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河忆.遥远的桥

 WYF_0605 2021-09-13

王云飞

  2019年仲秋,笔者参加欧洲双河游后,撰写了《图看欧洲双河游》,简述了莱茵河、多瑙河沿岸景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意犹未尽,便以《双河忆》为题,回忆、记叙旅行中的一些见闻、故事,先后写了《归程趣事》《陶易勒特》等。后因事多分心,暂且搁下。现在有了空暇,重拾此题,今天就说说在荷兰的阿纳姆,一座大桥引发的故事。(点击以上书刊号括起的蓝色标题可阅读相关图文)
 
  2019年9月18日,我们在荷兰开始莱茵河之游。游览了荷兰首都、第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后,登上内河游轮,顺着莱茵河南下,9月20日来到建城于公元1233年的阿纳姆。阿纳姆(Arnhem,又译“安亨”)位于荷兰最东部(往东就是德国),是荷兰的第二大城市,面积约102平方公里,人口约13万。阿纳姆的造船、纺织、冶金行业比较发达,并且是重要的金融城(此地可以用比特币交易、消费),还是一座引人入胜的旅游城市。
 
  我们在阿纳姆游览了阿纳姆大桥、下莱茵河、阿纳姆之门、集市广场、圣欧瑟伯教堂、阿纳姆大教堂、阿纳姆老城,以及身长超过30米的 Partyaardvark 趴地动物雕塑等(据说阿纳姆的主要景点还有梵高国家森林公园、库勒慕勒美术馆、荷兰露天博物馆等,是我们未曾光顾的)。其中最有故事、最震撼人心的是阿纳姆大桥。小刘领队指引我们在莱茵河边观看大桥全貌,告诉我们,1944年9月17-26日这里发生了二战中著名的阿纳姆战役。我们来到桥下,顺着步道台阶登上宽阔的桥面,75年前盟军空降部队在这里与德军装甲部队殊死战斗,意图夺取大桥,惨遭失败,二战结束因此推迟了三个月。
 
  接着在游览阿纳姆城区时,我们看到大街小巷都悬挂着“AIRBORNE ARNHEM”(空降阿纳姆)横幅,天上一架又一架的老式螺旋桨军用运输机隆隆飞过,大桥北堍的阿纳姆战役纪念馆前面,几辆英军吉普车呼啸而来,数十位全副戎装的老军人与中小学生、游人热情合影。原来,这里每年的9月17-26日都要举行阿纳姆战役纪念活动,由当年参战的英国、美国、波兰、荷兰等四国的老兵协会轮流主持,今年是阿纳姆战役75周年,轮到英国主持。我们来时正是庆祝活动的第4天,躬逢其盛,切身感受到这次战役在人们心里留下的深深印记。
 
  我和敏如在阿纳姆城区走过计划的游览路线后,回到游轮停泊的莱茵河边,步入为纪念活动搭设的河滨会场,坐在看台上休息。一面看着奔腾不息的莱茵河,一面回味刚刚看过的阿纳姆大桥北端的纪念碑和纪念雕塑、河滨草坪上纪念当年抵抗运动烈士的纪念石、阿纳姆战役纪念馆里一幅幅当年战场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图片,以及还原阿纳姆战役、被称为“电影史上超级战争巨片”《遥远的桥》的电影剧照,心潮澎湃。我为战争的惨烈而震撼,为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士而激动,同时也在想,为什么一场失败之战会得到如此纪念,为什么一位败军之将会永垂青史(1977年,阿纳姆为纪念此役夺桥战斗的一线指挥官约翰·弗罗斯特中校,把阿纳姆大桥改名为“约翰·弗罗斯特大桥”)
 
  为什么,为什么?这一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即使在两年后的今天。于是最近专门学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有关资料,观看了电影《遥远的桥》,终于明白,什么是“虽败犹荣”,阿纳姆大桥不仅是遥远的,而且是永恒的。现将学习心得简述如下。
 
  一、战役背景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后期。6月6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此后,盟军势如破竹,相继攻入被德国占领的比利时、法国等地。盟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美国巴顿将军率领,继续解放法国剩下的地区,向德法边境推进,另一路由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指挥,前去解放荷兰,企图绕过德法边境的齐格菲防线,直接进攻德国的鲁尔区。
 
  蒙哥马利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市场花园行动”,得到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的批准。
 
