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量用药体会

 陈梦邯 2021-09-14

      1、土茯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国医大师朱良春常常重用土茯苓至60~120g,多获良效。
     2、怀牛膝:患腰肌劳损,腰痛常作,时感牵强不适,俯仰维艰。虽时常服药扎针,而终乏效机。及至中年,病渐加重,不仅影响工作,即生活起居亦受限制,颇以为苦。
家中备药,淮牛膝一包,重约半斤许,倾入锅内,加水煎熬后,于晚间连饮四大碗,随即就寝。睡中渐觉腰部重着,疼痛阵阵加剧,直至剧痛难忍。
因而内心极感惶恐而不知所措,但事已至此,不得已只能咬牙隐忍,听天由命。痛极则人倦,倦极则熟寐。及至酣睡初醒,天已大明,不但疼痛全消,且腰间倍觉轻松舒适。
      3、夜交藤:催眠作用尤佳。盖阳入阴则寐,夜交藤入心肝二经血分,功擅引阳入阴,养血安神,故用于血虚所致失眠者,最为合适。祝谌予先生那里学的。祝老说:“多梦加白薇。
用得好,起效快?这里一个诀窍就是大量!少则30g,大则150g。否则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我临床起步都在50g,用在对证方中无有不收到速效。
       4、重用茯苓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徐某,女,34岁。2007年2月4日初诊。因月经不调15年就诊。患者15岁以后出现闭经,间断口服黄体酮维持月经周期。2003年月经量突然增多3倍,并有大量血块,最大者似鸡蛋大小,患者未予重视。2007年初上症再次发作,经血量大且淋漓不止,终行清宫术方止血,之后规律口服避孕药以维持月经周期。B超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刻下症见:乏力,困倦,气短,余无明显不适,舌淡,苔薄白,脉细弱。2006年12月查胰岛功能:Ins 0h 341.4pmol/L,1h  1246.9pmol/L,2h 2050.1pmol/L;C-P 0h 1.02nmol/L,1h 2nmol/L,2h  3.69nmol/L。身高160cm,体重68kg,BMI=26.6kg/m2。
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诊断:癥积
辨证:痰瘀阻滞,癥瘕结聚
治法:活血祛瘀消癥
处方:桂枝茯苓丸加减
茯苓90g,川桂枝15g,桃仁12g,白芍30g,莪术30g,鸡血藤30g,丹参30g,黄连30g,黄芩30g,干姜6g,生山楂30g,红曲15g。
     5、玉竹:(1)重剂效验: 陈枢燮教授是四川名医,认为玉竹不仅生津润肺,还可明目养心治虚烦,常用涵光明目汤治疗中老年视物昏花和不清(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眼底黄斑部病变等)、头昏、腰膝酸软等。药用玉竹、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百合、熟地、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龟板、腊梅花、谷精草、密蒙花、草决明、夏枯草。方中玉竹用量为12~50g。(《方药传真》)
     (2)李世珍医生重用玉竹500g,每日1剂,水煎分多次服完,治疗阴虚型高血压病,效果良好。(《一味中药祛顽疾》)
     (3)陈士铎先生曾用生血起废汤治疗血虚中风证,药用熟地、山萸肉、玉竹、当归、茯苓、白芥子,方中玉竹用量为2两。(《辨证奇闻》)
     (4)黄和医师临床大剂量应用玉竹主在降低“三高征”,即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切证配伍,疗效颇佳。用量为60~150g。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玉竹具有降血糖、降血脂、调节血压(大剂量降血压)作用,临床常见此三高于一身者,用玉竹实一举而三得也,以其性缓,宜大剂久服。
对中寒痰湿者适当减少用量,并配健脾化湿之品。
     6,当归味甘、辛,性温,活血止痛,可重用当归治疗下肢静脉血栓
用于各种瘀滞作痛之症。但重用至60g,你敢吗?
