当时在苏州一家企业打工,混的还不错,是一名值班主任,下了班,坚持写小说,挺勤奋的。

    秋实老家是山东枣庄农村的,自幼喜爱文学,也是一名爱做文学梦的农村青年。但毕竟爱好归爱好,文学也不能当饭吃,为了家里生计,去苏州打工好几年了。

    秋实写的农村题材的小说,我看了几篇,人物刻画、语言等方面很有特点,这和他深厚的农村生活积淀分不开的。

   做文学梦归做梦,生活还是要继续的,秋实在苏州打工期间,也非常辛苦,三班倒,下了夜班要睡觉,成天熬的迷迷糊糊,再写起来明显力不从心。

    那时候,打心眼里佩服刘秋实的,一名怀揣文学梦的农村青年,一边打工一边坚持写作,没有坚强的毅力是难以坚持下去的。

   后来,考虑到家里情况,刘秋实毅然辞去了还不错的工作,回乡创业。对于他的这个选择,我是非常认可的。

    秋实的老家刘村梨园,在枣庄非常出名的,围绕梨园,打造梨产品综合开发风景带,前景无限。

    秋实拿出打工积攒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几十亩梨园的创业中去,从梨园采摘,到梨产品开发,秋梨膏、梨棒棒糖等。经过几年的打拼,今年又投资几百万建起漂亮的厂房,准备大干一场。

    一个文人,搞梨产品企业,也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的文案策划,产品推广,品牌宣传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做起来也是如鱼得水。

    文人,一旦与现实交集,定能迸发出不可估量的能量,这种能量会源源不断,因为,他有深厚的积淀。

    我想,秋实成天挖空心思写小说,其实他本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好素材,稍微艺术加工,就是一篇现实题材的小说。

   今年初,因为疫情的原因,原本定在山东枣庄的战友聚会取消了,本想和连长指导员汇报一下,组织战友到秋实的梨园参观旅游的,结果未能如愿。

   写小说咱是不行,写篇纪实作品还能凑合,等秋实忙完了,打算采访他,写一篇刘秋实从打工到回乡创业的不平凡之路,也算变相给秋实弟宣传一下吧,到时他能赏我几瓶秋梨膏吃就行了。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