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详情

 牧麟堂 2021-09-11

在本文开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副作品,这是一张小楷残纸,纸本虽残,但书迹清晰。端庄中透着丝丝古意。可见作者的书法功底之深厚。

提到该书的作者,今人大多可能会很陌生。然而,倒退近100年,他的楷书在书法界,可谓相当有名。大名鼎鼎的中华书局邀请他书写楷体铅活字8000余字,以作为书局印书所用。

他就是近现代著名书法家高云塍[chéng]。

高云塍(1872年-1941年)。又名高建标,清末秀才,先辈们自河南前往浙江萧山,世代书香门第,著名浙江萧山籍书法家。

1930年代,整个印刷行业铅字字模只有单一的传统宋体、魏体,时代呼唤有贴近传统又有创新字体的出现。这个大背景下,以写标准楷书闻名的实力派正书书法家高云塍异军突起,当时,高云塍楷书较有名气,被汉文铸字字模厂邀请,书写了我国第一套楷体铅字字模!

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全国范围有了正式观念的印刷体楷书!书法家高云塍的字体被全国多地用作标准临习课本,引发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这对于高先生来说就是一个转折点,由此,他开始与活跃在上海书法圈名家交流、名气也开始越来越大,5年后得到上海以及周边地区的普遍认可,并且影响到东南亚一带。

高云塍是当时中华书局旗下三位著名书法家之一,又是当时上海'蜜蜂画社'的第一期社员,除了《高书小楷》之外,还出过《高书大楷》,《高书行楷》等字帖,与他人合编《字学及书法》一书等。

当时,中华书局也开始出版各种书体字帖,发行了大楷、小楷、隶书、行书等多种高氏版本字帖,当时,社会上的中小学生习书都以他的字帖为范本。1930年与高先生同在中华书局的郑午昌离开中华书局成立汉文铸字字模厂,由高云塍书写欧体字,朱云寿刻字,制成1号到6号楷书字模各一套,这套楷书字模一直用到60年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套系统全面、质量上乘,使用时间长、范围广的楷体铅字模。

1935年,又一套由高云塍书写,张开景刻字,1号至6号以及小5号楷体活字制成,这两套楷体铅字的巨大贡献,他也被誉为“中国楷体铅字之父”。

高云塍的书法,字体匀整、笔法秀劲,但为了达到传播中的高效和统一的审美,形成了标准化模式、统一了运笔方式、减少了笔画差别,已经不是他个人手写的常见面貌,这也是他的字,能够被传承近百年的原因!

《高书小楷》

岁月变迁,时代更易。高云塍,这位书写中国第一套楷书铅字之人,他的名字渐渐不为世人所知。但他的字却一直成了楷书的标本,如今的小学生低年级书本,幼儿读物,初学者写米字格田字格都是用的这套楷书字体。他的字却依旧默默无闻地滋养着一代代少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