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历史文化名城到“世界客都”,老照片给你讲述民国时期嘉应教区的历史记忆

 慧言历史话古今 2021-09-12

从历史文化名城到“世界客都”,老照片告诉你民国时期嘉应教区的历史记忆

一,嘉应-梅州,从历史文化名城到“世界客都”

梅州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地区当属梅城“一城两坊”的嘉应古城与攀桂坊、望杏坊,梅城古往今来一直都是县治、州治的所在。

梅州被称为“世界客都”绝不是浪得虚名,她是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这里是客家人的大本营也是华侨之乡,旅外华侨700多万人。

这里有中国客家博物馆 - 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在这里,记录着客家先民筚路蓝缕的艰辛,也曾留下过仁人志士慷慨激昂的悲歌。

中国客家博物馆
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是中国首家全面展示客家民系文化渊源与发展,系统收藏、整理、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物与客家民俗文物的国家综合性博物馆。

梅州浮桥是连接东山教育基地与梅江南堤的观光人行桥,也是梅江河上的第一座人行浮桥。

二,玛利诺会接手成立嘉应教区

天主教会虽然1850年左右就传入梅州地区,但是起初由法籍神父主导的在梅州的传教活动都是星星点点,到了十九世纪末,天主教先后传入梅县、兴宁、五华、蕉岭、平远、丰顺、大埔等县,五十多年艰辛开拓发展教徒3000多人。

1929年,广东梅县,在梅县的玛利诺会士利用假期相聚在Murphy神父的教堂住所,一起交流经验,侃大山,吹牛皮,其乐融融,兴高采烈。

教会在梅州的快速发展是在1925年以后,罗马教廷将法国传教会所辖的兴梅天主教会划归美国玛利诺修会管理,设立嘉应教区,管辖梅县、兴宁、五华、蕉岭、平远、大埔以及龙门、和平、连平九个县。

1932年在中国梅县静修中的马利诺神父,这是一张马利诺神父在嘉应教区(也就是梅县)的静修会上的照片。

嘉应教区设立后,由于玛利诺会有雄厚的财力物力支撑,天主教会事业迅速扩展,五华发展比较快,其次是梅县、兴宁、蕉岭。

梅江桥修建成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春,位于广东梅州梅县城区中心,是一座横跨梅江、沟通江南、江北市区的大桥,也是梅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建造梅江桥的时候,是法籍神父龚善传设计绘图,天主教会还捐助建造一个桥墩的资金。

三,民国时期的嘉应教区主教府

1925年罗马教廷将法国所辖的兴梅天主教会划归美国玛利诺修会管理,设立的嘉应教区以后,当时嘉应教区的教会设施已不能适应教会的快速发展。
所以玛利诺会多方募捐在梅城江南购地30多亩建教堂,1948年基本完工。由主教府、神父楼、玫瑰修女院和水塔等组成,均为钢筋水泥结构、墙体涂刷黄颜色的中西合璧教堂式建筑,主教府旧址位于江南街道办事处梅南居委机关路9号梅州市委大院内。

这座上世纪五十年代传教士修建的宝塔,塔顶有十字标志,实际是梅城江南主教府的水塔。

水塔为八角七层水泥钢筋砖塔,采用中西合璧的艺术设计,塔高约23米,旋转式楼梯,一至六层各面墙壁均有一扇心形叶脉花窗,别具一格的造型引人注目。

主教府正大门坐西北向东南,高三层,灰瓦面、仿歇山顶,屋脊末端上翘,起初是心形叶脉花窗。

神父楼,大门坐北向南,灰瓦面,仿歇山顶,屋脊有祥云图案装饰。高二层,梁檐瓦底有斗拱。

玫瑰修女院,也是一样高三层的建筑,分左右二门,左门坐东南向西北;右门座西北向东南。

当时的主教府、神父楼、修女院、宝塔和一些附属设施组成一个既浑然一体又别具一格的建筑群。

四,民国时期嘉应教区的神父们

1934年唐汝琪神父在梅县与教友家的孩子,唐汝琪是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会士;后来担任天主教梧州教区主教。
1903年1月13日,唐汝琪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南部的新贝德福德港,其兄长为 耶稣会会士。

1930年,唐汝琪神父与梅州小修院的小修生
唐汝琪神父是玛利诺会的功臣之一,1940年初,唐汝琪于 苍梧成立了预备性的圣若瑟小修院;1941年又接管了广西桂平县教务;其后还相继建立了梧州圣心小学、平南圣心小学、平南圣若瑟小学、郁林圣心小学、平南都榜小学、北流圣婴幼稚园等;并在荣城以及松山天主堂设立了施药所。

