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劝你不要轻易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而是发现孩子的心流

 zxm2829 2021-09-14

如果说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是一种防御,而发现孩子的心流,对孩子来说其实是淋漓尽致的表达。

作者:李倩cheer,本文来源:公众号“心理倩分析”(ID:cheerli)。如果您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一、

去年夏天暑假,我家孩子们很喜欢去游泳馆玩水,并且工作日的时候玩的人很少,所以我们一般选择工作日去。

偌大的游泳馆经常只有我们几个人,孩子们因为只是玩耍,各种花式,比如在水里开小火车,比如在水里溅水花比赛,经常嬉笑声会响彻整个游泳馆,不小心就一天过去了。

有一段时间游泳池会出现和我家嬉笑相反的情景,妹妹幼儿园同学也来到游泳馆,她是来学游泳的,爸爸妈妈上班,是奶奶带过来的。因为奶奶经常在上学放学的时候遇到,所以我们算是相熟,既然遇到了自然就会多说几句。

有次奶奶和我抱怨:“自己的孙女真难带,妈妈想让她学习游泳,锻炼锻炼意志力,结果小孩子一点都不配合,动不动就去喝水,或者上厕所。”

我顺势答了话:“哦哦,是的,不容易啊”

很多话我都克制了没有说,我们女儿来游泳馆是来享受的,在水里很自在,而她同学却是带着他人的目的来的,来游泳馆肯定不配合,而大人为了自己的目的——培养有意志力的孩子。孩子的内心想法其实是大人不关心的。

而我看到这样的情境,我有些难受,当面不能说,其实想说的是:

“这么小的孩子,与其说是在锻炼意志力,不如说是消耗孩子的生命力。”

二、

什么是意志力?

意志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

意志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

以上文字,我们看到,意志力是要自觉的,如果不是自觉的,那根本就不是意志力。那是被迫的,被迫意味着是压抑和否定自我,而压抑和自我否定会消化孩子很多的能量。

意志力也是一种能量,如果随意利用的话,会被消耗完。当父母借用为孩子的名义消耗孩子的能量时候,孩子就没有机会去使用自己的能量。

并且自己的能量被他人使用的时候,这里有个能量抢夺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很消耗能量。

所以当一个孩子被父母强行的锻炼意志力的时候,他的能量消耗非常的大,一方面要参与能量的抢夺,一方面要压抑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他还哪有机会发展自己啊?

当我说一个孩子不要刻意的去培养意志力的时候,估计很多人都会跳出来和我理论。

怎么可以没有意志力呢?是的,一个人成功需要很长时间的累积,需要越过困难和障碍,那么又如何去看你培养的是意志力还是对孩子的损耗呢?

三、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的区分,你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是孩子的防御还是表达。

什么是防御?

心理防御机制:防御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的功能。

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的防御。

什么是防御?

心理防御机制:防御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的功能。

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的防御。

防御主要是为了防卫痛苦或者焦虑的体验,通过这个防御可以缓解痛苦和焦虑。同时如果经常用这样的防御的话,会消耗很多的能量,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的能量用在防御外界的痛苦和焦虑,以至于没有办法发展自己了。

我们来举个例子:

在电影《狗十三》的最后,弟弟一直重复,我还不会滑,你能不能拉着我。

其中不断交叉着李玩的眼神,其实李玩也是这样,想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我还没有长大,你们能不能一步一步来,慢慢教我、带我长大?”

而李玩得到的回应也和弟弟的滑冰教练一样,打着为他好的旗帜,不断甩开弟弟的手,让他一次又一次跌倒,陷入巨大的无助。

很多父母看到这样的场景会和教练一样,这是锻炼孩子意志力的时候,打着让孩子多受挫折的旗子,不断的消耗孩子的能量。

孩子会坚持吗?大概率是会坚持的,因为如果不坚持,后面还会有很恐怖的事情发生,就是父母的恐吓:

“你如果不好好坚持,我们就不要你了……”

“你这样都坚持不了,还是一个男子汉吗?”

而对一个孩子来说,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父母的抛弃:

“如果我不能坚持,我就会被父母抛弃”

“如果我不能像男子汉一样勇敢,我就会被父母抛弃”

孩子会坚持吗?大概率是会坚持的,因为如果不坚持,后面还会有很恐怖的事情发生,就是父母的恐吓:

“你如果不好好坚持,我们就不要你了……”

“你这样都坚持不了,还是一个男子汉吗?”

而对一个孩子来说,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父母的抛弃:

“如果我不能坚持,我就会被父母抛弃”

“如果我不能像男子汉一样勇敢,我就会被父母抛弃”

在这里与其说是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不如说是为了防御被父母抛弃,防御被抛弃后有可能的生命危险。

很多人都说:“谁不是吓大的。”是的,在中国成长的孩子谁不是吓大的,父母懂不懂就用恐吓来威胁孩子。很多人的成功背后的逻辑——“如果我不努力坚持,不成功,我就会被抛弃”,所以很多人即使取得世俗的成功依然不幸福。

四、

那么有人会问,那到底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呢?

我想这个问题可以换个方向,如何找到孩子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并坚持呢?

对,首先,这个地方是孩子感兴趣的,就是精神分析里面力比多投注的方向,攻击力释放的方向。这个就是心流。

心流(英语:Mental flow)在心理学中是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在此状态时,不愿被打扰,也称抗拒中断。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如果说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是一种防御,而发现孩子的心流,对孩子来说其实是淋漓尽致的表达。

每个孩子的心流不同,有的孩子是学业,有的孩子是探险,有的孩子是打电子游戏,有的孩子是下棋……

其实心流也就是我们说的顺势而为,作为父母的不是扭着孩子去不切实际的培养意志力,消耗孩子的能量,而是顺着孩子的兴趣,让他顺着心流去发展自己,大家都高兴,不费时不费力。

父母如何发现孩子的心流?

父母需要放下自己的执念,让孩子做自己,给孩子自由玩耍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不断的尝试和创造各种机会,慢慢的,孩子会有自己的心流出来。

就像我开头的小女儿的同学,孩子喜欢水是天性,在水里玩耍是愉悦的,符合心流的,但是6岁的孩子为了锻炼意志力学游泳,就是让孩子增加对水的恐惧,而这个恐惧是为了防御父母亲的不接纳或者是抛弃。

父母这个时候,其实是没有能力看到孩子的心流的,被外在的社会化要求所覆盖了,所以孩子忙于应付父母给予的外在的东西,也没有机会去寻找符合自己心流的兴趣爱好。

这并不容易,允许孩子放弃,放弃原来的爱好,不断的尝试新的心流。

很短的话语,父母做自己,孩子也做自己,心流自然就来了。其实这个做自己,估计需要漫长的时间,但请相信是值得的!

作者,李倩cheer, 心理咨询师,擅长亲子,婚姻困境,财富困境。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心理倩分析(ID:cheerli),已获授权。

意犹未尽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