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压可以很轻松——贴敷治疗高血压验方7则

 一葉一如来 2021-09-12

导读:

贴敷疗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内、外、妇、儿诸科疾病,但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施治。其在内科病症中常见的适用范围有感冒、哮喘、咳嗽、疟疾、中风、高血压、痹证、失眠、胃痛、呕吐、呃逆、咯血、尿潴留等。今天推送介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验方验案。

//////////

贴敷治高血压
主编/田从豁、彭冬青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其症状主要是头痛、头晕、心悸气短、后颈部疼痛、耳鸣、失眠等。

高血压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的范畴,临床以头晕眼花、视物不清、昏暗发黑、视物旋转、不能站立、头痛等为特征。高血压病变脏腑主要与肝、脾、肾有关,因此,贴敷穴位主要选用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以及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如太冲、足三里、丰隆、涌泉等。属肝阳上亢者,可选用天麻、钩藤、珍珠母、磁石、牡蛎等药平肝潜阳;痰浊内阻者,可选用白芥子、胆南星、苍术燥湿化痰;如心肾不交者,加用吴茱萸、肉桂温阳降浊,引火归元。

Image
贴敷方
Image

1.吴萸山药散(《脐疗》)

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

处方:吴茱萸、山药各20g。

用法:上药研末备用。取药末5~10g,纳于脐中,上盖用麝香止痛膏固定。3日换敷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Image

图:山药

2.平肝降压膏(《中华脐疗大成》)

主治:高血压,肝阳上亢之眩晕等。

处方:珍珠母、槐花、吴茱萸各等量,米醋适量。

用法:将方中前3味药共研为细末,过筛,贮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以米醋调和成膏状,分别敷于患者脐孔及双侧涌泉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

3.萸桂磁石饼(《中华脐疗大成》)

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

处方:吴茱萸、肉桂、磁石各30g,蜂蜜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密封保存。临用时每次取药末5~10g,调蜂蜜使之软硬适度,制成药饼2个,分别贴于脐中、涌泉穴上,贴药后以胶布固定,再以艾条点燃悬灸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杜仲膏(《中国膏药学》)

主治:头昏头晕(高血压)。

处方:杜仲9g,川芎9g,附子9g,牡蛎9g,枣仁9g,陈皮9g,茯苓9g,龙骨9g,桑寄生6g,狗脊6g,党参6g,熟地黄6g,川楝子4.5g(炮),远志4.5g,香油300mL,黄丹120g。

用法:上药用香油300mL炸枯去渣,熬沸加黄丹收膏。贴肾区(第11胸椎至第2腰椎体两侧)。

Image

图:杜仲

5.天麻白芥膏(《贴敷疗法》)

主治:头昏头晕(高血压)。用于痰浊型高血压。

处方:天麻10g,白芥子30g,胆南星、苍术、白术、川芎各20g,生姜汁适量。

用法:将诸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治疗时约取20g药末,用姜汁调和成膏状,睡前贴敷于中脘穴及双侧内关穴,并用胶布覆盖贴牢,次晨去除洗净。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一般1周就有效,可连续使用5~6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6.茱菊散(《贴敷疗法》)

主治:头昏头晕(高血压)。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处方:吴茱萸15g,菊花15g,醋适量。

用法:前2味药研细末,加适量食用醋调成糊状,于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次晨去除,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间歇1周再贴敷1个疗程,连续贴3个疗程。

7.桂芎膏(《中华脐疗大成》)

主治:头昏头晕(高血压)。

处方:桂枝3g,川芎2g,罗布麻叶6g,龙胆草6g。

用法:上方共研细末,然后以酒调为膏状,敷脐部,外以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用药10次为1个疗程。

Image

图:川芎

Image
现代医案
Image

殷氏等观察穴位贴敷与针刺对高血压病的影响。将8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穴位贴敷组。膏药方由益肾养肝、活血通络的附子、川芎、三棱等中药组成。治疗时将神阙穴常规消毒,取药膏敷上,以桑皮纸和橡皮膏固定,每周敷药2次,5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穴位贴敷组每搏心输出量平均增加11.12mL,每分心输出量平均增加0.70L,外周血管阻力平均降低0.06kPa·S/mL,动脉顺应性平均增加5.80mL/kPa,虽无显著差异,但有明显增加趋势。提示了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病比针刺组更持久,其降压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细小动脉的外周阻力实现的,但不排除大中动脉顺应性增加的可能性。

按释:穴位贴敷的降压作用主要也是通过降低细小动脉的外周阻力实现的,但不能排除大中动脉顺应性増加的可能性。穴位贴敷疗法既有穴位刺激效应,又能通过经络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具有降压效果好、维持时间长、副作用少等特点,同时又有与针刺相似的疗效,是不宜多服降压药或久服不能耐受者的可取疗法。

[1]殷之放,汪司右.针刺与穴位敷贴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比较[J].上海针灸杂志,2000(05):9-11.

Image

登场书籍  

《中国贴敷治疗学(第二版)》

全书分为上、中、下、附四篇。上篇介绍了贴敷疗法的发展历史、作用原理、应用范围等。中篇介绍了贴敷常用药物的作用及不同剂型的制造及功用。下篇则对近200种常见病,以病为纲,以古书中记载的贴敷方为目,分别介绍具体贴复方的制法、临床操作及注意事项。

中医爱好者交流平台——

Image

选择“其他下载方式”,点击确定

Image

养生正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