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05年离开北京时,我只身带着一个没装满的双肩包和一张北京集体户口办的身份证;2017年再回北京时,我带着爸妈桥同学和一张上海身份证。 那年离开时,我还是一个不谙世事青涩懵懂的女生样子,今年再来时,我俨然已是可以照顾父母关爱老公的少妇模样。 十二年岁月如此匆匆,流走的是无法返程的时间,留下的是难以磨灭的记忆。 因为记忆,所以回忆。因为回忆,所以追忆。 追忆似水年华吗?追忆青春易逝吗?都不!其实,身在魔都,真没有时间。眼前每一天的日子还来不及去细细体味就已经匆忙度过,甚至每天都来不及细看眼角纹是不是已经爬上了眼角,有时甚至来不及刷完朋友圈。回忆或追忆的事情也只能在梦醒时分时才有空体味。 每天早晚各一个半小时固定路线的通勤车,每天可以预见到的挤挤擦擦,早已经把人的精力消耗的七七八八,早已经把人的棱角打磨的溜光水滑。不可爱,是的。不喜欢,是的。但,又怎样?那无处安放的随波逐流,早已没有了愤怒的感觉。 经历了干燥的春,经历了炎热的夏,一次次推后计划,在金九银十的季节,在结婚十年的日子,出一次小门,似乎顺理成章了,如果能正好满足父母的心愿,真是一举多得。 虽然以前在北京期间,我一直藏在郊区生活,却似乎对市区很多街道都不陌生,这次带着家人来北京当一回游客,找住宿地,找旅游地,找吃喝地,都很顺利,当然也归功于热心且强大的大众点评、高德地图、蚂蜂窝、蚂蚁短租等APP,就不一一感谢了。 哈哈。下面画风开始转变成流水账游记了~ 出门一共六件事?是吃住行游购娱吗?那是我旅游管理上学到的。不过,我还是按时间顺序来记录吧。 D1 2017年9月9日 九月九啊,一起走啊 到北京了 话说,9月8日晚上的行踪已经在前一篇通报过了。然而文章写的慢,火车开的快。转眼就已经是第二天,勤快的爸、妈和我,5点多就起来收拾,泡好了方便面,就着弹弹的炸肉丸子,早餐吃的美美的~ 这厢桥同学则依然保持着平常的节奏,自然醒来,然后安然享受我们准备好的一切,他总说自己幸(姓)福(懒)。哈。哈哈。。哈哈哈。。。 7点10分,火车准时到站。 北京,我们终于带爸妈来啦! 买一卡通 没想到这个时间人很少,原计划买地铁票还要排队10分钟,结果马上就买到了四张公交一卡通,每张充值100元,这几天出门就全靠它啦。 住宿: 为了便于安排行程,减少路上时间,我提前在小猪短租上订了一个离前门站很近的民宿,是前门东一栋很老的居民楼,离主要活动区很近,离地铁站直线700米,步行10分钟以内即到。北京南站出来,五站地铁就到了我安排的住宿之地。正常应该是下午2点才可以入住,但房东美眉好的不得了,前一天正好没有客人住宿,她早上8点就从挺远的地方赶过来帮我们开门安置行李,让我们提前入住呢。进电梯后,我看到这楼是由一个房地产管理公司管理的,突然想到我北京一好朋友的工作单位,微信确认一下果然是,果然这一片还真都是她的地儿啊~ 第一站:毛主席纪念堂 没有计划到的排队: 放下行李带上必须品和身份证,稍做整顿,我们就直奔天安门。没想到计划中的时间一下子被排队安检进天安门的人群打乱了,太多太多人了。。。一秒只能动半步,另半步是悬起来没法落地的。队伍中有许多牙齿快掉光,走路不灵光的老年人,由子女陪伴排队。我无聊时打听了几个人,都是从各地前来看一眼毛主席的。要知道,今天是9月9日,恰逢毛主席老人家去世41周年,毛主席纪念堂建成40周年。今天还特别开放上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 知识点:纪念堂不要门票,只可以带手机和钱包。