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读书人是怎样的状态?这位诗人用两句诗道尽了古代读书人的酸甜苦辣

 青山居士 2021-09-11

近日读唐诗,读到了两句比较有感觉的诗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登科后》(全文: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当时,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年近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赶考。经过前两次的失败后,孟郊发奋考试,超常发挥,终于考取了进士。

放榜的那个春日,孟郊喜不自胜,骑着马在长安城快乐地溜达着。当他看到美丽的长安花(石榴花)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

这首诗十分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考取功名之后神采飞扬的喜悦之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将诗人策马于长安大街上得意的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古代的科举考试其实和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有点相似,录取比例很低的,都是僧多粥少。几千比一,几百比一,竞争十分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能考取就很不容易了。

因此,当孟郊都46岁了终于考取了功名,自然而然心里是十分开心的。估计当时他心里涌上了大半辈子的辛酸苦辣,那一刻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古人说人生有三大喜事,一为金榜题名时,二为洞房花烛夜,三为他乡遇故知。自从隋朝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开科取士之后,广大的读书人从此有了进入官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光耀门楣的机会。尽管这个机会很小,但是最起码给了普通人一个向上流动的通道。

客观上来讲,科举考试制度的确开创了一个先河。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是封建时代制度的一大进步。而且这种考试制度延续至今,还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世界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科举制度建立后,考取功名成了广大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因为一旦考取了功名,一般情况下,朝廷就会任命官职了。

当了官,人就有了权力,有了各种各样的资源,社会地位迅速飞升,乃至于光宗耀祖。这样的美好,谁不想拥有啊?因此,广大读书人朝思夜想都想考取功名,并为此奋斗一生。


隋、唐时,“进士科”、“明经科”都是考试科别,明经科考经学和时务策。进士科除考经学和时务策以外,还要“加考诗赋”。唐代的“明经”科试帖经,以通经比例决定等第。明经的科考难度较小。

进士科是常科,考取最难,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因此也最受读书人重视,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也因此,时人就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如此,也就有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此后,各个朝代基本上都遵循了科举取士制度。武则天时期,还增加了武举。长安二年(公元700年),武则天“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这也算得上是科举制度的一大进步。

然而,考取功名也是有命的。有些人年纪轻轻,像唐朝的柳宗元二十一岁就考取了进士,而有些人一辈子都在考,考到老还是考不上,比如清朝的蒲松龄等。

这也在客观上显示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诸如蒲松龄、吴敬梓等人那是相当有才华的,但是就因为他们把一生当中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考试上面,从而浪费了多少宝贵的年华和精力?


而且越到后期,随着封建制度的僵化,封建集权越来越严重,到了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 ,开始了“八股取士”。科举考试之法大大改变,要求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只允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

统治者相当聪明,以此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此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文章越发空虚,极大地扼杀了读书人的创新和思想。最终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不利,这样也导致了在清朝末年,封建制度彻底地走向了腐朽和没落。

虽然科举制度已成为过去式,但是现代的中国仍旧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种考试制度没有改变,也算是继承了一点优良传统。

古代有很多考霸,其实现代也有很多考霸,一年又一年地辗转各地参加考试,而最终可能也不太如意。或者有些人经过多次考上了,后面又发现自己不适合干公务员,又辞职了。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我想,这部分人主要是对自己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待人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容易随波逐流,不明白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公务员。

不论如何,我认为对待功名这件事,真的要调整好心态。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人活着的最大意义,我认为就是享受生命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每个人的最终归宿都是死亡,不必太在意一些事情。祸福来临终归去不必惊恐,功名利禄难久留何必执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