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粉儿回忆录~(1)

 今粉儿记事本 2021-09-13

这个主题,像是又给自己挖坑了,哈哈~

话说昨天老弟生日,不知道一天瞎忙什么的我们竟然集体忘记,估计老弟的小眼睛要卡巴卡巴的委屈不开心了,晚上当姐的赶紧补个红包~这回开心了吧,祝老弟生日快乐啊~

以下是正文。

那是2005年夏天的暑假某一天,怎么一提夏天就会想起权游里布兰的冰原狼。

我郑重的把自己工作两年攒的高达一千元的定期存单交给还在读书的老弟,当时因为没到期请老弟代为保管,哈哈,不过,后来这个钱我好像一直没收到吗?老弟有空过来解释一下呗~

拎着一点不多的随身物品,背着一个还是在哈尔滨红博广场地下买的红色双肩包,从延庆打了个板车,坐上919来到市区,买了张京沪绿皮车票,忘记了是卧铺还是硬座了,反正年轻的身体潇洒任性,无所畏惧,吃过的苦早就忘记了。

和一个北京认识的小伙伴儿接上头,住进了她给找的房子,正式开始了在大上海/老公房/六楼/无电梯/二室/没厅/没窗户/超级简装的第一年租房生活。

那时候桥同学作为职场小白,正奋斗在他后来为之服务12年的半导体公司。作为台湾领导亲自去北国冰城哈尔滨招聘和有意培养的高学历人才,他前两年每月都会轮岗值夜班,除了沿着生产线巡检安全隐患并提出改善意见,还要争分夺秒的用烧杯和酒精炉做环境类实验,比如怎么提纯,怎么提高能效比,怎么处理三废……还拿过专案小组奖励👍^_^不明觉厉吧~

夜班之后,回公司给他安排的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教师公寓补觉。记得公寓条件还挺好的,还有人每天打扫卫生呢。

公寓旁边就是罗森超市,记得俩人在那里第一次吃了一种叫熬点关东煮的东西,连汤都要喝的一滴不剩……每次路过都要来一串。

他一般一觉睡到下午两三点,胡乱吃一口,然后继续开始下一轮颠三倒四的工作。加上皮鞋的重量,当时他好像只有105斤,瘦的干巴巴的~

我还不会做饭,连个锅都没有。每天早晨起来在楼下的阿姨那里花2.5元买一个至今都难忘的煎饼,业务好的时候买一杯加了水的难喝豆浆,业务差的时候就干噎了。

好在我是水命,比较耐渴,然后坐着轮渡,从杨浦区跨越到浦东新区去上班。

那时候唯一一张工作照。

我们的业绩展墙,似乎很差强人意啊~

为了缓解工作压力,每两周才能凑到一块的周末,两个人会聚在一起吃个饭。逛逛城隍庙,淮海路,还有已经被和谐的襄阳路批发市场。

襄阳路宝贵的照片

好像是索尼的展厅,摄像头里有我哦

沧浪亭吃小吃,记得武汉豆皮很好吃。桥同学后来在武汉出差多次,却总是还说那年一起上海吃过的豆皮好吃。可能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起吃吧~

只看不买,也很开心~

那时候好像基本没买过什么固定资产,最大的想法是经济独立,换个有窗户的房子,赶紧当个万元户~

去上海游泳馆游泳要坐几路车,还要带个游泳圈去,现在只能感慨,年轻真好,真的无所畏惧……现在看看,这么大人还套着泳圈,怪傻的~

连个泳帽都不知道要带,真是非常无知,也感谢游泳馆对我们这些外来没见过世面的孩子的包容~

抛开游泳圈,怎么也浮不起来,一直觉得是因为腿太沉了……

去味千拉面吃一份几十块钱的面条,觉得太美味了。面条怎么那么筋道,味道怎么那么浓,汤怎么这么白……

现在才知道,原来是专用骨头汤添加剂。好想把那个勺子抢过来~傻姑娘,别喝了……

好像是在淮海路的时代广场,看到漂亮的墙贴,还忍不住拍照。现在让我拍,都要扭怩了。

这个地方就去过那么一次。绝版照片啦~

外面的世界太贵了,还是回到家里比较舒服。这是换的第二个房子了,终于有窗户了。阳台被我们粉刷了,可惜没找到照片。

尽管是租来的却也每天生活的很来劲儿。因为桥同学告诉我,这只是暂时的。我们一定会有自己的房子。

在第二个房子里,我在厨房打下手都会切手,主厨大拿肯定是爱桥哥哥啦,我什么都不会……

猛的记起,原来我做饭是桥哥哥教的啊。一直以为自己是自学成才,一夜成才呢……

看我现在摆盘的方式,原来是十几年前就传承了……哈哈~好神奇!

这是一个想成为金融大鳄的环保专家在看盘。这台海尔电脑是分期付款的第二件物品,还带润眼功能呢,在那个已经倒闭关门的太平洋数码广场买的,记得要6000多~用它和长城宽带看完了整部越狱~

同一个位子,我第一次吃火龙果,真是无从下嘴……桥哥哥那时说每年都让我吃两种没吃过的水果,这个水果是当年的第一种,拌上酸奶,很好吃~第二种应该是山竹。

丑的不行的蛋糕,玩了半天,抹了满脸。

去世纪公园玩儿,当时感觉这个公园也太大了,处处皆风景。

拍照拍个不停。还是感慨,年轻真好!

年龄越大,越发现知音难求,现在总是避开人群,寻求独处时间。回到家,面对相伴了十几年的人,才会完全放松。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共同守候每一段美好的时光。

该上下午班了。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