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卦掌之窍要

 武宗 2021-09-14

以武学打开世界

一、腰之秘诀

腰为全身之主要器官,亦为掌法、拳法出发之关键。故上下、前后、左右、反正之趋向,为其合宜也得力,皆以腰为主宰。而腰之窍要,即在于定,在于活。则欲其定,尤如鹌鹑奋斗,蹲腿而沉腰,以为发动之准备。力不求重,气不要浊,其状如猛虎下山,虽无声、无色,然而有气魄自雄之威。

腰之活有如游龙,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动,击其腹则首尾具动,其状有如鸢飞鱼跃,忽而在天,忽而在渊,出没隐现,使人不可捉摸,即或欲上而不能高,欲下而不能深之时,应于腰腿上,以求得机得势,至于前后,左右、反正之道,亦莫不如是。故进则沉腰以踏其足,使腰部之压力达到膝胯、足踝、足趾,全身之压力贯注于足部,然后轻撬大趾卧步而行,此即所谓“鹿伏鹤行”。

若遇转叠步,肘先动,足次动,再掰膝,再而拗膝,后再沉腰以随之。高则高随,低则低就,疾则疾动,徐则徐动,浑如不倒翁,随手起伏,·来源“武宗kungfu”公众号·是乃得之。

二、胸之秘诀

挺胸则后身无力,实胸则气道不舒,且两膀伸缩不能灵活。故此,必须空胸以与紧背相结合,实为吸胸之窍要。然,此犹为外部之关系;而其关于内部之气息者,因胸能涵虚,则气道舒畅,呼吸自能沉人丹田,返回命门,而通过夹脊、玉枕,源源不息。力则有攸往而无穷,气则有一发而莫遏,故其气乎之如潮涌,吸之如鲸吞之发力。以气运力不显力,而力自无穷,形如大海泛舟,飘飘荡荡,虽有千百万钧之重,也仿佛似一叶扁舟顺风而下之势。

物之空运转必灵,灵则圆转自如,进退如意。胸涵空背乃能圆紧,前肘曲垂,后肘叠掩,以成风蓬旋转之象。若遇使招变手之时,如胸涵空,则涵蓄有力,变化乃灵,更是为提气之方法和功夫。

三、背之秘诀

“背似无功却有功,不讲背形不能遏。圆如箕底方为紧,掌穿力自如反弓”,道出背之秘诀,紧背空胸为掌之根。盖胸不空,背不能紧;背不紧膀不得松;膀不松肘不得坠;肘不坠腕不得塌;腕不塌掌心不得虚;掌心不虚则掌根不固;掌根不圆则指不得舒。故凡一动势,须要头悬颈竖,紧背空胸、垂肩坠肘,扬掌塌腕,两掌虎口挣圆,动若牛舌,双脚前虚后实,行似流水,步若趟泥,精神专注·来源“武宗kungfu”公众号,气人丹田,支承八面,身如结绳,稳准后再求迅速,是学艺者追求之目的。

董先师之教人,虽一招一式皆要说明情理,反复叮咛,必使学者彻底明嘹而后止。说之不解,继以姿势说明之,可真谓阐述拳术之伟人,传授技勇之真谛者。浅尝斯道者无论矣,而深造者具有心得。精微,相续不堕,并使后之学者,不至烟波万顷,而叹迷津。

全 集


爱武术·就收藏@好功夫·勤研练


武宗武术《形意拳》全集电子资料
武宗武术《八卦掌》全集电子资料
武宗武术《太极拳大系》全集电子资料
@ 武宗首发《八极拳》电子资料(含视频)
武宗武术《中国武术大系》全集电子资料

武宗·首发古今《中国气功大系》全集资料

武宗·武医首发《中医大系Ⅰ·古籍部》电子资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