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兰山小水渠沟

 阳光行摄 2021-09-14

贺兰山小水渠沟

摄影/文字  阳光脚步

贺兰山南北长二百余公里

东西宽三四十公里
在这东西山脊两侧的鱼脊线上
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山峰与沟壑
远望,层层叠叠,连绵不绝
它们共同组成了贺兰山的最美的景观

也许是受制于人们的认识
也许是古老的思维习惯
也许是某种愿望,或者历史的曾经
对这些山峰沟谷的命名
蕴含着许多简洁而遥远的意义
大口子沟,小口子沟,大寺沟
大水渠沟,小水渠沟,大水沟……
其实,它们并没有根本上的大小分别
也没有水大水小之差
绝大多数山沟目前几乎都没有水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它们的了解、认识和欣赏
今天,我们就走进小水渠沟去看看

清晨,当阳光刚刚露出地面,睡眼朦胧之时
我们已经行走在贺兰山的半坡上
登山不易,为了能实现自小水渠沟登上主峰山脊
进而折返回到滚钟口的预定目标
起早摸黑,就当对自己意志的磨练了

尽管时间还是八月份,但由于今年干旱
山坡上并不很多的茅草已经干枯发黄了
但这并不影响它们在阳光下的摇曳与歌唱

小水渠沟坐落在贺兰山滚钟口景区的北侧
站在高处看,贺兰山沟壑交叉纵横
准确的判断和认识一座山峰一条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时候,看着就在眼前
但要走进,却并不容易
相信写出那句“望山跑死马”的古人
一定是有着深切的远行经验甚至登山经历的

清晨的贺兰山,在阳光下明媚和暖
仿佛每一颗石头都散发着暖暖的光热
漫步其间,心中充满了宁静平和
眼前的一山一草一沟一石都是美的

站在远处,由东向西看
这座高耸的山峰就是贺兰山著名的睡佛头像
可是,在这个角度,却没有任何头面的印记
很多的东西,换个方向换个角度换个思维
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和认知

贺兰山小水渠沟,资料没有任何记载
也几乎没见过水源流淌
但那河谷裸露的岩石
以及那沟边的牧人遗址
都昭示着它过去流水的痕迹
只是,何时还能恢复它曾经的生命荣耀呢

虽然干旱,但不乏密密麻麻的草滩将贺兰山遮盖
那是贺兰山为自己织就的皮肤与保护
那是每一座山都具有的生存和生命意识

随着太阳的升高
贺兰山由金红、金黄、黄白乃至灰白
它们正是通过这样的颜色变幻
来抵御阳光的刺烈与照射
保护着一切由它承载着的生命

这是贺兰山一片巨大的草场
与高山草甸不同,这些草更稀疏,长的更高
具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和抗旱能力
短暂的生命周期中,它们快速生长、抽穗、结子
只为留下更多的生命的种子,绿化山川

稍远处的山峰
这样看过去似乎与脚下的山坡相连
其实,它们与脚下的山梁隔着小水渠沟
山峰的另一侧是贺兰山著名的红石峡
而红石峡的那片红石,就坐落在对面的山梁上

从现在的方向和角度西望
远处就是贺兰山第三高峰巴彦笋布尔峰
圆润柔美,拉近了,甚至能看到山顶的敖包

沿着小水渠沟东侧山脊行走不远
就被一个个沟壑及峭壁阻隔
只好乖乖的下到沟底沿沟而上
贺兰山的每条山沟都是山的通路
是它们历经千万年的岁月为自己搭建的通道
风能过,水能过
此刻,我亦能过

