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姚伟 原名: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available nutrients, and yield under different straw returning methods 译名: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养分及产量 期刊: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20年影响因子:5.374 在线发表时间:2021.8.20 通讯作者:秦晓梁教授 xiaoliangqin2006@163.com 第一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文章亮点 秸秆覆盖(SM)和秸秆掩埋(SB)可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 SB比SM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钾; SM比SB更有利于增加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 SM在干旱地区的表现优于SB; 在年平均降水量>800 mm的情况下,SB的表现优于SM。 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有机质、生物活性和养分有效性的重要措施。秸秆覆盖和秸秆掩埋是秸秆还田的两种方法,然而很少有研究来比较它们的优点和局限性。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420篇文献,6820个数据对进行秸秆还田的meta分析,评价了秸秆覆盖和秸秆掩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秸秆掩埋显著提高了土壤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平均效应大小分别为0.126、0.095、0.056、0.053、0.118、0.117、0.138,而秸秆覆盖平均效应大小分别为0.114、0.079、0.082、0.125、0.152、0.150。秸秆掩埋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钾含量,而秸秆覆盖则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速效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在年平均降水量(MAP)<400 mm的地区,秸秆覆盖增加的土壤养分含量高于秸秆掩埋,而在MAP>800mm的地区,秸秆覆盖增加的土壤养分含量则相反。 秸秆覆盖和秸秆掩埋均能提高作物产量,平均效应大小分别为0.100和0.101。秸秆掩埋与产量、SOC、SAP、SAK的效应大小呈正相关,而秸秆覆盖的效应大小与其关系不显著。 本研究表明长期秸秆掩埋和秸秆覆盖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SOC和STN。秸秆覆盖和掩埋对土壤肥力和产量的好处和局限性在不同的农艺管理、环境和土壤因素下是不同的。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article/pii/S0167198721002440 ![]() ![]() 农田健康、生态安全 作物高产、资源高效 加入微信群,获取文章PDF
|
|
来自: 昵称37581541 > 《秸秆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