  “市场行动”是大规模空降作战,由第一空降集团军的3个师、1个旅突袭荷兰德军的后方,依次在63英里战役纵深上的艾恩德霍芬、奈梅亨、阿纳姆等三个地点空降,夺取主要河道大桥(其中在阿纳姆空降、夺取阿纳姆大桥的就是阿纳姆战役)
 
  “花园行动”是地面部队作战,由第二集团军以英国第30军为先锋,从比利时攻入荷兰,快速推进,与实施“市场行动”的空降部队会合,巩固大桥,开辟直捣德国的通道。
 
  行动的目的是1944年底结束欧洲战场作战,“让士兵们在圣诞节前回家”。
 

  二、战役经过

 
  市场花园行动的实施时间是1944年9月17日—26日。
 
  1944年9月17日,13时30分,市场行动开始,盟军出动约1550架运输机、近500架滑翔机、1113架轰炸机和1240架战斗机,从英国24个机场起飞,将3个空降师运送到荷兰3个地区空降。
 
  市场行动启动后,14时25分,花园行动开始,航空火力和地面炮火准备后,英国第30军的爱尔兰近卫装甲师自比利时突入荷兰,2个步兵师跟进,一路遭受德军阻击,原计划2、3小时到达第一空降点,实际第二天才到达。
 
  市场行动的第一空降点:美军第101空降师降落在艾恩德霍芬地区,夺取附近运河大桥并前出到索恩。可是索恩桥被德军炸毁,第二天(18日)30军到达后,无法过河。101师耗费大量时间在河上搭设军用浮桥让30军通过,此后一直全力坚守在24公里长的公路线上,抵御德军的进攻,保障地面部队向前推进。
 
  市场行动的第二空降点:美军第82空降师在奈梅亨地区空降,夺取附近河道桥梁,可是瓦尔河大桥久攻不下。第三天(19日)30军到达。第四天(20日),82师一面在正面进攻,一面派出504团用皮艇强行渡河,以阵亡一半兵员的代价,登陆对岸,从桥尾夹攻,终于攻占大桥。30军坦克部队轰隆隆驶过大桥,却因步兵没有跟上,停滞不前。苦苦等待他们的第三空降点已经陷入德军重围。
 
  市场行动的第三空降点,就是阿纳姆战役,英军第1空降师和波兰第1空降旅在阿纳姆地区空降,负责夺取阿纳姆大桥,这里纵深最远,是市场花园行动的终点,运气却没有前两个空降点好,因为他们遇到了德国精锐的装甲部队。
 
  因空运力量不足,阿纳姆的空投分三批进行。第一天(17日)降落英军第1空降师的2个旅。第2旅留守降落场,第1旅向阿纳姆前进,遇到德军阻击,1、3营被打散,只有约翰.弗罗斯特中校率领的第2营抵达阿纳姆大桥,占据桥北,但两次夺取大桥的进攻均失败。
 
  第二天(18日),控制桥南的德军装甲师攻击桥北,被第2营击退,战况惨烈。第1师第二批空投,其第4空降旅和步兵2个连着陆,与反击的德军鏖战。
 
  第三天(19日),第1师各部收拢兵力,第三次进攻阿纳姆大桥,又失败,损失惨重,被迫退到5公里外的欧斯特贝克,掘壕据守。坚守桥北的第2营,退入民房。德军坦克炮击,步兵巷战,第2营苦撑不撤。城外,波兰独立空降旅1000多人降落,被占领空降场的德军对空射杀700多人。
 
  第四天(20日),德国装甲部队和步兵发动强攻,第2营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弹尽粮绝,神佑吾王”后与德军展开白刃战,最终全军覆没,包括营长约翰.弗罗斯特在内的大批伤兵被俘。阿纳姆大桥的争夺战结束。第1师师部所在的欧斯特贝克也被德军包围。
 
  第五天(21日)起,阿纳姆战役“能不能夺桥”变成了“能不能活命”。第1师余部各营均不足百人,他们不仅只有轻武器,难敌重装备的德国装甲部队,而且因空降场失守,空投补给全部落入德军之手,陷入缺弹少药的困境。期间虽然有第五天空降在对岸的波兰第1空降旅第二梯队,以及逼近的第30军炮火支援,无济于事。德军逐次扫荡,步步紧逼。
 
  第1师坚持到第九天(25日),虽然第30军前锋距离阿纳姆仅剩1英里,但已是强弩之末。面对严阵以待的德军精锐部队,莱茵河的天堑一时难以愈越,以蛙跳和突袭为要旨的市场花园行动已然失败。第1师奉命突围,趁夜色在对岸波兰第3营的掩护下,至翌晨撤出2千余人,渡河时阵亡约2000人,来不及走的600多人被德军俘虏。
 
