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绪菲之死(19)

 新用户7906BykL 2021-09-12

在高等院校里,科研经费是一块肥得流油的肉,但这块肉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到的,只有那些名师,那些招牌响当当的学术带头人才有资格,但吃到肉不是单纯靠能力,还得“跑”。在这个领域,有些东西是心照不宣的。

名牌导师各占山头,招录自己的研究生就相当于招兵买马,那些名目繁杂的课题组就是响亮的金子招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导师利用合作企业设立小金库,报销正常程序无法报销的费用,中饱私囊,这些钱化为导师的车子、房子,一切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我们不得不感叹,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裹挟之下,物质的诱惑是那么难以抵挡,每一个人要做到难独善其身真的很难很难,就算是在象牙塔里,就算是那些要求是“学高身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在速朽。

这种速朽太可怕了,他们在学术界可能真的算得上是翘楚,是当之无愧的带头人,为人师表,德艺双馨,但同时,他们也是瓜分着社会主义物质大厦的蛀虫,这个群体对我们国家造成的危害也是难以估量的。

据相关调查显示,中国的科研经费真正用于科研的不到四成,还有数据表示,中国全社会科研投入已经超过1.5万亿的水平,而国家投入的有6千亿以上,差不多占到了一半,依照四折来看,每年没有真正用于科研的费用约6千亿。

也就是说,这些“科技兴国”最中坚的力量,这些名扬天下的象牙塔,都是一架架吃钱的机器,把所有的国家投入都吃了个精光,我们不得不发出“教授猛于虎”的感喟,真的是一只只“吃肉不吐骨头”的笑面虎啊。

有一天晓晓陪老师“跑”完回来,来找绪菲要发票。

晓晓:绪菲,你有发票吗?

绪菲:什么发票?

晓晓:什么发票都行,只要有正规的印章。

绪菲:我上回买了个热水壶,这种发票可以吗?

晓晓不假思索地:可以,可以的。

绪菲很爽快地去找那张一百一十八块钱的发票,那是她买的一个苏泊尔电热水壶。

她把发票给了晓晓,晓晓还是意犹未尽地问。

晓晓:还有其它的吗?车票也行的,打车的票。

绪菲:你要这么多发票干什么?

晓晓笑了笑:这你就别管了,到时请你吃大餐。

绪菲是个单纯的人,一个这个圈子里的局外人,她一直都蒙在鼓里,只是专心地泡在实验室,反反复复地做着枯燥的实验,还不知道“跑”的含义和“混”的真谛。晓晓这就是典型的虚开发票进行报销。

造假套取科研经费的手法是五花八门的,用子虚乌有的发票报账只是其中一个手段,还有用学生证冒领劳务费,以差路费办公经费的名义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造虚假账目,没有最假,只有更假。(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