福尔德神父和埃亨神父在梅县,中国,1930年。
埃亨拿着一顶帽子,在左边。福尔德主教在右边,手里拿着一本书。两人都站在外面的花园里。

大高个的洋神父和一个少年在一起,孩子脖子上挂着神父送给他的礼物,1930年,唐汝琪神父在广东梅县。

马利诺神父在梅县,中国,1929年。穿长衫的伯恩斯神父拿着一个中国折扇,穿的用的和普通中国人一模一样。
伯恩斯于1919年进入马利诺会,1924年6月15日被圣为神父。同年,他被派往中国。扇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中国被誉为制扇王国之称。
我国扇子不仅可以扇风纳凉,还可以欣赏雅致精巧和扇面的书画艺术,玛利诺神父们入乡随俗,表现出对中国文化尊重的态度。
五,福尔德主教主持嘉应教区

福尔德神父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是第一个进入美国天主教外交使团协会的学生。他于1917年12月5日被祝圣为神父,次年他陪同玛利诺会创始人华尔实主教、普莱斯神父、迈耶神父前往中国。

1636年蕉岭官员来天主教会拜访福尔德主教
福尔德神父开始在中国南方广东广西服务,1925年,他被分配到嘉应教区。十年后的1935年,玛利诺会创始人华尔实主教将福尔德神父祝圣为第一位嘉应主教。

梅县天主堂祝圣典礼纪念合影,马利诺会主教神父与学生在梅县。

福尔德主教与詹姆斯麦考密克神父和中国教友在祝福梅县教堂后合影留念
麦考密克神父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于1931年被祝圣为神父后被派往嘉应教区。

民国时期玛利诺会位于中国梅县的神圣家庭教堂。
这一张“中国南方嘉应教区神圣家庭大教堂”的照片可以看出教堂长凳是竹子做的,显示出教会当时因地制宜的风格。

1934年,梅县圣若瑟小修院玛利诺会主教神父和圣若瑟小修院的修生们合影。

马利诺会嘉应教区福尔德主教与神父们在梅县,中国,1938年。除了来自美国的传教士之外,照片中还有几位当地中国籍神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一直留在中国。1950年,福尔德主教和他的秘书一起被捕,受审并被判入狱,在监狱服刑一年后去世。

六,天主教会首要在嘉应教区的足迹

1931年,华尔实主教乘船抵达广东的嘉应教区梅县访问。华尔实主教是玛利诺传教会的创始人。
1903年初,华尔实主教被委任为波士顿总主教区传信善会主席。1906年,华尔实参加了全美第一次天主教外方传教会议。

1931年,华尔实主教在广东的嘉应教区访问期间,与蕉岭廋乐身着制服的童子军合影

于斌在梅县
于斌通过办报、组织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在中国开展传教事业,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天主教教义结合起来,深得罗马教廷欢迎。

七,玛利诺会在嘉应-梅州的传教生活老照片

清晨中等待出发的神父

梅县教会神学院圣乐队

民国时期摩托车还很少见,骑着下乡回头率一定很高。1937年,广东蕉岭骑摩托车下乡的神父。

民国时期梅县的一个贫苦教友家庭

1933年,广东蕉岭一个天主教家庭。

1931年,唐汝琪神父与当地的三位传教员在梅县。

1930年,一位神父和二位修生在梅县修院教堂里,跪在祭台前,做40小时虔诚祈祷。

八,曾经在嘉应教区服务的修女们


由于在广东省梅县教区传教的福尔德主教见男性传教士在当时保守的文化中难以向女性传教,故请求修会修女帮助。

1921年准备去梅县的六位修女在香港合影

她们是Foehlich修女、Sheridan修女和Moffatt修女、McKenna修女、Leifels修女和Foley修女。

首批六位修女于1921年到港以后随即赴广东服务。


一个天主教修女骑着自行车带着一个小女孩快乐飞驰在广东梅县的乡间小路上。

福尔德主教与修女姐妹在中国梅县,这是弗朗西斯·泽维尔·福尔德主教和玛丽诺修女会在年会后合照的照片。这里是他们在梅州的新修道院所在地。

李芹神父到中国后,他的妹妹也加入玛利诺会,前来中国服务。这是1936年,李芹到梅州看望他的妹妹Rita Meria Regan修女时合影。

Rita Merie Regan修女为了到各堂区服务,单身一人在梅县乘坐长途巴士。

1938年,Rita Merie Regan修女在梅州平远县东石看望一对母子,她去的地方是广东的嘉应教区,在梅州客家人中传播福音。

1938年福尔德主教在中国梅县的中国姐妹,这是一张玛利诺会中国姐妹的照片,她们并排站在一起,穿着是白色的衣服,发愿后加入玛利诺修女的行列。

民国时期的天主教会在梅州积极参与当地福利事业,教会有附设中学,开办小学识字班和施药所,在战乱灾荒年代,救济难民,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