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01
“天圓地方”觀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人對宇宙天地的最初認識,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天圓地方,天是主,地是次;天為陽,地為陰。兩者相互感應,由此生成天地萬物。 時至今日,“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依然被應用到設計的各個層面,古老智慧的魅力永葆活力。本案的設計源泉便是來自於對“天圓地方”的再思考,這種宇宙圖式具備一種渾厚的聚合能量,在歷史沿革與在地文化的滲透中,承載著一種集傳統與現代相融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在建築上表現為視覺的體驗感,在文化上又呈現著與時俱進的審美態度 -
柏拉圖的洞穴之喻,囚境之中無限鑲嵌,邏輯之上再添邏輯,層層的串聯,終達至不可分割的連續關係 - P. 04
P. 07 - 惠州當地多層塔樓式建築,窄小的門窗,厚實的牆體,集中國傳統建築樣式與歐洲建築風格於一體,成為設計的重要參考系,地方建築與設計的碰撞,將這片土地的建築作為一種場所特質加以承繼 -
P. 09
P. 11
不同的維度,所見即不同。赤紅的色彩,是它外在的表達方式;通體的吐納開孔,是它與外界互動交流的載體。兩者的融合,更是對當代高品位生活場景的創造 - P. 13 P. 14
P. 16
P. 18
P. 20
- 方圓並濟,乃是處世之道 形成原則、規矩和底線。色系的互為映襯,方圓之間的互動效應,在能看得見的局部世界裏,無限地延伸,看似靜止,實則是一種永動的內裏 - P. 22
P. 24
P. 26
P. 28
P. 30 - 方圓之道,不獨見於某一方, 它滲透在哲學世界的各個層次。有時,無限的沉思,獨有的靜謐,皆是符合空間的重要背書,自有意義。順勢而為,方能進退自如,亦可游刃有餘 -
P. 32
P. 34
P. 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