不可以拍照。其它东西要提前在纪念堂对面存包。包里如果有电子产品,如照相机、IPAD都要收钱,我们存了2个包,里面有2个相机,2个KINDLE(怎么解释都被当成PAD收费),共花了24元。 思念的河: 排队真的挺壮观,绝对震撼的人流量。貌似世博会后没有更经历这么久的排队了。几万人一起,在纪念堂门口组成了一条九曲十八道弯的思念之河。这思念之河足足流了2个小时才轮到我们四朵小浪花,爸妈饱含热泪恭敬的鞠躬瞻仰了一下珍藏在高大上水晶棺里毛主席的遗体,又随即被一波波的后浪推搡着恋恋不舍的离开,排队2小时,看完2分钟。当天,天安门广场其它景点限时禁入,人们似乎也没有更多的选择。 趣事:妈妈在来之前就问我们关于遗体的真相,我当然可以背一下度娘的答案再装作很懂的样子和她解释一下,但故事太长,我没记住。我就和妈妈说,对于主席来说,他早已经不是人了,而是神。我们对神,一般都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感和神秘感,不要追究细节和真相。比如我们喜欢的女神或男神,也一样有日常生活,吃喝拉撒和常人无异,揭露的真相往往并不好看或好听。让想像中的美好常留心中,就是我们对神最大的敬意吧。老妈应该是觉得我说的有点道理,不再追问,在瞻仰时一直保持着严肃崇拜的神情。可可爱了,我的妈~ 第二站 人民大会堂 离开纪念堂,看远处那金色围栏里还有一层一层的人在排队。 远观天安门广场,拍了几张照片后,带大家前往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的前面广场也是被围起来不能近距离参观的。从外面看,大会堂修筑的庄严典雅,上方飘着烈烈红旗,门前12根柱子,直径有2米,修建于1959年,是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之首。远距离看的不过瘾,桥同学去买了门票,带爸妈进去参观。电视上看了几十年新闻联播里面经常出现的大会堂竟然可以走进去参观,爸妈当然非常开心。 知识点:60岁老人带身份证购买半票。最重要的是要拿出100元,和背面的图案一起合影。还是要先存包再参观,不能带液体进去。 大会堂果然够大,建筑面积17.18万平,比故宫还大,修筑的确实华丽庄严,然而内部灯光昏暗,重要的地方都拉着红色隔离带。允许游客参观的就是进门中央大厅,厅后的万人大礼堂,北面的大宴会厅,还有几个地方厅堂。三楼的金色大厅禁入。 万人大礼堂最佳视觉效果的地方拉上了隔离带,游客只能在偏位看看。最好的位置只有花钱至少80元才允许进入,他们会给拍一张亮堂一点的能拍到三层座位及红色五角星灯的大礼堂全景图,而且不能多人合影,他们的说法是技术特殊,合影的话,图片要变形。 对这种在国家重要机关还圈地拍照的行为表示不满,我没付钱。 从人民大会堂出来,在天安门附近短暂徘徊了一会,我看到昨晚在火车上没睡透彻的家人都有点累了,决定带大家取包回去吃饭休整。 走回前门东,在旁边的丰苑餐厅点了五个肉菜补充体力(水煮牛肉、木须肉、葱爆羊肉、宫爆鸡丁),没想到份量很大,味道还不错,餐厅后厨的操作在前面的机器 上都能看到,挺干净。服务员叫有响应又不过度,分寸恰好。 倒头就睡,2个小时以后4点了,必须出发。 第三站 奥林匹克公园 这一站目标是鸟巢,由于商演的原因,五点钟地铁在奥体中心就不停车了,全体都到奥林匹克公园下车。奥林匹克公园免费参观,安检不是很严。 爸爸对体育的迷恋就像小孩子迷恋汪汪队一般,各种体育节目都喜欢,都能说个头头是道。