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纪鸿 ‖ 教师节怀念恩师汤吉夫

 倚月临风 2021-09-11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要到了。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要在这个时候去看望自己最敬佩的老师。但是,我最敬佩的老师汤吉夫先生已经去世近四年了,他是2017年11月19日12点25分去世的。此刻,我只能寄情文字,表示对老师的怀念之情了。

汤吉夫老师1937年9月28日生于山东青岛,据说与孔子是一天的生日。他1958年在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今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河北香河中学。1975年调入廊坊师范专科学校任教,历任中文系讲师、副教授、系主任。1983年任廊坊师专校长,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委员,省政协委员。1988年调入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999年起,担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任中国小说学会名誉副会长。他从1961年开始创作,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一生著述宏富,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朝云暮雨》、《大学纪事》以及《汤吉夫短篇小说集》《汤吉夫中篇小说集》《遥远的祖父》等。另有散文随笔集《津门乱弹》《湖边记忆》《书斋内外》等,600多万字。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多次获得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等。汤老师一生奉献与祖国的教育事业,曾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由于他出色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凡是汤老师教过的学生,几乎都成为他的“汤粉丝”,我也不例外。

我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跟汤老师学习中文的。当时汤老师41岁,正是男人最有魅力的年华。他身材高大,常穿着蓝色的对襟套衫,浓眉深眼,刮的干净的国字型脸上带着深色宽边眼镜,非常像“五四”时期的文人学者。他给我们讲授现当代文学,极其生动有趣。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他讲鲁迅嘲讽钱玄同的“教授杂咏”之一,“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何妨赌肥头,抵当辩证法。”因为当年激进的钱玄同曾说过,人过四十岁,就该枪毙。而钱玄同过四十岁了,并没死。钱还说,“头可断,辩证法不可开课”。他很胖,所以鲁迅讽刺他,用肥头做赌注。同学们哈哈大笑,也记住了这些文坛趣事。汤老师智慧幽默,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融合贯通,板书龙飞凤舞,汤老师讲得栩栩如生,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更令人感到骄傲的是,那时正是汤老师小说创作的爆发期。他既讲作家作品课,又搞小说创作和评论,他博闻强记,滔滔不绝。讲作家,又经常有小说发表,中文系的学生从心底里佩服。白天听汤老师讲课,晚上捧着杂志阅读汤老师的小说,常常笑出声来。由于汤老师在文坛上的影响和人脉,他邀请作家学者到校讲座习以为常。我就听过林非、刘再复、刘绍棠、周汝昌、田本相、滕云、张琢等作家学者的讲座。这些人是学界巨擘“大咖”,术业精湛。我们一所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能听到全国著名作家学者的学术报告,是多么令人艳羡!

汤老师从教50多年,培养了数千名弟子、学子。不仅节假日,就连平时常有弟子从天南海北专程看望汤老师,汤宅经常是宾客盈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多年来,仅廊坊师专就有30多名毕业生在教育部、建设部等国家部委供职。在天津师大、《天津日报》《今晚报》等单位工作的学生也很多。去他家经常遇到上至70多岁的师兄,下至30多岁的硕士师弟,可以说几代学生都对汤老师充满热爱和敬意。著名书法家、我的师弟张雪明给汤老师写的对联是“岂止三年教弟子,实当一世沐师恩”!

2016年9月28日,是汤老师80大寿。他的几代学生、汤门弟子在天津迎宾馆办了三桌宴席,给汤老师过八十寿宴。之前,汤老师给我发微信,问我在天津吗?我说在。他说,请你参加我的八十寿宴,我受宠若惊。因为汤老师弟子成百上千,能够受邀参加汤老师的寿宴真是非常荣幸了。我说能否借个手风琴,我给您弹奏《祝你生日快乐》!结果,因为时间太短,没有借到手风琴,这也是我的终生遗憾。我给汤老师和大家献唱了一首《生活就是这样五彩缤纷》的歌曲,以助雅兴,“送你一捧芳芬,留下春的温存;淋你一身小雨,播下爱的甘霖;举一块七色板,让你描花绘锦,做一次天下游,让你纵览古今。今宵的夜色美,明朝的太阳新,生活就是这样五彩缤纷。”汤老师非常高兴。

