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 ‖ 难忘那段时光(二)

 颍河东流 2021-09-11

              
                      难忘那段时光(二)

    对于一个喜欢旅游的人来说,在上海体验网约车生活,其实就是一场不花钱的旅行历程。
   在仅仅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基本上跑遍了上海所有的区,遇到心仪的景区,如果方便停车,我都会去浏览一番,不能错过这次不花路费的旅行。


                                潮音庵
     一天雨后,把一位乘客送到浦东曹路镇后,也到了该休息的时候,导航搜索附近的加油站,有一公里多点,便直接驶进加油站。
    加满油,停好车,四次张望一下,此刻正值雨后,空气清新,郊外的风景十分秀美。
    只见加油站东南侧200多米的地方有一座黄墙黛瓦的建筑,非常古朴气派,于是我问加油工,那一片是什么建筑?加油工听口音像是苏北人,一位小伙子听我问后,一脸的坏笑,说:“去吧,去了你就知道啦。”
    另一位加油工说:“那是尼姑庵,有漂亮的尼姑,小心回不来。”  说完也笑了起来。

     说实话,如果他们说是寺庙,我并不打算去的,因为我不太喜欢烧香拜佛,说是尼姑庵,倒让我感兴趣,这种兴趣来源于看过的一篇散文。
    这篇散文是七八年代军旅作家王中才写的,题目是“青月庵的记忆”,大意是作者一次下部队体验生活,无意听说青月庵有一位尼姑,死活不愿意返俗,因为七八十年代正值破除迷信之际,为何这位尼姑不愿意返俗呢?勾起了作者的兴趣,于是前去青月庵拜访。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娓娓道来,描写了这位尼姑一生未嫁的悲凉经过,读来颇让人唏嘘不止。

    那么,现在的尼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我想一探究竟。
    于是,我走出加油站,沿着门前的公路向这座古建筑走去。
    这座建筑坐北朝南,西侧就是公路,从远处看气势恢宏,黄墙黛瓦,古朴庄重,占地起码有10多亩的样子,建筑群的东南角,耸立着一座古塔,塔顶直入云天,八角上翘,煞是威风。
    顺着建筑群的西墙缓缓而行,边走边欣赏,心想,这座尼姑庵可比王中才描述的青月庵大气多了,想来这里面的尼姑应该是幸福的快乐的。

    走到建筑群的前面,门前是一条宽大的河流,庵门正对这条河,正门上黄炎培书写的“潮音庵”熠熠生辉。遗憾的是,大门紧闭,门前张贴告示,大意是疫情期间,闭门谢客。
    站在大门前,端详着这座潮音庵,心中稍许失落,本想一探探究竟的,结果事与愿违。
    这时,河边一位中年男人手拿鱼叉,在寻找什么,于是我向他打听这座潮音庵情况。
    他说,这个尼姑庵很早就有了,听说是明朝建的,在当地非常有名气,初一十五上香的人多得很。
    辞别那位中年人,我原路返回,没能进庵参观,留下少许遗憾,但潮音庵大门上的一幅对联让我记忆深刻,“海上明月照千家,潮音法雨施九州” , 大气的对联,让我对这座尼姑庵另眼看待了,也许,这幅对联已经诠释了这座潮音庵。

              
                     参观龙华烈士纪念馆
     参观龙华烈士纪念馆,实属意外。
    记得也是一个雨后的上午,我把一位乘客送到徐汇区龙华路,等乘客下了车,一扭头,右侧就是龙华烈士陵园,真是巧了,记得2019年四月份去上海,本想去龙华烈士陵园缅怀先烈,结果因故没去,今天碰巧路过,当然要进去参观。

    车子停在陵园西南侧的一个加油站,我一路小跑,直奔陵园。
    陵园东侧龙华寺的一座宝塔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塔应该是龙华寺的镇寺之塔。而龙华烈士陵园的前身,是上海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
    在大门口扫了健康码,拿出身份证登记后进入陵园,迎面是陵园正门,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龙华烈士陵园”六个金黄色大字熠熠生辉。
    正门后面,一条宽阔的绿荫大道直通纪念馆,雨后的陵园,焕然一新,庄严洁净,走在安静的林荫道上,心情肃然静了下来,脚步轻缓,生怕惊扰了长眠此园的革命先烈们。

    步出林荫道,前面豁然开朗,是宽大的广场,中央的瀑布喷泉,四周的鲜花装点,庄严而整洁,广场对面的正中心,耸立着庄重大气的龙华烈士纪念馆,纪念馆的前面,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的“丹心碧血为人民”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步入纪念馆,一个机器人向我打招呼:“您好!”  我向服务人员了解,这个机器人就是导游,只要语音或者手动查询,机器人就能为你解答,非常先进。

     因时间关系,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参观,若是八个展区仔细看完,得一个多小时,而我只能看半个小时左右,因为我的车不能在加油站长停。
   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一下,挑重点地看看这些革命先烈的简要介绍,领略他们为了中国解放事业牺牲的经过,如彭湃,陈延年等二百多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通过参观,一是拜读了革命先烈们为党为人民牺牲的英雄事迹,深感他们的伟大,为了崇高的信仰,不惜献出生命,这种精神这种豪气深深地感染了我;二是纪念馆里先进高科技技术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机器人导游、光与影的展示等等,无不体现纪念馆的智能化程度之高;三是参观后能洗涤人们的心灵,荡涤污垢,振奋人心。
     短短半个小时地参观,就已经让我深受教育,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这些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当下,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这些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们!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