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而不争心自安

 nizijun 2021-09-14



    作者:陈启银 

   心安是一种境界,心静是一种能力。能力难得,境界难修,但也不是完全不可为。

  苏轼一生命途多舛,却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活得乐观洒脱。他这颗心,到底安于何处?乐在哪里?要我说,安于为而不争,乐在心善心宽。他被贬偏远之地,也不怨天尤人,而是为当地人做实事,并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我觉得,人生在世,只要不涉及原则、底线,就不要和他人争得失,以得到自己实力以外的东西。淡泊名利,会快乐许多。

  大千世界,熙熙攘攘,争或不争,都是自己的选择。争,既要念着自己,也要念着别人,必然掺杂许多不必要的情绪,心就安不下来。不争,如果是彻底不作为,那么心安就没有了支柱,即便暂时心安,也无法长久。那么,该怎样“不争”呢?

  古人说“为而不争”,意指处世之道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凡事可为,而不去争。我的理解就是不管别人是否要和你争,把你当对手,你自己都先放下,不把别人当对手,而是沉浸、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按照做人做事的内在规律去办,不求谁来认可,但求尽心尽力。在放下内心纷扰、屏蔽外界负面影响、保持内心平静的同时,要把应该做的事做好,成功了高兴一下,不成功也不要太沮丧,相信自己,相信坚持,这样心就安稳许多。

  所以,“不争”不是“躺平”放任,而是指为而不争,自己要有作为。如果把不争视作随波逐流或放弃,做事的标准降了,干劲减了,精气神没了,甚至把不争作为偷懒和放纵的理由,都是对不争的错误理解。不争,是不刻意地跟别人争,但不是不跟自己比。杨绛先生曾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颇有同感。对别人的争,我们要不在乎,做人做事保持非功利心,但要有内在的价值追求,要有自我认定,具备应有的基础和实力。与其与他人争,搅得心烦气躁,不如做好自己,不断进步。

  如果不想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不必要的争斗上,只想安心专注做好自己的工作,那么不妨下决心远离一些热闹的消遣,保持一些对应酬的疏离,让自己拥有更多独处的时间,提升自己,心会获得安定和自在,读书、学习、工作、生活会更舒心和踏实,效率会更高,幸福指数自然也会上升。

  不争心自安,心安路更宽。为而不争还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把盯住自己的对手减少,把真心投入和帮助自己的朋友和伙伴留下来。静下心来,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实事。

  在喧嚣里,为而不争尤为难得,是宽容处世的姿态,是良好修养和人生智慧。努力是为了超越过去的自己,只要真正去“战胜自己”,尽全力努力过,即使没有成功,也没有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