重用当归治疗下肢静脉血栓
当归:味甘、辛、微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记载当归“主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本草纲目》记载当归“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
,病案举例:患者白某,女,46岁。患下肢静脉栓塞,腿肿按之凹陷不起,颜面也时有浮肿,下肢沉胀,舌少苔、脉律不整。为“静脉为络,动脉为脉”,此人宜活血通络,方药如下:
当归60g,鸡血藤30g,黄柏15g,苍术12g,生意苡仁30g,牛膝10g,紫花地丁30g,皂角刺30g,丝瓜络10g,红花9g。
观其方重用当归60g(患者为北方人,用药量较南方人可大)为取效的要药之一。当归味甘、辛,性温,活血止痛,可用于经络不通及各种瘀滞作痛之症,配以鸡血藤行血而舒筋活络、皂角刺活血而兼消肿托毒之功,其辛散温通,性较锐利,《本草经疏》谓其锐利能直达病所,为治痈疽、疔肿未溃之药。
患者病在下肢,中医学认为下焦湿邪壅阻故见腿肿,闭久化热,则患肢皮肤为暗红色,局部皮温高于对侧,故以清利下焦湿热之四妙散(黄柏、苍术、牛膝、生薏苡仁)配合活血药使湿祛瘀除。丝瓜络为通利经络之要药,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炎散结。
经过治疗,此患者疗效满意,下肢浮肿大减。重用当归活血通络,用量达60g之多,患者无任何不适,由此见识了用药之魄力,可谓“艺高人胆大”。当归性温,现为天气渐热之季,用药量大恐其温热之性乎?“有病来挡,药中病所。”“当归性润能滑肠通便,大量用时患者大便稀泻之事多吗?”只要认准证,便可放心大胆用药。
      7,葛根:(1)朱良春教授常以重剂葛根治疗顽固性泄泻、颈椎病和消渴,常用30~45g。
朱教授认为:
      ①葛根善升清降浊,对顽固久泻者,必重用葛根;
      ②葛根解痉通脉,善治项强,和解肌肉痉挛效佳,对颈椎增生者除辨证用药外,必重用葛根;
     ③葛根能升举阳气,生津止渴,为治消渴之要药。(《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按语:《本草纲目》、《本经逢原》等言葛根“生津止渴”,而《本草害利》及《重庆堂随笔》等却谓葛根之“生津止渴”,其“生”乃“升”字笔误。
黄和医师认为,葛根之“止渴”,恰在既“生津”,且又“升津”也。盖葛根甘凉濡润,清胃益脾,所以生津也;葛根又禀其辛甘之性,鼓舞阳明、太阴之清阳之气上行,故能升津也。
      (2)刘绍武教授治疗心肌炎时,在辨证方剂中常重用葛根30~60g以解肌祛毒。(《名中医治病绝招》)
      (3)张云鹏教授习以自制方降压饮(黑芝麻、黄芩、夏枯草、天麻、葛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I、II级,方中葛根用量为30~60g。(《方药传真》)
按语:葛根既轻扬升散,又能开郁以通降气血。
《本草新编》曰:“盖葛根轻浮,少用则浮而外散,多用则沉而内降矣。”
     (4)岳景林教授认为,葛根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在治疗缺血性卒中、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时必用,用量为25~50g,疗效显著。(《方药传真》
     (5)赵冠英教授认为,凡血管阻力增加,组织缺氧时当用葛根。颈项强痛时,必用该药,用量为15~60g。(《方药传真》)
     (6)王瑞海主任医师习用葛根二藤汤(葛根、鸡血藤、钩藤)加减治疗颈椎病,总有效率97.5%。方中葛根用量为30~60g。[山东中医杂志,1991,(1):18]
      (7)刘兴旺医生以清热除湿、疏经通络为主旨,自拟大葛根汤,
药用葛根、桂枝、白芍、炙甘草、薏苡仁、忍冬藤、连翘、黄柏、石膏,方中重用葛根100g。[山西中医,1992,8(6):17]
     (8)顾仲明医生曾以大剂葛根汤治疗局限性硬皮病,药用葛根、桂枝、麻黄、生姜、白芍、甘草、大枣,方中葛根用量为30~60g。
顾医生认为重用葛根解肌除痹润肤,配伍桂枝温运肌肤气血,麻黄引药达表,且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葛根、桂枝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之作用,本方不失为治疗局限性硬皮病之效药。[浙江中医杂志,1997,(4):176]
