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书评: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

 爬格子的兵叔 2021-09-12

短书评: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

有个说法,说学者的随笔集是最能见出作者性情的,这说法从现状来看是有道理的,比如法学界,号称法学家的大师们都是有自己的随笔集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有些,甚至是一本接一本的表达感情,表达到好像就只剩下感情在呻吟的程度了,不过,出版嘛,市场规律在那里,能卖出去当然出,卖得好的话,出诗集都没人拦着。滥了,好的随笔集也就越加难寻了,沙里淘金,这本《走进生命的学问》不错。

只是,若是讲学问,这随笔集满地的现状,多少有些悲哀,要知道再往前些许年间,你都还能在哲学著作或者社会学著作中找到作者的“情怀和温度”,未必对学术的热爱只能像如今这般单独跳出来摆一本书的姿势才能达成,学术著作本人也并非不可以。梁漱溟的著作如是,熊十力的著作如是,费孝通的著作如是,瞿同祖的著作亦如是。

周保松是政治哲学领域年轻一代学者中的佼佼者,研究罗尔斯的领域有“南北二周”的说法。这个南周,就是周保松了。如果说这本随笔集在什么层面上阐扬了周的学术关怀和人生关怀,那这应该是源自新亚的“人生与学问的打通”。这多少跟罗尔斯的无知之幕一类的“纯粹思想”有些距离。更多却承继自钱穆、唐君毅、牟宗三等人在新亚学院时期定下的学问与生命合一的基调,儒家的基调。

一种学问,它首先应该是对你个体生命的困惑有所解答,对个体生命的境界有所提升,对个体生命的丰富性有所滋养。方才称得上是一门对个体有意义的学问,走进生命的学问。

书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与其老师在老师罹患绝症后关于生命感悟的五篇对谈。无论是海德格尔还是庄子,在这样的对谈中都只是作为个体生命领悟的脚手架。如果非有人要我说这本书中只能读一个部分,那么要读的一定是这五篇对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