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读《聊斋》之卷一 第八篇《咬鬼》阅读分享

 llljjgg 2021-09-14

《聊斋志异》一共494篇鬼狐故事,蒲松龄所写原著多用文言,词句晦涩,生僻字词汇集,今人阅读难度颇大。而一旦读懂,则回味无穷。现今白话译文版本虽多,却难觅全本故事集。

如今,予不才,试译文,借如今自媒体平台之蓬勃,与众位读书爱好者分享。

文章图片1

第一卷 第八篇《咬鬼》白话故事

文章图片2

有一位沈麟生讲的故事。他的一位朋友,是名老汉,这一年的夏天,有一天,自己在家中前厅午休的时候,迷迷糊糊地就看到一名女子,掀开门帘进到了他们家里。

那女子的装扮是白布缠头,身穿麻裙,披麻戴孝,像是家中有丧事的样子。女子进屋以后,就奔后厅去了。老汉以为这就是邻居家的妇女,来找自己家的内人,串门儿闲聊天来的。

文章图片3

但转念又一想,觉得很不对劲,这女子穿白戴孝的,家里必然是有丧事,这个时候,一般只有别人上门拜访她家的道理,没有说穿着丧服去别人家串门儿的道理啊!

老汉正自己躺在床上纳闷呢,那女子又从内厅出来了。老汉细一看,女子的模样不认识。大概三十来岁的样子,面色蜡黄,脸庞臃肿,紧皱着眉头,看表情有点瘆人。

文章图片4

那女子在他家屋子里来回走了两趟,看样子是想走又不走,很犹豫的样子。转头,就奔老汉的睡榻过来了。

老汉赶紧装睡,静观其变。结果这个女子,来到老汉床前,一提自己的衣服,上床来了。紧接着就压在了老汉的身上,老汉就觉得重有百钧。明清时期重量的计量单位,一钧等于三十斤,这百钧就好像是有三千斤的重量。

文章图片5

老汉自觉得自己心里明白,但手脚都动弹不得。想呼叫,也喊不出声来。女子用鼻子,像鸟喙一样的闻老汉的脸,从上到下,从额头眉毛,到颧骨到鼻子,再到两颊腮帮,都闻了一个遍。老汉就觉得从她鸟嘴一样的鼻子里喷出来的气,阴冷刺骨。

老汉吓坏了,这是怎么一回事,自己手脚都不能动,也叫不出声来。没办法,老汉一琢磨,干脆,我咬吧。老汉等着,等那女子再闻到老汉嘴边的时候,老汉猛一张嘴,就咬住了那女子的颧骨位置,感觉牙齿都咬进肉里了,肯定是咬破皮,咬出血了。

文章图片6

那女子一吃痛,就要起身,一边挣扎还一边啼哭。老汉更加了一分咬合的力度。就感觉有血从嘴里流出来,流到了自己枕头上。

两人正僵持不下的时候,就听见屋外,老汉的夫人有说话声。老汉赶紧再次呼叫说:“有鬼!”他这一喊,咬合的力度稍一放松,那女子马上挣脱开老汉的咬合,飘飘忽忽就消失了。

文章图片7

夫人听见老汉的叫声,赶忙进屋一看,啥也没有。于是就嘲笑老汉是做噩梦了。老汉说绝对是真的有鬼,枕头上还有血迹可以证明。于是老两口就看看枕头,枕头确实是湿哒哒的,但不是血迹,就好像是下雨,屋子漏水弄湿了床榻的样子。老汉凑近一闻,这枕头上一股超级难闻的腥臭味儿。

老汉当时就吐了,后来又过了几天,仍感觉自己嘴里还有臭味没干净。

读者读后感分享:

这篇《咬鬼》的故事,单从故事情节上看,就是老汉睡午觉,偶然遭遇了“鬼压床”的现象。我们现如今的科学证实,“鬼压床”学名叫“睡眠瘫痪症”。是一种人的睡眠神经方面的疾病。人们因为对其病发时的症状以及产生的幻觉的恐惧,而将其说成是“鬼压床”。

文章图片8

这篇《咬鬼》的故事,对比之前几篇故事,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就是作者将遭遇鬼压床现象的人,并把当时产生的幻觉,详细地描绘了出来。

由此证明,蒲松龄先生创作《聊斋志异》,写的虽然都是鬼狐玄幻的故事,但其中也有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某些现实情况的记叙。

文章图片9

上一篇作品《山魈》,和本篇故事《咬鬼》中,描绘的都是妖魔鬼怪闯人卧室的故事,两篇作品,都对鬼怪的相貌、动作,以及当事人当时的心理变化,进行了详细描述,而写作技巧方面,又与之前《尸变》《喷水》两篇死人诈尸的故事有所不同。

文章图片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