  三、战役结局
 
  众所周知伞兵装备以轻武器为主,且补给不易,不能持久作战,所以市场花园行动的成败在于地面部队的推进速度。原计划行动开始后,第30军2、3天就要推进至第3空降点,结果用了9天也没到达,所以失败在意料之中。
 
  此战盟军伤亡惨重,3.57万空降部队伤亡1.47万人,其中,英国第1空降师伤亡6800人,被俘6000人,美国第101空降师伤亡3800人,第82空降师伤亡3400人,波兰独立空降伤亡700人。而德军伤亡不足4000人。
 
  仅就阿纳姆战役来看,盟军阵亡1984人,被俘6854人,而德军仅亡1300人,受伤2000人。
 
  战后,一位战地指挥官感叹:“那座桥对我们来说太遥远了!”是啊,最后离盟军地面部队只有几步之遥的阿纳姆大桥,造就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咫尺天涯!
 
  四、失败原因
 
  第一,情报忽视,敌情不明。盟军统帅部拟定“市场花园”作战计划时,对部队前进道路上存在的问题估计不足,对荷兰地区德军的情况不明。他们不知道德军B集团军司令“防御之王”莫德尔元帅坐镇阿纳姆地区,德国党卫军第2装甲军在阿纳姆附近集结休整,盟军伞兵在此空降,简直就是羊落狼群。其实荷兰抵抗运动已经报告在阿纳姆发现德军B集团军司令部以及德军坦克,但被忽视。事实表明,驻守在荷兰境内的德军实力犹存,绝对不是一群“老头和小孩组成的”二流部队、乌合之众,且不说第1空降师行动伊始就撞在了枪口上,好过一些的第101空降师和第82空降师也在后续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第二,计划失落,机密泄露。盟军发起空降突击不过两小时后,德军在一架坠毁的英军滑翔机中缴获了“市场花园”行动计划的副本。德军元帅莫德尔起初以为这些文件是伪造的,但当盟军行动与文件上的计划逐渐对上时,莫德尔才确信其真实性,于是照方抓药,据此部署了反击方案。盟军的行动不仅失去了突然性,第二、第三批伞兵在空中被德军地面炮火大肆屠杀,而且各项举措被精准反制。此事证明,天上有时候的确会掉馅饼。
 
  第三,狭窄通道,地狱公路。花园行动途经的69号公路不适于部队快速推进,整条道路十分狭窄,只能勉强两辆坦克并排而行,并且公路两旁土地松软,不能车辆通行。30军到了行动当天才得知这两点情况,全军2万辆车子包括笨重的履带车辆只好摆成一字长蛇阵前进,一路遭遇德军伏击,不仅无法有效还击,而且被击毁的车辆还成为装甲大军的前行障碍,必须花费时间清掉残骸才能继续前进。此次行动的重中之重是地面部队的推进速度,这样一条只能蠕行的狭窄通道,犹如通往地狱,69号公路因此被称为“地狱公路”。
 
  第四,气象糟糕,影响空运。盟军预测英格兰在9月18日早上大雾笼罩,所以第二批空降延后3小时出发,但是在荷兰战场上,阴云却是漫延、遮蔽一整天,而且后面8天有7天是坏天气,不得不多次取消飞行,妨碍了后续的兵员空降和补给空运,给战役造成致命影响。
 
  第五,时间仓促,准备不足。空降师接到作战计划到战役开始仅6天时间,准备过程仓促,错误百出。一是主要空降场选择不当,离阿纳姆大桥5公里,太远,不利于突袭大桥(德军元帅莫德尔开始时很疑惑,英国人跳伞地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什么重要的,要干啥?便以为是“斩首行动”,是来抓他的,急忙要转移);二是空降场地遍布大小石块,滑翔机着地时容易损坏,大批吉普车等重型装备因滑翔机坠毁而损坏,第1师空降后不能以车代步,何以飞速奔袭?三是没有设置空降场的引导设施,不能向飞机指示空投位置;四是通讯器材配置错误,无线电配错晶体,结果战场通信不通,空降部队与上级、地面部队均联系不上,内部也不能正常联络,不利于协同作战、协调空运。
 
