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志正:治内伤湿病12法(上)

 我们都会觉得幸 2021-09-11

路志正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学习路志正先生辨治内伤湿病的十二法法。

有关风湿、暑湿、湿热外侵所致病证的辨治,前人已有详细论述及专著问世,在此不再赘述。现将个人辨治内伤湿病的点滴体会,结合常见症状分述如下。

文章图片1

01

湿蕴胃腑

症状:胃脘痞闷不适,食后胀满,恶心欲吐,纳呆食少,呃逆时作,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滑或濡。

辨证分析:胃主受纳腐熟,其气以和降为顺,若湿蕴于胃,腐熟消磨无力,水谷停滞,则可出现纳呆,恶心欲吐,呃逆,脘痞不舒。苔腻,脉濡缓,乃湿邪内蕴之象。

治则:芳香化浊,和胃降逆。

处方:姜半夏10g,杷叶10g,藿香12g,苏梗6g,白蔻仁(后下)6g,陈皮10g,茯苓10g,杏仁6g,生姜3g。

方药分析:本方以藿香、白蔻仁芳香化浊;半夏、陈皮和胃燥湿;杏仁、苏梗、杷叶、生姜辛宣湿郁,苦降止呃;茯苓健脾渗湿,促进湿邪化解。

加减:苔白厚腻者,加草果6g;苔薄黄腻者,加竹茹12g,芦根15g;苔黄厚腻,口黏苦者,去苏梗,加黄芩6g,黄连3g;呕苦、嘈杂者,加吴萸3g,黄连6g;呃逆、呕吐甚者,加刀豆12g,旋覆花(包)10g。

文章图片2

02

湿困脾土

症状:脘痞腹胀,周身倦怠,肢体沉重,纳谷不馨,厌油腻,口黏,吐白痰涎沫,大便黏滞不爽或溏泄,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辨证分析: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湿浊中阻则升降乖戾,气机壅滞,故见脘腹痞胀,纳呆食少;脾虚湿阻则大便溏薄不爽;脾主肌肉四肢,湿困脾土,则肢体沉重,倦怠乏力;脾脉散舌本,湿浊上蒸则苔腻,口黏。

治则:芳香醒脾,燥湿行气。

处方:佩兰(后下)10g,藿香(后下)12g,苍术9g,砂仁(后下)3g,厚朴9g,白芷6g,大腹皮子各9g,陈皮9g,云苓12g,泽泻6g,六一散(包)12g,桔梗6g。

方药分析:《内经》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本方以苍术、厚朴、白芷、陈皮苦温燥湿;以佩兰、砂仁、藿香芳香醒脾化湿;用云苓、泽泻淡渗利湿;以厚朴、大腹皮子、陈皮理气除湿,行痞消胀。“

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故以桔梗一味,开提肺气,用六一散通利下窍。此即叶氏所谓“启上闸,开支河,导水下行”之意。

加减:头昏蒙不清者,加蔓荆子6g;带下清稀者,加炒芥穗9g,炒薏米20g;肢体沉重较甚者,加防风、防己各6g,去肌表经络之湿。

文章图片3

03

湿热蕴结

症状:胸膈不适,脘腹胀满,肢体沉重,口干苦而黏,大便黏滞不爽或便秘,小便黄浊或短赤,午后身热,心中烦热,舌淡红或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辨证分析:本证由感受湿热或湿郁化热而成。

脾湿胃热交阻,则见脘闷腹胀,肢体沉重;湿热蕴结大肠,则大便黏滞不爽或便秘;湿得热蒸,则弥漫三焦,影响于肺则胸膈痞闷,上扰于心则心烦不安,上蒸于口则干苦黏腻,“湿为阴邪,阴邪自旺于阴分”,故见午后身热;小便黄浊,脉濡数,为湿热内蕴之征。

治则:清热祛湿,调中行气。

处方:黄连6g,栀子3g,豆豉6g,厚朴10g,藿梗10g,半夏9g,茵陈12g,白蔻仁(后下)6g,杏仁10g,滑石(包)15g,通草6g。

方药分析:本方重在祛湿清热,调理升降,醒脾开胃。

以黄连、茵陈、厚朴、半夏辛开苦降,燥湿清热;以白蔻仁、藿梗醒脾开胃,芳香化浊;栀子善清三焦伏火,配杏仁、豆豉以宣肺、泻火、除烦;滑石善利湿中之热,得通草助,则利湿清热之力更强。

加减:湿重于热者,去栀子,减黄连为3g,加草蔻10g;热重于湿者,加黄芩9g,连翘6g;大便黏滞不爽者,加败酱草12g,炙酥皂角子10g,枳实10g;大便秘者,加槟榔片6g,生大黄(后下)1.5g。

