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字在古诗词中的妙用

 杏坛归客 2021-09-12

在阅读古诗词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古代诗人喜欢用“空”字传情达意,一个普普通通的“空”字经过诗人们的调遣立刻变幻多姿、魅力四射,令人叹为观止。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王勃《滕王阁诗》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为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之滨,下临赣江,登临其上,可以远望,可以俯视,风景无限。唐高宗时,洪州都督阎公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诗人南下探亲,路过这里,也参加了盛会,即席写下了《滕王阁序》及诗。遥想当年,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再看看现在滕王阁的风景依旧,欢娱依旧,只是兴建此阁的人如今又在哪里呢?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诗人在提出建阁的人如今何在的疑问之后,以景作结,似答非答,人何在与江自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空自流”的“空”字更是写出了长江自古以来滔滔不绝、奔流不息,从不因任何事而改变的情状,写出了江水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抒发出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环境幽静,归隐闲适的情怀

山空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唐〕韦应物《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因怀念友人丘丹而在秋凉之夜徘徊沉吟,咏诗寄情,彻夜不眠。诗人的思绪飞驰到了远方,他设想友人在此时彼地也应像自己一样未能成眠。“山空松子落”一句中的“空”字,用得尤为巧妙,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清幽空灵,韵味隽永,给予读者的是古雅闲淡的美的感受。本来诗人独自在秋夜散步就很孤寂了,但和友人隐居的临平山的秋夜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试想一下,能听到山里松子掉落的声音,可见山之空寂达到了何种程度!而能耐得住这样的寂寞的人,才是超脱世俗、品行高洁的真正隐士啊!诗的后两句虽是出于诗人的想象,却深刻地表达出了临平山秋夜的幽静,以及友人乐于归隐的闲适情怀。

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的伤感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唐〕刘禹锡《石头城》

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三国时孙吴就石壁筑城戍守,故称石头城。后人也每以石头城指称南京。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潮水拍打着城郭,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寂寞的叹息默默退去。这里曾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繁荣富贵,俱归乌有。一个“空”字不仅写出了石头城的荒凉破败,还让人想起了这座六朝古都昔日的繁华,引出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壮志难酬、功业未成的悲愤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宋〕陆游《书愤》

诗人陆游的爱国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中,还体现在他的亲身实践上。他年少时就曾有着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壮年时期曾积极为北伐献策,后更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然而由于当时统治者的软弱无能,用人不当,直到诗人去世,都未能看到“九州同”。《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以此比喻能守边的将领。“塞上长城”句中,诗人用这一典故表明心志,以此自许,可见其少年时的磅礴大气,有着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精神。然而,如今诗人壮志未酬,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已先斑”。他的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两相比照,满是悲怆。一个“空”字抒发出了诗人壮志未酬鬓先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之情。

小练习

你知道下列诗句中的“空”字表达了什么意义吗?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唐〕王维《山居秋暝》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唐〕李白《菩萨蛮》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夜月魂。

——〔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茂陵不见封侯印,

空向秋波哭逝川。      

 ——〔唐〕温庭筠《苏武庙》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唐〕韦庄《台城》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宋〕姜夔《扬州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杨慎《临江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