席间,汤老师谦逊地说,我这辈子只干了两件事儿。一件就是在全国高校中文系率先创办了作家班。原河北作协主席尧山壁说,文革前,河北是文学高原,长篇小说全国之冠,短篇、诗歌、剧本名列前茅。但作家文化水平不高、思想滞后等问题。经过论证筹备,省委领导批准,1984年9月首届作家班开学。第一个作家班,首批47个人。汤老师幽默地说,这47名同学上学两年期间,一个也不能少,当然一个也不能多!大家哈哈大笑。这47名学员来自基层工农兵,大的35、6岁,小的不足20岁。汤老师身为校长,又给作家上课还兼班主任。学习期间,张立勤写出了散文名篇《痛苦的飘落》,孙志杰、闻章作品上了《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刘玉林获全国报告文学奖,张立勤获庄重文学奖,何玉茹多篇作品进入中国小说排行榜等等。

2017年9月28日,《南方周末》刊出了一个大学生“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文章,我以“中文系能够也应该培养作家”为题进行了回应。短文很快在党的十九大召开的第二天即10月19日在《南方周末》刊登出来,我当然很高兴。把文章发在朋友圈。很多朋友为我点赞,因为《南方周末》是非常难上稿的报纸。汤老师看了微信以后,给我写了几个字,“浅,缺乏论辩性。”我急忙给老师回信,一是表示感谢,老师还在关心我。同时跟老师说明,这并非一篇文章,只是个短回应。写了1500字,登出来400字,等等。

汤老师说的另一件事就是谋划、操持了中国小说学会的大量具体工作。中国小说学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研究当代小说为宗旨的学术团体。受中国作协领导。1985年在天津师大成立后,因某种原因,挂靠到西安,后来就无声息了。1988年,汤吉夫调到天津师大,不久就筹办学会第二届年会。请王蒙出任会长。1995年中国小说学会秘书处重回天津师大。换届先由冯骥才继任会长,再换届雷达任会长。汤吉夫任三届副会长兼秘书长。汤老师在授课、带研究生、创作等几层重压下,又肩负起这项重任。1997年,中国小说学会在青岛召开第三届年会,汤老师动用了自己在老家的人脉,得到了“海尔”老总张瑞敏的支持,全国著名作家、评论家济济一堂,为青岛增加了一道高雅文化胜景。小说学会的一项影响较大的工作是评选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从2000年坚持至今。据汤老师生前介绍,排行榜入选作品最初是由在校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完成推选,他们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先提出一份备选名单,再把初选名单交给所在学校的老师——多是评委会委员——经过老师们的筛选,再向评委会提交一份正式的备选名单。经过评委会认真讨论,最后以投票方式,选出向社会公布的“排行榜”名单。汤老师说,我们的评选工作,一、不需要各地作协、刊物的推荐;二、不与作家本人发生关系;三、至今为止未发生任何“猫腻”的事情。中国小说学会每三年搞一次评奖。2003年8月,学会在天津颁发了首届学会奖,山西的红柯,江苏的毕飞宇、天津的杨显惠成为首届学会奖的得主,分别从天津领走了一辆夏利轿车。学会还评选并汇编出版了17本年度作品选,为推动当前小说创作,促进新世纪中国小说经典化进程,做出了一定贡献。汤吉夫猝然辞世,冯骥才致唁电说:“我们失去了一位宽厚的好友,一位文学的知己,文坛失去了一位有担当精神的赤子,他为中国小说事业做出的贡献永不磨灭。”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说“汤吉夫是中国小说学会真正的设计者和建构者,他多年不辞辛劳,孜孜矻矻,任劳任怨,为推动中国小说之发展做出了实际而重要的贡献,文学界的同仁和文学史,将永远记住这一点。”

