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村故事】 白墨秀才 娄大钊

 文化宁海 2021-09-14

作者:娄宗恕  娄道远

木匠大师 金家岙

清朝光绪年间,宁海有个著名的木匠大师,因技艺超群,受到官府的红缨官顶赏赐,成为名扬县邑、艺传乡里的红顶匠师,人称白墨秀才,他就是黄坛金家岙的娄大钊。

娄大钊出身木匠世家。其祖先曾是朝廷重臣,因官场争斗遭贬,家道沦落,子孙四处流迁,最后隐居在黄坛金家岙的深山野岭中开基创业。祖辈历经垦荒种地、卖柴烧炭及至伐木取材,举斧拉锯,世代传承。大钊就在这一片解板凿木声的木匠村中出生,在堆满桌椅板凳的作坊家里成长,他秉性敏悟,素性勤快,从小看惯了父亲和祖父各有一手能巧的木工手艺,学会帮大人拉斗线量角尺。

七八岁时就跟着到父亲领头承揽造屋的工地上当“见习学徒”,留意着这房的用料取材,琢磨着梁柱、桁、椽构件的搭配作用,一个有心眼的孩子看多了自然就心知肚明,一次爷爷问他,普通三间屋有多少拼料,他毫不迟疑地答出,要用12根柱子、15根桁条、360根椽头,爷爷睁大眼睛,不敢相信面前站着的竟是一个不足四尺高的孩子。

十岁那年,他闹着要随父亲去远地一家大房搞房地测量,在帮父亲拉线插杆时,把“排竹”、“照篾”上标着的横线、直线、勾勾、叉叉等符号翻着看了又看,然后好像工匠师模样凝神沉思起来。父亲见他一副发呆的样子,就不经意地推醒他说:你小孩子家能想出什么来。不料他立即回神,指着基地满有把握地对答说:"这里要建的是一幢五间两弄两层楼堂屋。“并按"排竹"上刻的标号推算出各种柱梁桁条的尺寸和数量。父亲不得不被儿子惊人的天赋和灵性所折服。从此放手让其舞斧弄凿,牵锯推刨,还秘授给他"鲁班天书"。

十八岁的娄大钊已学成了全能的木匠,不但有"挥斧成形”"穿凿透心”"飞锯断木”"拖刨水准”等工艺绝活,且能独手放排、出篾、兜梁、串柱,连配料工期,就是掌门工匠一时都难以应付的总揽设计,他都易如反掌,得手应心,成了能干的青年掌木师。由于父子技艺名传遐迩,不时有各地庙宇大堂等巨型工程邀其施工。而领班操作的把头里手,都由大钊担当。号称三百把斧头的金家岙木匠村,名师辈出,可没有一个不服他的。

光绪十二年(1886)春光明媚之时,宁海县令秦簧重修孔庙,特邀全县木匠高手设计竞标,几十名资深艺高的老匠师云集县衙,察看了西山岭上波浪起伏的龙灯墙内的孔庙,居于三门两庑之内的主殿大成殿,环抱在祠堂署阁之中,是一座气势不凡的宫殿式建筑,但却已老朽侵蚀,显得摇摇欲坠。

十几位老匠师一一汇报了修理复旧的方案,唯有站在县太爷座前的年轻师傅娄大钊却否定了重修主张,头头是道地说出了殿宇年久失修,木质腐变,修补不能牢固,独特提出了必须重建的相关举措。县太爷听后,暗自点头,但打量着这个年轻人,似乎还不放心,于是当场考问。"工期几年?"”一年半,半年备料加工,串柱併架,半年结构配套,半年雕梁画栋、彩绘图文。"娄大钊肯定地回答。"师傅何来?""小人领班,百把名斧。""何时上梁,何时竣工?""今年中秋上梁,明年中秋交付。"县令心里十分钦佩这位年轻人的胆识,就将说的一一记录在案,最后告诫说,届时定当亲临检验。并由録事将笔录念了一遍,叫大钊按了指印。大钊欣喜地走出县堂。

可是这一年半内要造出规模宏伟的殿堂,谈何容易。这时县里又从宁波选来一班木匠,来做劈作。是监督还是竞技?这不是在增加管理难度,树立竞争对手?大钊心里十分沉重,但仍按部就班地回乡组织木匠高手,进山采伐木料。从西溪采购的木材,顺大溪流放到水车村时不幸被人截盗,这一巨大的经济损失,害得他差点倾家荡产,但他又立即打起精神到里岙去判山买料。

大成殿工程上马,两班工匠按照娄大钊总揽设计,各自拉开了战场。一开始他就发现宁波班十人匠的斧凿榔头等工具的红木柄过于精细,经不起敲击,就特地派人办来剪漆木柄,支援他们。他身先工友,亲临斧光凿影的第一线,使出了木工绝活。