     (9)黄和医师常在辨证方中配伍葛根治疗颈椎病、颈肩综合征、颈性眩晕、肌痛症、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用量30~120g。
黄医师认为葛根甘凉入脾,功擅理肌肉之邪,解肌止痉,缓解肌痛,更能升发阳气,开窍生津,扩张心脑血管而改善心肌及脑血液循环,通塞定眩。但剂量小则效不著,宜在适当配伍下重剂应用。
曾有报道,用葛根60~150g,川芎30~120g,钩藤60~120g,专治颈性眩晕。
葛根,辛、甘,凉,归脾、胃经,散之剂也,其气轻味薄,轻扬宣发,善升善散,善通善降的四大作用。
       一、散,指散风热,散表邪,散胃中郁火,解肌退热,透疹宣斑;
       二、 升,指鼓胃气上行而生津止渴,升阳明、太阴清气而止泻,升清阳之气而荣脑止晕、止头痛,引诸药上行;
     三、通,指通经络,通血脉,通气血,通脑窍、心窍、鼻窍,通滞行瘀;
     四、降,指清降胃之郁火浊气,推降大肠秽浊,使上郁之气血得以宣疏而降行。
葛根解肌发表,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且又能以其甘凉之性,润柔筋肉经脉,解痉止痛,亦以疏活经络,通利气血之功见长。
主治风寒或风热外感,温病初起,斑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呕热痢,牙齿疼痛,大头瘟毒,高热抽搐,大便不通,脾虚泄泻,酒疸等。
阴虚火旺或下虚上盛者慎用,否则易致火逆上冲,头晕耳鸣;胃寒者慎用,表虚多汗者忌用。
现代药理研究:葛根具有扩张冠脉、改善心肌及脑血液循环、改善外周循环、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调节胃肠运动、解痉、解热、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抗变态反应、抗氧化、抗癌、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等作用。
重剂效验中所举9例,分别从脏腑(心、脾、胃肠、脑)、肌表、经络、血管、骨关节等多方面辨证应用葛根,最小用量15g,最大用量120g,可见重剂葛根可用治心脑血管病、心肌炎、高血压、硬皮病、泄泻、消渴、疼痛等病证。
不良反应:葛根的毒性很小,不同品种的葛根其毒性各不相同。周云鹏比较了几个品种葛根的LD50,云南葛的毒性最大,峨嵋葛和野葛次之,粉葛毒性最小。[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0):619~62
      8,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蒌或双边栝蒌的干燥根,主产于山东、河南、安徽、四川等省,以河南安阳一带所产者质量较好。
(1)赵开元主任医师在辨证方中重用天花粉50g,治疗老年性糖尿病,有效率88.4%。[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11):693]
(2)尹达恭医生常用天花粉、玉竹、山药、山茱萸、麦冬、天冬、黄芪、生地、高丽参、泽泻,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服,治疗糖尿病,获良好疗效。方中天花粉用量为60~120g。(《河北省中医中药展览会医药集锦》)
(3)胡翘武教授是著名中医临床专家,认为清养胃阴,滋沃燥土,健运中洲,为治疗糖尿病之一大法。
常用玉女煎加减,药用玄参、生地、天花粉、生石膏、鲜白茅根、瓜蒌仁,随证加减,方中天花粉用量为60g。(《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消渴卷》)
按语:《神农本草经》谓天花粉“主消渴”,《丹溪心法·卷三·消渴》言:“天花粉,消渴神药也”,可见天花粉治疗消渴之卓效,但须大剂应用,否则药不及病,徒劳无功。
现代药理研究,天花粉所含之TrichosanA、B、C、D、E可使血糖降低,其中以成分A作用最为突出。[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9(7):418]
(4)尤在泾先生治疗消渴、口苦、舌干,药用麦冬、花粉、乌梅、小麦、白茅根、竹茹,方中花粉用量为3两。(《金匮翼》)、                                   (5)张书林医生治疗子宫肌瘤,常在方中配伍重剂天花粉100g以散结消肿解毒,总有效率93.8%。[江苏中医,1991,12(5): 2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