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基斯坦“枭龙”BlockIII与印度苏30MKI之间的生产线之争

 朝_五_晚_九 2021-09-12

近日,巴基斯坦媒体报道了“巴基斯坦航空公司”位于卡拉姆的“枭龙”BlockIII总装线。车间内非常的干净整洁,多达6架战机正在紧张的组装。那么巴基斯坦对枭龙”BlockIII的国产化水平如何呢?

巴基斯坦的“枭龙”BlockIII生产线

根据巴基斯坦生产枭龙”BlockII的经验,包括主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和前机身巴在内,基斯坦都能自行制造,其国产化率达到了58%。虽然雷达、导弹等关键子系统需要进口,但这一水平已超过了印度号称“国产”的苏30MKI。而且,位于费沙尔的航空工程基地还具备了大修RD93发动机的能力。这为巴基斯坦自行生产枭龙”BlockIII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比“枭龙”BlocKII,BLOKIII战斗机最大的亮点就是雷达升级成了KLJ-07A型三面有源相控阵雷达,三面阵雷达就是在传统机头前视主阵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侧视阵面,从而使雷达视角有了极剧扩大,据说达到了270度。此外,枭龙”BlockIII还装备了射程超过150公里的PL15远程空空导弹。

枭龙挂载的PL15远程空空导弹

可见,除了雷达、导弹外,“枭龙”BlockIII的变化不大,巴基斯坦对它的国产化率应该可以达到50%以上。至于价格,枭龙战机从最初的1500万美元,一直涨到了现在的3000万美元,价格几乎翻了一倍,但相比现在国际市场上动不动就六七千万的战斗机单价,已经是物美价廉了。尽管升级幅度很大,“枭龙”BlockIII的单价也就是4000万美元上下,仍有很大的价格优势。况且巴基斯坦还向尼日利亚出售了3架枭龙,对它而言,枭龙战机已经开始产生收入了。

KLJ-07A三面阵雷达

目前巴基斯坦空军已有7个“枭龙”中队,总数已超过100架,它们对保卫巴基斯坦领空发挥了重要作用。生产线启动后,枭龙BLOCKIII的造价还会有很大下降。“枭龙”战斗机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快速提升。巴基斯坦拥有“枭龙”BlockIII生产线后的最大优势,就是生产多少架,生产多久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说了算啦!

而印度早在本世纪初就从俄罗斯引进了苏30MKI的生产线,且已完成了200多架。但有关统计显示,印度的国产化率仍不足50%,不但钛合金部件、铝钢板件等大部分材料来自俄罗斯,甚至还包括螺母、螺栓和螺丝等一系列的低科技产品也是如此。由于在生产上过于依赖进口,白白增加了各种费用,造成其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国内生产价格在7000万美元以上,这个成本已经远远大于直接进口整机,俄罗斯当初向印度出售的苏30MKI成品售价才4000多万美元。

印度苏30MKI生产线

尽管如此,苏30MKI无论是在雷达探测距离,还是在导弹射程上都与枭龙”BlockIII有很大差距,只有印度刚刚进口的阵风才能凭借其优秀的电子战能力勉强与其抗衡,那印度会不会引进阵风的生产线,在国内自行组装呢?毕竟抛开成本不说,从法国本土进口也太麻烦了!

转场印度的阵风战斗机

事实上,法国已经开出了出售阵风生产线的条件,那就是印度至少要购买100架才有的谈,但为了购入36架阵风,印度政府已经花费了88亿美元,每架的成本约为2.44亿美元,达“枭龙”BlockIII的6倍以上!就算是引进了生产线,以印度的组装能力,最后弄不好还是比直接买还贵。

巴基斯坦每年的军费只有88亿美元,而印度则高达496亿美元(2021财年数据),有5倍以上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只能投产“枭龙”BlockIII与之抗衡。

可见,从印巴两国的战斗机生产线之争可以发现,这场较量既是国力的比拼,也是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博弈,巴基斯坦最大的依靠就是它有中国这样一个坚强的后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