北京国家体育馆是必拍之地。 奥体公园挺开阔的,鸟巢、水立方就在里面。时间尚早,灯光效果都没有出来,拍了几张照片,老爸提醒我票还没有取。我本来不着急,但听老人言总是没错。决定去取票。 第四站 鸟巢汪峰2017 岁月 演唱会 差点泡汤乌龙:西十区上订的票,380的票卖340,比大麦、淘宝都便宜。订好之后提示到住总集团楼下取票。原以为万无一失,只要到那核销二维码即可。没想到,先是我打电话给卖家询问具体位置,电话通了一分钟就被他挂掉了。再打就一直占线,连续打了16个一直占线。心想不好,会不会遇到骗子了。因为商演,奥体公园的几个出口被封,只能绕路导航到对面的住总,一到住总傻眼了,乌泱泱的全是人,人声鼎沸,似乎所有的人都在打电话,有的取票有的送票,原来这里是黄牛票务交易市场,大厦保安都很无奈,车辆进出都有很多矛盾。 我一直打电话,直到打了第30个电话还是没办法接通。有点没耐心了,就给西十区打电话,也是一个无人接通,感觉被APP骗了的感觉,索性在APP上直接投诉这个订单的卖家。可远水解不了近渴,说是要1个工作日才联系。继续打卖家电话,终于终于,在第50个的时候接通了。说他在一个饭店里。附近有几个也是西十区订票的人,也是被这样引路到住总旁边的一个饭店里,还上了二楼,才看见一个男的,餐桌面前放了厚厚一打信封,里面装的都是票。不废话,找到我名字的票,看看没问题就走了,连二维码都没对。其它人也是。真是气到急致,以后还是官网途径吧,这种票贩太折腾人了。。。 紧赶慢赶,6点50才又回到鸟巢和爸妈汇合,没想到一看票,竟然是两两一组,在不同区。桥带着爸,我带着妈,分头看演出啦。 爸妈喜欢的娱乐节目怎么能少了《好声音》。不管对他有多少非议,也不管他能不能上头条,汪峰在爸妈的心目中始终是个熟人一样的存在,是一个他们见到之后马上能叫出名字的熟人,是一个他们很乐意听他点评歌手的熟人。虽然我抠嗖的只买了便宜的看台票,抠嗖的还得配套个望远镜看屏幕,还是真心希望这次在鸟巢观看熟人演唱会的独特经历能让爸妈喜欢和难忘。 震撼的现场:现场果然很宏大,这次演唱会,汪峰团队也确实用了心思,打造了巨人X-MAN大型机器人与现场互动,很大手笔。演唱会的效果真是超燃,我见的世面少,没听几场演唱会,但这第一场买票入场看的鸟巢岁月巡演已经让我终生难忘。火爆的不能更火爆,炫目的不能更炫目,为歌曲拍摄的视频极为用心,真可称的上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非汪峰粉丝的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讲真,我不会唱汪峰的歌,听都没听过几首。为了不致于啥都不知道,出发前特意下载了经典曲目的歌词到KINDLE上。然而在现场这些功课做不做都不重要,汪峰用尽力气的呐喊却又字字清楚,屏幕上都能看的见用心编排的歌词效果。 汪峰老板的歌迷挺多,现场氛围和分贝爆表,场控真是太厉害,连荧光棒都是同时绿、同时红、同时粉、同时紫。。。 那万人齐唱热血沸腾的感觉,带动的仿佛我也是粉丝儿一样。回头和老爸和桥同学碰面时,他们说在听汪峰唱存在、光明、春天里时,也是感动的落泪了。能得到共鸣,票价值了。下次如果再有,我想桥同学应该会让我买个内场的票吧~ 演唱会结束后,预料之中的交通大拥堵,地铁没赶上,打车打不到,辗转夜路公交车,半夜12点多才到家~ 北京第一夜,晚安~ 高铁上的电源不给力,图片没法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