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同宪:稻谷香里品秋韵(组诗)

 温馨微语 2021-09-12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文/夏同宪


秋天的农事

一望无际的金黄,香飘万里

含秋韵,能读出别样文章

稻子的成熟,从不会

遗忘布谷催播,耕牛垦荒

黄阡紫陌之上,是谁在加注能量

用春的碧绿助推秋的金黄

农人把古老的黑土地,犁成

一片片秧田,撒下稻种

便破土而出,竞相天天向上

那些漫天遍野听得见的

拔节、孕穗、扬花、灌浆、成长

每前进一步,都是那么

轰轰烈烈,漂漂亮亮

季节,一抬脚迈进秋的门框

稻田便呈现出迷人的风光

不同色彩,组成了最佳的观赏

满地的绿,一望无际

像绿色的海洋,顷刻间

又荡漾起金色波浪

田埂上,父老乡亲们绾起

裤腿,捋起衣袖

秋天就摆出千姿百态的模样

空气里弥散着稻香

是秋风动情的拂动着农事

弯镰就闪烁出银光

一片片蓬蓬勃勃的金色

承载故乡对丰收厚重的期望


故乡的况味

风将季节送入秋天 ,故乡

便有几分艺术魅力呈现

一幅幅镶嵌在大地上的彩色

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故乡的秋天,素来丰满

有趣,有味,有景

有格调,有情感

升腾的袅袅炊烟里面

有味蕾上翻卷的苦辣酸甜

有浓浓的乡村风味

和故土眷恋。还有过往岁月

和无拘无束的童年,更有

难忘的亲情、乡愁

和思念。舌尖上的故乡

味道和风物,总是

值得人们深深品味几番

味觉,已深植记忆中

这种不自觉的本能会永远永远

其实,万物都是自然界的过客

真正永恒的是精神和奉献

父老乡亲们,年年

把丰收,送往城市、工矿

让祖国处处都是欢乐的家园

岁岁把幸福,呈现

给万里海疆,让战士

精神抖擞守卫边关,那是

农民的情怀,是农村的诚坦

故乡秋色里,仿佛展现出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

下夕烟”的浪漫表演

能看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

黄落兮雁南归”的精彩画卷

蕴含着”浪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的壮丽诗篇

当然,还带着几分纯朴赤诚

和与之相匹配的农民风范

这种体验,其实

也是故乡的一种特有味感


稻子的成熟

稻子从落谷、插秧到成熟

不是以稻穗的颜色

作为评价自身价值的标准

也不是用时间的长短

来衡量成长的分量,分明

是用生命过程,孕育

性格的顽强。无需阳光刻意

去涂抹,甘愿历尽艰辛

从碧绿渐成金黄

潜心图变,不是想

徒有虚名的外在镀金,而是

发自内心,为奉献自己

积蓄足够的能量

金黄色的注入,获取日精月华

让素质得到升扬。曾经

轻飘飘的稻穗,便注足令人

惊异的重量。一棵棵

沉甸甸的稻穗们,顷刻间

显得那么矜持含羞

不再像往日,浅薄的趾高气扬

稻秆,崇拜稻穗诚实敦厚

也十分谦恭,弯下骄傲的身段

向人们奉献沁人的芳香

骨子里沉淀着寻常日子的趣味

那些香,刻有家乡的印记

在岁月的流逝中,常常

成为一种厚重载体

引人沉入又甜又苦的思乡


玉米的颜色

玉米的颗粒中,注入了阳光

是在燃烧的火中炼成的么

不然,怎么那样

金黄金黄?玉米的颜色

是储存了灿烂的基因,善于

传承,才沉淀出

黄金的品质与形象。那是

生命过程的记忆,用最朴实

无华的方式记录着成长

从来不事张扬

也不善夸夸其谈,对土地

深厚的感情,是用根系

紧紧拥抱表达,然后

用金黄的颜色为大地增光

在旁逸斜出中,提炼出

一个金色的主题

钟情于整齐划一的团结向上    

惊诧起,袅袅炊烟

杂有乡间小调的清新嘹亮

时光,流淌成一条诗性的河

记忆的堤岸上,秋彩流光

也闪烁玉米的光芒

伴随大雁列队飞往数千里的南方

战士一样队列整齐的玉米

挥缨舞袖,向远征军般的候鸟

投去崇拜的目光

手牵着手,编织成了

密不透风的青纱帐。隐藏在

苞叶里的玉米棒,像军人

阅兵式一样的威武雄壮起来

靓丽了绿色的军装

金黄色的玉米颗颗莹润如玉

闪耀出金子般的光

编成串,挂满屋檐或木桩

再点缀一串串红辣椒、大蒜瓣

成了农家炫耀的资本

和特有的景象。无论在豪华

别墅安卧,还是有山珍

海味作陪,总能嗅到闪着

金光的香。一年一度

带给人们不仅是丰足的食粮

还有美好,还有沧桑

诉说希望怎样在艰辛中成长


石榴的魅力

人说,石榴生有梅树的枝干

犹有杨柳的叶片

深色胭脂俏抹红,红了

故乡一片连绵的青山

修炼成甜美秋果的化身

浓缩了苹果、酥梨、葡萄

以及诸多果品的气质

和风范。“千房同膜

千子如一”是西晋潘岳的盛赞

身披美誉,在风雨里

一天天成长,默默的吸收

绚烂阳光的色素,精心

涂脂抹粉,涂抹出

窈窕淑女也无法涂抹的容颜

嫣红姹紫,不娇不媚

天然去雕饰的美

既能沉鱼,也可落雁

一个个圆溜溜地挂在树梢

令人垂涎惊叹。这种

美丽来之不易,经春历夏

通达秋天,红透的心事

揽着羞涩入怀,笑纳日月精华

饱经过风雨雷电。孕育出

粒粒饱满的石榴籽,像晶莹

剔透的金丹,那是因为

在炽烈的火中淬炼

将三月的风,四月的雨

五月的花,六月的神韵

七月的热情,八月的烈焰

收于囊中,酝酿浪漫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凝聚出

内在的甘甜,外在的火红

与美艳。点染了

丰收、繁荣,灿烂

创造出生活的硕果累累,幸福

美满。李商隐说

那是“可羡瑶池碧桃树

碧桃红颊一千年”

作者简介

夏同宪,笔名夏天阳光,曾在部队从事新闻工作,有千余篇新闻作品在全国和部队各级报刊电台发表,百余篇(首)散文、诗歌被各类报刊杂志采用,并多次获奖。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温馨微语”



往期链接

夏同宪:爱的涟漪(组诗)

夏同宪: 南湖红船(外二首)

夏同宪:再唱黄河

夏同宪:故乡的春天(外一首)

夏同宪:南京梧桐情愈浓

夏同宪:黄河之歌(组诗)

夏同宪:你那一抹绿,是北国的骄傲!(组诗)

夏同宪:阿尔山群雕拾零(组诗)

夏同宪:马陵山的秋天(外一首)

夏同宪:阿尔山景群雕像(组诗)

夏同宪:寄情阿尔山(外一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