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文化 | 何以呈祥,唯有焚香......

 我心永恒306 2021-09-13

香,因其舒神养颜,日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芬芳的气息,渗透至心灵深处,令人身心宁和,抛却了烦恼和压力。

“香”与“祥”相近,人们通过香气和烟雾可以把自己的夙愿传达给天地鬼神,所以心怀敬畏,燃香祭拜就成了人们对神灵最高礼遇。

香熏在中国自古有之,大约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秦汉以前使用兰惠一类的香草;汉武帝时代,香料传入中原。

古人为了驱逐蚊虫,清新空气,将带有特殊气味的植物放在熏炉中,这就是最初的焚香。

六朝及唐代时,上层社会熏衣、熏被褥已成习俗。不仅女人的衣裙要熏香,士大夫的衣袍也要过这么一道手续。唐朝皇帝每年腊日都会赏赐大臣美容化妆品,有时也要赏衣香。

白居易的《早夏晓兴赠梦得》有云:“开箱衣带隔年香”说的便是隔年的衣香芬漫出箱外。

宋代丁谓的《天香传》是中国香文化的起源,书中讲到香除了“奉神明”还有“可以达蠲洁”的作用。唐宋时期,从草香到树脂香的进入,香料也变得丰富。

合香成为主流,由多种中药材按照一定比例配比而成合香,在燃烧后,各种药材会随着香气进入人体,从而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效果。

如《神农本草经疏》中的“口鼻得芬芳清阳之气,则可除恶气,安脾胃。”又或者《苏合香疏》中又说:

“凡香气皆能辟邪恶,其走窍逐邪,通神明,杀鬼精,除魇梦,去温疟虫毒,亦能开郁。”

这都是古人以香养身的最佳例证。《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缕清香,可以使人身心平静,性格恬淡,逐渐摆脱一些或有可无的负担和累赘,使人心无杂念,不受外界侵扰,提神醒脑,除烦去燥,除秽除昏,从而达到沉静、空净、灵动的境界。

从唐末开始,人们就在香的应用中增加了一项“修心性”属性,这种情韵始终是明清人士力求保持的一种雅尚。

宋代的这种“修心性”的用香方法是后代一直追寻的一种境界。黄庭坚、苏东坡、丁谓、范成大等这些宋代的士大夫,把“修心性”的香文化打造成一种风潮,合香、填词、作诗,风雅至极,并后世明清影响深远。

从祭祀到日常生活,到养生保健,再到修身养性,焚香,与插花、饮茶、弈棋等源于中国的生活艺术,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富诗情画意的篇章。

焚香是最奇怪的

不论何时

只要看到一柱香

心灵就有了安定的力量

相信那香不只是一缕烟

而是在遥远的地方

有一个神借着那一缕烟

聆听了我们的声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