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从不败美人,54岁京剧女神李胜素成名仍不忘乡下父母

 Oumuamua 2021-09-13
亦凝娱乐2021-09-06 14:28
关注
投诉
分享至
1/10

林语堂曾经说过:\\\"在艺术作品的世界中,最富有趣味的其实藏在了技巧以外的艺术家的个性里\\\",对于一个艺术创作者而言,在受人喜爱的艺术造诣之外的人品塑造中,倘若也能获得尊重,这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家。一、天赋闪光的戏曲少女在舞台上,

身为当代中国京剧第一人的李胜素,呈现的是一个大青衣与生俱来的典雅端庄的绝妙风采,回到生活中,善良朴实的她,却仍旧多年来心持一份淡泊名利的安宁,对自己的农村出身不加掩饰,对身在乡村的父母也极为孝顺。美人冰清如玉,风情仪态万方,人如其名,在众多喜爱李胜素老师及她的京剧的粉丝眼中,李胜素老师的身上仿佛自有一种清平典雅,质素纯真的超脱自然的气质。

<p>林语堂曾经说过:\\\"在艺术作品的世界中,最富有趣味的其实藏在了技巧以外的艺术家的个性里\\\",对于一个艺术创作者而言,在受人喜爱的艺术造诣之外的人品塑造中,倘若也能获得尊重,这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家。一、天赋闪光的戏曲少女在舞台上,</p><p>身为当代中国京剧第一人的李胜素,呈现的是一个大青衣与生俱来的典雅端庄的绝妙风采,回到生活中,善良朴实的她,却仍旧多年来心持一份淡泊名利的安宁,对自己的农村出身不加掩饰,对身在乡村的父母也极为孝顺。美人冰清如玉,风情仪态万方,人如其名,在众多喜爱李胜素老师及她的京剧的粉丝眼中,李胜素老师的身上仿佛自有一种清平典雅,质素纯真的超脱自然的气质。</p>
<p>1966年的2月16日,李胜素</p><p>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的一户普通的农村人家中,在已有三个孩子的家庭中,这名女婴的到来也更为家中添重了负担,李胜素的父亲母亲都是性格淳朴老实的农民,即使在不富裕的生活中,也从不让孩子忍饥挨饿。在农村的一大习俗就是,每逢有红白喜事发生时,当事家庭总会请来戏班子搭台表演,李胜素自小便喜欢坐在父亲骑的自行车的横梁上去唱戏的村里看戏,舞台上那些穿着华服,抹着浓妆的演员们一举一动都极大的吸引了幼年的李胜素。每次看戏回来,她总会有模有样地在家人面前哼上几句,因为长相俊俏,嗓子极好,邻里的乡亲们也都称赞她有唱戏的天赋。</p>
<p>作为戏曲广泛流传的大省,</p><p>河北梆子也名扬遐迩,不同地区的老百姓对剧种的偏向也不相同,那时在河北省的邢台,邯郸一带,当地的老百姓们特别喜爱听豫剧。1976年,年仅10岁的李胜素便决定进入家乡柏乡县的剧团里学习豫剧,每天重复劳累的踢腿下腰等等基本功的训练,对小小的李胜素都是特别困难的挑战。但支配人们行动的力量总是来自信仰,对李胜素来说,她能忍受一切的痛苦和艰难,而达到自己的目标,绝对离不开她所设下的理想和对父母心怀的感恩,这些和命运抗争过的,都是悄然发生的奇迹。</p>
<p>1979年,已经下定决心走上学戏唱戏之路的李胜素,考入了河北省艺校学习京剧,1986年,在结束了艺校的七年学习时光后,李胜素被分配到了省内邯郸市的京剧团。第二年,便向名家刘秀荣认真学习了包括《白蛇传》在内的等多本剧目,她虚心求教各派名家大师,并博采众长,</p><p>很快便在省京剧界内崭露头角,也让更多人发现了这颗在舞台上熠熠闪光的明珠。</p>
<p>1988年是李胜素老师职业生涯重要的转折点,她遇到了可称为伯乐的梅葆玖前辈,而梅葆玖正是鼎鼎有名的梅派大师梅兰芳的儿子。第二年,李胜素便正式加入梅派,生就美丽而素雅的她也与梅派独有的典雅雍容的戏曲特质极为贴合。</p>
<p>在梅葆玖的细致教导下,李胜素的表演功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凭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从梅葆玖手中接下了</p><p>传承梅派艺术的接力棒,此后无论是被调到山西省京剧院还是国家京剧院,李胜素一直用自己的勤勉和坚持为戏迷们带来最佳的表演。\\\"我成为不了第二个梅兰芳,但我会成为最好的李胜素\\\",当被采访自己的毕生追求时,李胜素老师谦虚又坚定的说出这句话,带着这份真诚勤勉和长久的坚持,李胜素老师在已有的天才闪光上绽放出了更加耀眼的打磨雕琢后的光泽。</p>
<p>在人生的诸多况味中,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对自身发展的检视总是时时刻刻伴随作有,我们时常身处异乡登高处和故乡明月白的情感糅杂的世界中,摇摆不定,乡关何处,成为了跨国界越古今缠绵无数游子的思考命题。万般人来去,饮水当思源,落叶总要归根,失去了时常回望自身和家乡能力的人,最终总不免落于孤芳自赏甚或无人问津的囹圄下场。</p>
<p>\\\"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p><p>一切顺其自然,这是在她从师的过程中诸多老师大家给予她的最多的教导,也是李胜素多年来保持内心超然物外淡泊宁静而一直践行的重要准则。在舞台上演绎了几十年数十位传奇女子的人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李胜素同样活出了真我,她从不刻意在外回避提起自己的农村出身,已经成为了当今京剧第一美人的李胜素,她忘不了家乡的农民父母,也永远不会忘,这份由心灵散发的美德也依旧令无数人佩服。</p>
<p>2005年,已经在中国京剧院稳定下来的李胜素,提出把仍待在家乡的父母接来北京同住,但安土重迁的父母亲以熟悉了农村家乡的生活为由拒绝了女儿的提议,其实是担心一起搬去后会对女儿的生活造成负担。李胜素也深知父母苦心,</p><p>她用自己的积蓄将家乡的旧房重新翻新,为二老盖了新的楼房,并装置了生活所需的家电等等,即使不能陪伴在他们身边,李胜素专门为父母亲买了电话,她经常与二老通话,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并让他们多照顾自己。</p>
岁月从不败美人,54岁京剧女神李胜素成名仍不忘乡下父母
1/10

林语堂曾经说过:\\\"在艺术作品的世界中,最富有趣味的其实藏在了技巧以外的艺术家的个性里\\\",对于一个艺术创作者而言,在受人喜爱的艺术造诣之外的人品塑造中,倘若也能获得尊重,这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家。一、天赋闪光的戏曲少女在舞台上,

身为当代中国京剧第一人的李胜素,呈现的是一个大青衣与生俱来的典雅端庄的绝妙风采,回到生活中,善良朴实的她,却仍旧多年来心持一份淡泊名利的安宁,对自己的农村出身不加掩饰,对身在乡村的父母也极为孝顺。美人冰清如玉,风情仪态万方,人如其名,在众多喜爱李胜素老师及她的京剧的粉丝眼中,李胜素老师的身上仿佛自有一种清平典雅,质素纯真的超脱自然的气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