沟底,又是另一番景色
由于偶尔的雨水的汇流和聚集
沟底两侧有更多的植被和树木
由于海拔较低,大多树木为常见的榆树、丁香等
而松柏,只在更高的山巅守候

小水渠沟,蜿蜒曲折,忽而向西忽而向北
始终夹在黄旗口沟与红石峡沟之间
大方向一直通向主峰山脊
站在高处,能看到滚钟口全貌及红石峡红石峰

天蓝云白,远山很远
但我知道,坚持
就能到达想去的地方

这条沟少有人进来
蜘蛛,就大刺刺的守在沟边的林间
晒着太阳,守候着它的美味

我轻轻绕过,尽量不破坏它的蛛网

结网不易,生活不易,尊重每一个生命

山坡上,由于干旱
枫叶已经开始红了树梢
不久的午后,满山的秋色
将会装点出最美的贺兰山

行进间,小水渠沟忽而失了踪影
沟的尽头,像是一个天坑
四周悬崖峭壁林立,遮挡了一半的天空
奇怪怎么会有这样的地质构造
也给继续前行带来了很大困难

后经仔细观察,从右侧峭壁寻隙而上
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
其间的艰险与艰难不言而喻
不建议后进者去尝试和攀爬
终于,爬上坡顶,寻石歇息,补充观察

原来,小水渠沟并未到尽头
只是在此处来了个三级跳
在悬崖的上方,山的更高处
小水渠沟依然向西北方向延展
随山形山势攀援而上,伸向主峰山脊

尚未到主峰山脊近前
在接近红石峡红石峰附近
小水渠沟大幅度向上抬升
以一个扇形面与红石山梁相接
把自己彻底融入贺兰山中不见了踪影

山脊上,可见松柏林立
登上山梁,西北坡上更是大片的松林
山梁上海拔已经两千五百多米
看来,只要高度够了,松柏就能集中生长

在一块大石头的侧底部阴凉处
两只新鲜的蜗牛壳紧紧的贴在上面
看来它们是为了躲避炎热和干旱躲进此处的
却依然被夺去了生命,成为历史的遗迹

一株老树,硬生生从岩石中挤了出来
树干的上部,还支撑着一块落下的石头
仔细观察,看得出来,那块巨石是被树干撑裂的
树干下部有点干枯,上半部还在生长
为这样的生命而感慨,致敬
生命的力量是坚强而伟大的
惊天地,泣鬼神,是不可阻挡的

终于登上小水渠沟与红石峡沟相夹的红色山岩山梁
越往近处,那些红色山石显得越淡
似乎只是被太阳晒红了脸蛋的普通贺兰山石

登上山脊回看,小水渠沟完整的呈现在眼前
正前方,小水渠沟向左侧拐弯,隐匿山谷里
隔着一个山梁,另一侧黄旗沟清晰可见
山与山远相望,沟与沟不相见
你在我的行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当要沿着山梁继续向主峰山脊方向前行时
发现前方是大片的沟壑和断崖
需要想办法绕到山梁的另一侧
从背阴面的林木中才可以通过
观察了下绕过去的线路和距离
算算需要的时间,看来今天是爬不到主峰山脊了
坐下来休息,欣赏,吹吹风,晒晒太阳
大汗淋漓之后,心情舒畅,感觉生活是这样平静美好

按照查看好的路线下撤
准备下到与黄旗口沟相隔的山梁
翻过山梁,从黄旗口沟出山
甚至还可以翻上滚钟口牛角蜂
沿着景区步道返回停车场……

贺兰山北望,是主峰敖包疙瘩方向
此刻,云雾飘荡,云卷云舒

记录这两株树,心中无限惊叹
从巨大的光滑的山岩石壁上
硬生生横着长出两颗松树
不知它们是如何扎根,如何生长
如何吸收生长所必须的水份
看树龄,应该超过三十年
几十年的光景,它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日月时光……

山坡上的小檗,已经开始变红
两个多月的时间,它们就走完了一年的生命历程
只为留下这片殷红的生命果实

在干旱的岩缝间发现几株瓦松
据说是一种中药
可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消肿
而我更赞赏它的坚强与美丽

黄旗口沟就在前方
虽然隔着沟隔着山
只要不断的前行,终会抵达

终于抵达小水渠沟与黄旗口沟相隔的山梁上
向东南方遥望,滚钟口,贺兰矿,转角楼,黄旗口北沟
一切都那么清晰,熟悉,亲切……
等着,只要有时间有机会,还会走进
踏遍贺兰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