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数人对于文字提不起兴趣,特别是短视频流行之后。相比活色生香、刺激有趣的视频,处于二维世界的文字总是显得枯燥、单调、晦涩,看起来费力且辛苦。文字之美是不易体会的。这需要你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去努力理解挖掘文字背后的含义,将文字转化为我们大脑可以直接处理的信息。比起形象易懂的视频,文字在大脑中显然要经历更加漫长复杂的吸收、理解和感悟,耗费更多的能量,这是违反人类本能的。一个朋友常说自己会几个小时不停歇的看书,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要达到这种心流的境界是不容易的。文字作为一种高阶的表达方式,不可能永远平直浅显。当然,武侠言情小说除外,那是专为娱乐而生,只要你认得字,就完全看得懂,所见即所指,没有理解的难度。但绝大多数文字不可能轻易表露它的含义,倒不是作者故作生涩和玄虚。实在是复杂的情感、指向和意义必须用复杂的文字才能表达。幻想以简单对复杂是不现实的。这需要我们真心热爱,愿意耗费时间和脑力,还要加一点卓越的想象力,才能在文字之海中体验到独有的乐趣,很多时候这种乐此不疲的追寻只存在你和作者之间,一旦你读进去了、读懂了,有了顿悟的快感,那你就会和作者实现跨越时间、空间的关联,我们将此称之为共鸣。我们不使用写作这个高大上的词眼,写字听起来更加朴素和真实。对于作者而言,写字的过程无疑更加艰辛和痛苦。这是一件孤冷、枯燥的事情,它同各类的理论学术研究一样,注定要远离闹热的人间烟火。好动的人不可以写字,因为他们静不下心来,坐不到伏在案前苦苦的思索和输出。这需要长期的付出。写字的门槛是极低的,任何一个能够使用母语的人都应该能写上几句。但是能够做到持续输出是很不容易的,坚持持续高质量的输出更是难能可贵。除了少数天分极高的人,多数人要想在文字有一点成绩,都需要坚持不懈的付出,一直写下去,别无他法。林清玄每天坚持写三千字、村上春树每天坚持写四千字,专业的作家都需要长期保持大剂量的训练,何况一般人。庆幸的是,写字不像体育运动有年龄的限制,我们大可以写到生命的终点,只要还敲得动键盘就可以一直写下去,这对于长期主义者无疑是个好消息。写字是清贫的,特别在中国。在重庆以写字为生的职业人士不过五人,但大大小小的文字爱好者不计其数。文字虽然饱含了作者的心血,在目前却仍然是廉价的。去“当当”看看就可以发现,标价仅几十元的书往往还要打到五折,而那可能是一个作者毕生的努力付出和唯一的得意之作。写字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路,即使没有酬劳、即使劳神费力,但仍有人甘之如饴,确实是因为文字有它独有的魅力。写字可以记录我们的人生。我们生而平凡,在苍茫的宇宙和恒久的时间中,人生短暂、渺小的不值一提。但文字往往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我们读《论语》《道德经》时,仍然会被几千年前的思想震撼。甚至那些最初刻在龟壳上的简朴文字一样能够替古人发声,打动后人。我们当然不奢求文字可以传世,但在我们有生之年,在我们的年岁增加时,能够有一些文字忠实记录我们的经历、思索和感悟,就足以让内心充盈满足,让速朽的人生增加一点意义。写字可以更加认清自己。每一次的写字过程就是和自己灵魂对话的过程。文字只是形式,自己的所想所思所悟才背后的支配力量。不用心写不出好文字。写字就是不断梳理自己的过程,包括思想、认知、情感,你必须竭尽全力才能让笔下的文字更加贴近你大脑中的构想。一个虚伪、做作、无趣的人是写不出好文字的,你即使骗得了别人,也无法欺骗自己,欺骗不了内心中最真实的声音。写字会让我们认清自己,那些不切实际的妄想、深藏心底的执念、莫名其妙的焦虑都会在自我心灵梳理的过程中被排解、消弭掉。往往是写完一篇文字,内心就会更笃定、平和一些,因为你在艰苦思索的过程中让自己看得更清楚、想得更透彻,这对焦虑处处弥漫的当下也具有现实的意义。最后,一个坚持认真写字的人可能平凡普通,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大概率是一个可靠的人,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是一个始终如一的好人。从更高的维度而言,写字带给我们人生的价值无可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