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活的军团

 涤省 2021-09-13


久闻兵马俑的大名,今年夏天这个多雨的季节终于得偿所愿,一睹真容。
来到西安,没有看兵马俑就算白来了。当然,偌大的西安城,六朝古都,名胜古迹何其之多。不难想象,历朝历代在西安城一定留下了无数的奇珍异宝。长安城,最不缺的就是历史和文物。上天是如此偏爱,半部中国史都与这八百里秦川,这富庶丰饶的关中平原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尽管如此,兵马俑的地位仍然无可替代,连一贯作为首都、绝对中心的长安城也不行。可以想见,兵马俑有多么珍贵和神奇了。在西安城往东北40公里,骊山脚下、渭水之畔就是举世闻名的秦皇陵。背靠连绵不断的骊山,前面就是关中最大的河流渭水,秦始皇的陵墓依山傍水,可谓占尽了好风水。即使是我这样一个对于风水完全一窍不通的门外汉,第一次看到骊山时,也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骊山在中国数不尽的名山大川中虽然排不上号,但也算独树一帜。山并不算特别的高,起码没有夸张到巍峨入云的地步,但胜在高低错落,连绵不绝。怪我孤陋寡闻,这样的山是我第一次看到。不是险峻、不是陡峭、不是壮丽、不是雄伟,而是层峦叠嶂、错落有致、高低起伏,山的形态仿佛波涛一般,曲线勾勒的格外柔和动人,能将宏伟和柔美恰当的糅合在一起,也算世间少有了。
兵马俑只是庞大秦皇陵的一小部分,据说面积只占万分之三左右。即使如此,兵马俑已经足够震撼人心了。在已经挖掘出土的三个坑中,一号坑挖掘最早,规模也最为宏大,占地14260平方米,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御手一名,车士两名,完全再现了秦朝千军万马横扫六国的严整军威和磅礴气势。在这里每一个兵俑都价值连城,不仅是因为其历史悠久,更因为每一个兵俑都千人千面,制作精良,虽是泥土烧制而成,但模样、表情、神态各不相同,栩栩如生,完全不同于流水线复制出来呆板单一。难怪有人猜测,这些陶俑就是工匠按照军队士兵的样貌一比一等比例精确复制的。遥想当年,那些能够有幸被选中的士兵应该是何等荣耀,这份光荣将横跨千年,甚至成为永恒。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陶俑原本的色彩不复存在。在地下埋藏两千年之久,一朝重见天日,那些鲜艳的颜色迅速氧化消失,让观赏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目前的二号坑并没有完全挖掘,而是让其继续沉睡,但相信用不了多久,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一定会看到更加惊艳世人的兵马俑。
这个庞大的地下军团,在历经数千年雪藏之后依然令人望而生畏。站在它的面前,你分明能够看到秦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无往不胜,那些闪烁着寒光的青铜兵器发出的清脆铿锵之声,依然在耳畔回响。它毫无疑问的彰显,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拥有让世界颤抖的强大力量。
这分明就是一支已经复活的军团,它击败时间的诅咒,永生不灭,万古长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