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州俗语

 秋琰 2021-09-13

歇后语

  63.   陈吊王钱眼——免看想。陈吊王是潮州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占据的面积非常广,于是想到要自己鋳银元 ,准备自立王国。为了试探军士心意,问有谁愿意留下守银?有几个不知是计的士兵愿意留下守银,陈吊王认为他们有图财之嫌,把他们都杀了。喻当看到一件好东西或事情,它可能暗藏杀机,你可能得不到,最后还会惹祸上身。

   64.   盐灶老爷——欠拖。有一次盐灶人拜老爷不小心将老爷木头像摔坏了,但那一年的收成特别好,以后拜老爷后人们就拿木头像在地上拖。这里指债务人不地道,欠债即使有钱也不还给债权人,是因为债权人有错在先。

    65.   回匠合阿奶——个好个愿。和尚和老板娘原来是一对情人,因天灾人祸而不能结合,男的削发为僧,女的嫁给有钱人,但感情还在,虽然地位不同却不改初衷,于是经常私通,人们觉得不可思议。这里是形容在外人眼里,两个人或两件事,落差很大,根本凑不到一块也根本不可能的事,却又偏偏凑合在一起,其实内里是有外界所不知道的内因。(“匠”潮州音:[siên3 箱3]“回匠”即和尚。“好”潮州音:[haon3 孝(鼻化音)])

  66.   庵埠老爷——大细目。有一患水肿病(大脚房)的乞丐去求老爷,晚上老爷的随从把水肿脚当成长靴子给拿走了,乞丐的水肿脚也好了。另一乞丐也患同种病,闻知后也去求老爷,谁知随从被老爷臭骂一顿,于是把错拿的水肿脚又拿回来,安在乞丐的另一只不是水肿的脚上,乞丐从一只脚肿变成了二只脚全肿,怪老爷这么偏心,就骂老爷大小目,从此以后便成了人们的口头禅。这里是喻上级领导处事不公,同种条件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67.   潮州薯———免荐。皇帝听说潮州的薯很好吃,让毎年荐贡上京,潮州人榜眼王大宝,为减轻潮州负担,将本来很好吃的苏木薯故意不煮熟献给皇帝吃,皇帝吃后口发痒发麻,就说以后不要荐贡了,免去潮州一大麻烦。这里指不好的东西不要拿来(其实中了人家的计)。

  68.   善堂竹笠——出住死。以前有一民间慈善组织叫“善堂”,是义工行为,由各位热心人士捐赠,为解决贫困之人的危难。比如饥荒济粮、救火灾水灾和为死后无钱收埋的人处理后事。善堂挂有编号竹签,人们看见义工们戴竹笠就知道有什么事发生或某人死了,要去收埋。这里喻已经有苗头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也有引申为打麻将,出了一支牌让对方糊了,所以出住死,该赔钱了。(“住”潮州音:[ru6 裕])

  69.   尧鼠拖秤槌——塞䆲(洞)。老鼠很贪心,连鉎铸的不好吃的秤铊也要往洞里搬,结果挡死了自己的出路。形容贪而愚的人,只知贪而不知取来之物却是成为自己的负担、甚至为自己带来祸害,愚昧至极。

  70.   丁塘过去——白水。丁塘是潮州的一个丘陵地带自然村(以前叫公社),再往里走就是白水乡了。这里的“白水”是说潮州人冲工夫茶,已经到了没有茶色成了白开水状的了,善意嘲笑主人吝惜舍不得换茶叶待客。(“过去”意思是往前走,前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