2016年中秋节,我去看望汤老师,并代表全班同学邀请他参加我们班的同学聚会。汤老师非常高兴地说,“我一定去!”10月20日上午11点,汤老师赶到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坚持不用别人搀扶,不用拐杖,缓步上楼。30多年前,汤老师的讲课就非常吸引人,至今仍然还是那么具有魅力。他的话想必是思考很久才说的,很有震撼力,常常是令人过耳不忘,给人以深深的启迪。汤老师对我们组织召集同学聚会活动非常肯定。这是我们毕业35年之后的第一次相聚。汤老师说:你们毕业这么多年了,我也想大家,看看大家过得怎么样?当年我喜欢创作,对你们的学术训练讲的不多,你们要提高自己的学术敏感……“,他还说“感谢大家相聚在一起,每一次聚会就是一次告别。”没想到一语成谶。刚刚过了一年零一个月,汤老师就与我们永别了……

汤老师特别爱开玩笑。还记得我2002年调到天津后,第一次跟给汤老师打电话,汤老师就逗我,你是谁啊?我说周纪鸿。他反问道,你是跳水教练周继红吗?我一时语塞,难接下句。后来见面时,我说老师您别怪我啊,我来的太少了。汤老师说,你没啥变化,嘴唇儿薄,能说。我看到行动不再便捷的汤老师,心里难受。虽然我是汤老师的“亲学生”,但心里还是有点怵他。为什么呢?可能是学生见到严师的敬畏心理吧?在我看来,汤老师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高山仰止;汤老师是一条不可跨越的河流,奔腾不息。我的同学郝雨是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仍觉得离汤老师还差得太远,所掌握的知识只是一些皮毛而已。汤老师是教授、学者、作家兼具的“三栖”大文化人。可谓“一支巨笔直书时序百年梦,千篇真文尽写乾坤万里心。”著名诗歌评论家、河北诗歌研究会主任、廊坊师范学院原中文系主任苗雨时教授写道:“悼念汤吉夫先生:故友辞世,无限悲哀。犹忆当年,音容宛在。义理文章,杏坛风采。乱弹津门,大学育才。朝云暮雨,思飞天外。小说拓园,新苗培栽。耿介人格,赤子情怀。教泽永续,桃李不败。斯人已殁,情留千载。痛失知己,呜呼哀哉!”

“五十年笔耕不辍,六十载桃李芬芳”。如今,汤老师的一句话经常回荡在我脑海里,那就是提高自己的学术敏感。我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地体味这句话的深意。今年6、7、8三个月,我就在《北京文学》《文艺报》《江南时报》《深圳特区报》《今晚报》《中国国门时报》《中老年时报》《菏泽日报》《西北文学》《秦皇岛日报》等报刊发表评论等文章近20篇,有的还上了人民日报客户端和中宣部学习强国。其中一篇文章还登上了《博览群书》第8期头条。我感谢汤老师的教诲,牢记并保持“学术敏感”。汤老师,学生想念你……

阅读链接

周纪鸿 ‖ 孙犁和“荷花淀派”的永恒魅力

周纪鸿 ‖ 倾情书写民族复兴的“东方史诗”

周纪鸿 ‖ 北大文化气场的深描与播撒----评卞毓方的散文集《北大与时间之外》

周纪鸿 ‖ 如何教好梁衡的经典散文

     作者简介:周纪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北作协会员。系1978年恢复高考的中文系毕业生,文学学士学位。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1995年任海关总署秦皇岛海关学校高级讲师,历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和学校办公室主任等职。2002年调海关总署驻天津特派员办事处,任干部监督处副处长,研究室负责人(正处级)兼海关学会秘书长。曾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北日报征文一等奖、第十届河北省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三等奖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