文章图片4

04

寒湿中阻

症状:脘腹胀满,隐隐作痛,遇寒则甚,得热痛缓,泻下清稀,纳呆食少,口淡不渴,周身沉重,肢体酸楚,舌淡,苔白滑腻,脉沉迟。

辨证分析:本证的病机是寒湿内盛,脾阳式微,水谷与寒湿之邪郁于中焦,故见脘腹痞胀,隐隐作痛,纳呆食少,泻下清稀;热能胜寒,故上述见症得热则缓;寒湿困脾,则见身重体倦,肢酸,苔滑腻,脉沉迟。

治则:温中散寒,燥湿行气。

处方:厚朴9g,干姜6g,草蔻仁(后下)6g,苍术12g,陈皮9g,茯苓12g,泽泻6g,广木香(后下)6g。

方药分析:本方以辛温之厚朴、辛热之干姜,温中散寒,斡运中气,以辛苦温燥之苍术、草蔻仁、陈皮燥湿行气,舒脾开郁;再配以辛香馥郁之砂仁,以醒脾暖胃,快气调中止痛;以云苓、泽泻之渗泄,利小便而实大便。共奏散寒燥湿、行气止痛之效。

加减:兼寒湿外侵,身冷恶寒,肢体酸痛者,加苏叶(后入)9g,羌活9g;兼肝经虚寒,出现胸胁不适,痛连少腹,妇人经来腹痛者,去砂仁、泽泻,加乌药9g,醋元胡10g,当归12g。

文章图片5

05

脾虚湿困

症状:脘痞腹胀,食后为甚,头重昏蒙,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懒于动作,口淡纳呆,大便滴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腻,脉细弱。

辨证分析: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湿浊内生,脾虚运迟,故腹部胀满,食后为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头昏蒙诸证,皆由脾气虚弱,生化乏源,清阳不升所致;脾主四肢,生化不及则肢体乏力;舌淡胖,有齿痕,苔腻,大便稀溏,均为脾虚湿困之明证。

治则:益气健脾,化浊祛湿。

处方:太子参12g,茯苓12g,苍术10g,半夏9g,陈皮9g,砂仁(后下)4g,扁豆10g,藿香(后下)6g,佩兰(后下)10g,生姜3片。

方药分析:本证是脾虚失运,水湿内聚,或素体虚弱,重感湿邪所致的正虚邪恋证。

正气不足则湿邪难祛,故以四君子汤,白术改为苍术,甘草改为扁豆,以健脾运湿;藿香、佩兰芳香化浊,醒脾开郁;砂仁、生姜开胃进食;以苍术、半夏、陈皮燥湿行气,散痞消胀。共奏益气补中,健脾开胃,行气祛湿之效。

加减:气虚下陷,脘腹重坠者,去扁豆、藿香、佩兰,加黄芪15g,炒枳实9g,升麻6g;头蒙较甚者,乃清阳不升,加荷叶6g,葛根10g;有食滞者,加焦三仙30g,香橼皮9g。

文章图片6

06

湿邪弥漫,中上同病

症状:胸膈痞闷,脘腹胀满,头昏沉重,厌食纳呆,口中黏腻,渴不欲饮,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辨证分析:本证由湿蕴中土,弥漫上焦,或上焦湿邪“由膜原直走中道”而成,是肺与脾胃同时受病。

故在脘腹胀满,厌食纳呆,渴不欲饮的同时,又有胸膈痞闷,头昏沉重等湿邪侵犯上焦,气机不宣的症状。

治则:宣肺理气,健脾祛湿。

处方:藿荷梗(各)12g,杏仁(去皮尖,炒)9g,豆豉9g,佩兰(后下)12g,白蔻仁(后下)6g,半夏9g,厚朴9g,茯苓12g,竹叶6g,杷叶10g。

方药分析:本方以藿荷梗、杏仁、豆豉、杷叶宣肺化湿,行气解郁;以佩兰、白蔻仁、半夏、厚朴醒脾开胃,祛湿消痞;以茯苓、竹叶健脾渗湿。

诸药合用,共奏宣肺、醒脾、开胃、除湿、散痞、消胀之功。

加减:胸膈痞闷较甚者,去豆豉、竹叶,加枳实9g,香橼皮9g;肺气上逆,咳嗽有痰者,去豆豉、佩兰、竹叶,加前胡10g,陈皮10g;胃气上逆而呕者,加旋覆花(包)10g,生姜6g;湿邪化热者,加黄芩6~9g。

文章图片7

07

湿邪中阻,肝脾不和

未完待续......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中医湿病证治学》,路志正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社出版,2010.7。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