  第六,补给困难,缺弹少粮。每个空降师每天的补给最少需400吨,但因补给飞机由英国起飞,航程远,受天气影响大,加之地空联络困难和作战双方形成胶着状态,无法将物资如数送达空降部队。作战中,美第82空降师只得到所需补给品的70%,第101空降师得到50%,在最前线的英第1空降师只得到15%。
 
  五、纪念意义
 
  阿纳姆大桥在战时曾经是一座“遥远的桥”,在战后却是一座“永恒的桥”,值得永远纪念。
 
  1.为自由而战的精神值得纪念。盟军战士为自由而战,奋不顾身。英军第1空降师1旅2营营长约翰.弗罗斯特是他们的代表,他率领部下冲破德军的阻挡,进抵阿纳姆大桥,面对火力凶猛、横冲直撞的德军装甲部队毫不畏惧,进攻也好,防守也好,无不身先士卒。战役的第4天。德军装甲师发动总攻之前,德军师长觉得双方力量实在是相差悬殊,相持毫无意义,便派人在阵前打白旗喊话招降,第2营已经弹尽粮绝,仍坚决不降,最后与德军白刃战后全军覆没。约翰.弗罗斯特受伤被俘,德军师长向他行军礼,并赠送巧克力给他,一方面是嘲讽英国空军无能,因为巧克力是英国飞机空投到德军阵地的英国货,一方面也是表示敬意。所以,我觉得,1977年,阿纳姆大桥这座“遥远的桥”被命名为约翰.弗罗斯特桥,名至实归。
 
  欧洲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给第1空降师师长乌奎特的信中说:“在这场战争中从没有任何一个单位在单一行动中能比你的师团在从9月17日至26日这九天的行动中更能如此激励我或让我钦佩”。
  
  2.抵抗侵略的精神值得纪念。阿纳姆战役中,平民死亡约500人,其中200人为荷兰抵抗运动人士。他们为盟军侦察敌情,提供情报,为伤员提供救治场所,有的还将自己的家作为英国伞兵的战斗堡垒,庇护被德军追击的英军官兵等。英军被围困在阿纳姆的欧斯特贝克村时,凯特.达荷斯一家将自家的大宅供第1空降师作为战地医院使用,凯特积极投入救治伤员的行动。英军突围后,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战后,凯特被誉为“二战最美的'天使’”,但她始终不承认自己是英雄,1980年凯特最终接受了英国颁发的大英帝国勋章。
 
  3.二战中最具戏剧性的战役值得纪念。市场花园行动的规模比诺曼底登陆大一倍,被称为“二战中最具戏剧性的战役”。虽然最终没有成功,虽然德国人取得了1944年西线战事中少有的一次重大战术胜利,但是此次行动结束后,德军前后多次组织重兵对奈梅亨实施反击,企图将这一战场突出部从盟军手里夺回来,以解除盟军对莱茵河西岸的威胁。由此可见,市场花园行动还是为盟军最终渡过莱茵河进攻德国本土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蒙哥马利本人在战后认为该行动是“完成了90%的目标”。
 
  4.人类史上最大的空降行动值得纪念。市场花园行动共出动运输机5500余架次、滑翔机2400余架次、担任空中支援的飞机7800余架次,共空降3.57万人(其中伞降2万余人)、火炮568门、汽车1927辆、物资5230吨,是人类史上最大的空降行动。但是,此战灰头土脸的结局说明了空降作战的局限性,此后,盟军在二战中再未进行过空降作战,空降兵从此退出了常规作战选项,专为特种作战的利器。
 
  5.对世界格局改变的意义值得注意。英国作为一个日暮西山的老牌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其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日渐削弱。1944年在欧洲战场上,英国蒙哥马利元帅与美国巴顿将军的竞争,某种程度上是英美竞争的缩影。蒙哥马利提出的市场花园行动,由英军主导,美军协助,如果成功,蒙哥马利有可能成为最早进入柏林的人,显然可以增强英国在战后欧洲乃至世界格局中的分量和话语权。惜乎,由于种种因素,英军不能拿下最后一英里,行动功败垂成,历史没有如果,英国地位从此被美国取代。
 
  最后再唠叨一下。在电影《遥远的桥》中,美军和英军,个性鲜明、突出,牛仔和绅士,侠义和谨慎,大陆和岛国,截然不同的特质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谨举一例。战役第4天,美军第82空降师的朱利安.库克少校率领突击队用皮艇强渡瓦尔河,以阵亡一半兵员的惨烈代价,登陆对岸(此战惨烈程度犹如诺曼底登陆中的奥马哈海滩登陆,故被称为“小奥马哈”),终于攻占瓦尔河大桥,打通了英军30军前去阿纳姆的通道。可是,英军坦克过了大桥后却停了下来,官兵还在路边喝茶。库克少校大怒,遂与英军坦克指挥官交涉一番。