一次,工场来了一个油头粉面的女人,经常拉扯一些年轻木匠,影响大伙干活情绪,不由气上心头,就抡起一斧,削出一爿木杮,正好比一巴掌打中了她的面,那女人捂着绯红的脸蛋,恨恨地离去了,原来她就是县官的小妾。次日,县官派人拎来一刀肉,悬挂在柱上,说是谁能斧劈木杮打中,这刀肉就赏给谁。大钊虽说在工作上精细过人,但在防人护己方面,压根儿没长小心眼,他未加思索,抬手削出一片木杮,打中了猪肉,结果肉是被大家吃了,而他却被传去县堂受罚。

宁波班木工领头自认为高明,不屑与宁海木匠协作,对娄大钊大成殿总体设计的排竹尺码,不甚介意,以致在施工中将两只四承柱锯短了一尺。事发后,又偷偷地与宁海班这边调包,同时又把调去那只故意截短,以求将错就错,混淆是非。

久历工场的娄大钊在监检工程质量中一眼看出了差错,这一尺非同小可,影响了孔庙主建规格,阻碍大成殿建造进程。事故的严重性,顿时使他惊得发呆,在追查事故责任时,宁海班司柱主官背来一张一刮到顶的承梁柱树皮,测量对质,原来刮树不断皮,也是娄大钊传授的木工绝活。在发觉树皮要比正柱长出一尺时,大家气忿难平,纷纷要向宁波班追究责任。宁波班木匠目睹此情,也是哑口无言,是追查责任还是先设法补救?娄大钊早已思度再三,胸有成竹。就劝阻大家平息了气忿,提出了朴沙罗连磉顶柱石加高一尺的补救方案。这一措施,不仅完美地补偿了缺陷,而且能使殿宇的四承柱更显别致壮观。

两班竞技的木匠,在技艺出众的大钊师傅顾全大局的影响下,从此同心同德,使大成殿主体工程如期完成,经县报请省府核准,择日良辰竖屋上梁。省督抚、府台老爷亲临主持宁海文庙大成殿上梁庆典,台州六县县令亦应邀光临。

在隆隆的礼炮声、鼓乐声和一派喜庆的气氛中,大成殿的一架架拼柱在绳索牵引中有序地拔地而起,凌空挺聚,最后披红挂彩的正梁,在省府县太爷们亲自拱扶的庄重礼仪下,徐徐地吊上了高空。这时大钊师傅已脚踏钉齿靴,腰挂斧凿,登上了顶峰,一手接过正梁头,只听嗵的一声,正梁榫头已与大梁卯头准确合拢。可是宁波班那边的正梁,却顶着猢狲头,无论横串竖放,斧敲凿透,总是合不进去,宁波工头不知所措,束手无策。良辰的时光在消逝,省府老爷们脸色阴沉,六县嘉宾的目光一齐投向秦县令,急得县令坐立不安,指着宁波工头高声指责。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大钊师傅奋然挺身。只见他足蹬钉靴,身捷若猿猴,沿着离地20余米高空悬梁轻巧飞身,从东头奔过西头,仔细检查了榫卯的准确误差,顺手从腰间取出铲凿,巧妙地拨弄一会,在悬梁顶上,抬起右腿,大喝一声“下”,一靴脚踹下去,搁着的正梁隼头与猢狲卯头,顿时合拢,东西两端顶梁呈一线水平。大家顿时转忧为喜,齐声喝采,省府县众位太爷无不称赞娄大钊的高超技艺与全局胸怀。

知县检验了落成的孔庙工程,只见五大间大成殿殿宇,高出四周,丹墀而上,歇山顶啣鳌坐潸,翘檐飞角,虹门魏阙,雕梁画栋,正中朴沙罗四承柱平添了殿堂的独特气魄,可谓是宏伟壮观,好算是宁海建筑史上旷世之作,不愧为县府学宫孔圣殿堂。

为了表彰技艺超群、胸怀若谷的功勋匠师娄大钊,浙江省总督抚批准给予"旌表嘉奖令",并赐给盖有省署印绶的红缨顶带,可以与儒秀平起平坐进出衙门。因为没有文化,人称白墨秀才。

东山村

金家岙东山《娄氏宗谱》记载:娄大钊,生咸丰三年,卒光绪十八年。其玄孙娄道川回忆说,他家曾珍藏有两顶红帽,其中一顶即是官赐红缨帽,还有一本鲁班天书。平时用红布包着,悬于栋梁之上。每年正月初一拜天地时,家人会郑重请出这些宝物置于供桌之上。娄道川今年70多,这个场景亲眼目睹过,直至破四旧时宝物尽毁。

金家岙故事回顾

一:【一村故事】“东观山八人塘惨案”纪实 

烈士娄道良事迹  见7月15日宁海报

二:【一村故事】逆水西流 金家岙   见7月22日宁海报

三:【一村故事】罗冠岭  果然灵

四:白墨秀才 娄大钊

照片:山水尤 濯清涟 青菜苗等

排版:聪丛

审核:浩海紫烟

聚集文化工作室出品

   第13期

栏目主持:聪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