库克: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不走了,你们这帮家伙怎么啦?被困在阿纳姆的是英国部队,他们损失惨重,你们不能停下来。

英军:我很抱歉,我们奉命停下。
库克:我们拼了老命,才打到这儿,我的一半部下都死了,而你们却停在这儿,还,还喝茶?!
英军:我们处境不同,我们不能把坦克开上去,否则就成了德国人的活靶子。我们的步兵还在奈梅亨战斗,等他们来了,我们才能走。
库克:我的上帝,你们必须按本本做吗?
英军:我们接到命令,就是等候步兵,对不起,只能这样。
  库克少校没有说的是美军强渡瓦尔河本来应该在夜间进行,就是为了抢时间救援阿纳姆,才提前在中午进行,白昼强渡多死了多少美国兵啊,为的还是去救英国人。可是英国自己的坦克部队却为了安全而停滞不前。我想,如果当年第30军的先头部队如同英军约翰.弗罗斯特中校、美军朱利安.库克少校那样奋不顾身,也许就不会有最后一英里的“咫尺天涯”,二战历史就要改写了。当然,历史没有也许,笔者说的真乃蛇足也。
 
阿纳姆:一座桥让历史永远铭记一座城

荷兰第二大城市阿纳姆鸟瞰 ▲

莱茵河南岸的阿纳姆新城 ▲

莱茵河北岸的阿纳姆老城 ▲

今日之阿纳姆大桥-约翰.弗罗斯特桥。阿纳姆战役后,1944年10月为防止德军利用该桥,美国空军将其炸毁。1948年,荷兰人在原址按原样重建了该桥,大桥的北入口依然保持着二战时的沧桑风貌 ▲

在莱茵河北岸、阿纳姆大桥东侧留影 ▲

今日之阿纳姆大桥-约翰.弗罗斯特桥 ▲

今日之阿纳姆的欧斯特贝克村(阿纳姆战役时英军第1空降师师部驻地,也是被包围、最终突围之地)▲

今日之欧斯特贝克村 ▲

今日之欧斯特贝克村 ▲

2019年9月17-26日,阿纳姆战役75周年纪念,阿纳姆城内到处悬挂着纪念阿纳姆战役的横幅“AIRBORNE ARNHEM”(空降阿纳姆)▲

阿纳姆老城的大街小巷都悬挂着“AIRBORNE ARNHEM”横幅 ▲

阿纳姆战役75周年纪念,天空不断有二战时军用飞机列队飞过 ▲

阿纳姆战役75周年纪念,由英国老兵协会轮值主持 

阿纳姆小学生与英国老兵合影 ▲

我们与英国老兵合影留念 ▲

位于莱茵河北岸、大桥北堍的阿纳姆战役纪念馆“AIRBORNE AT THE BRIDGE”(桥上空降)▲

莱茵河北岸草坪上的纪念石,纪念阿纳姆战役中牺牲的抵抗运动人士和市民 ▲

欧斯特贝克村的盟军空降兵公墓 ▲

阿纳姆的盟军墓地 ▲

阿纳姆战役:空前绝后的空降兵作战

1944/9/17,市场行动开始,阿纳姆上空盟军飞机遮天蔽日 ▲

人类史上最大的空降作战,盟军伞兵如天女散花,震天撼地 ▲

盟军伞兵空降后向阿纳姆大桥前进 ▲

英军第1空降师1旅2营营长约翰.弗罗斯特中校(电影《遥远的桥》剧照,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上图右)▲

阿纳姆战役第二天傍晚,英军第2营击退德国党卫军装甲师的进攻,战场硝烟弥漫,如人间炼狱(阿纳姆战役纪念馆内陈列的图片)▲

阿纳姆大桥争夺战▲

阿纳姆大桥争夺战,英军伞兵坚守大桥北端 ▲

阿纳姆战役第4天,英军第1空降师在欧斯特贝克村转入防御 ▲

德军装甲部队攻入欧斯特贝克村,英军力战困守 ▲
把自家住宅给英军做战地医院,并积极救治英军伤兵的“二战最美天使”凯特(上图左) 

凯特家的住宅,用作第1空降师战地医院凯特达荷斯大宅 


“二战最美天使”凯特照顾过的英军伤兵 ▲


附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