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脉采血后手臂竟然青肿了?你可能是犯了这个错

 医家小二 2021-09-14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专业真题


每日一练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B

作者:楚门

上午,一个小伙子过来我们窗口,语气不满地说,你们怎么搞的,给我抽个血,现在都鼓了这个大一个包了。

值班的凤姐定睛一看,小伙子刚才抽血的地方确实鼓起了一个包,还青了一块。凤姐赶紧拿来消毒棉签消毒后,又用干棉签帮他按住。看他稍微消气了一些,凤姐和他聊天,才知道,小伙子抽完血后赶着走,按了针眼不到一分钟,看胳膊上没出血就丢了棉签。

凤姐舒了一口气,说:“小伙子,抽完血后最少也要按压3到5分钟,你表面看着不出血了,里面血管上的针眼可能还在出血,所以导致的淤青和血肿。”

“哦,原来是这样。”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静脉采血是指将血液从循环系统中通过穿刺抽出,是一种侵入性医疗操作技术,有助于诊断疾病、疾病的治疗、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等,也是检验科常见的一项操作。

一般患者都比较重视采血前和采血过程,对于采血后该如何按压针眼,按压多久却不是很在意,于是导致了不少不良反应,如皮肤淤青、皮下血肿、疼痛等,尤其是皮下血肿常见。



采血后皮下血肿的4大原因


1 按压面积过小采血针从皮肤进入血管后因为针尖是斜着进去的因此会留下两个针眼,一个在皮肤,一个在血管。很多人在按压止血时,只按到了皮肤可见的针眼,却忽略了血管上的针眼,因此不能有效按住血管的出血点,出现渗血、淤血的情况。

2 按压时间不够。采血后一般要按压3-5分钟才能有效达到止血效果尤其是对于一些凝血功能不好的患者而言按压时间要适当延长

3 边按边揉。大部分患者习惯于用力揉搓穿刺部位,想着这样可以更快止血,此时的按压力度并不均匀,反而加速出血,导致皮下大片淤血。

4 按压后曲肘。屈肘阻碍了肘部静脉回流,增加了血管内压力,加上屈肘时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位置交错,棉签实际上并未同时按压住两个针眼,因而血液极容易从血管针眼渗出。

正确的按压方法

1 按压方式。采血后伸直抬高手臂,同时棉签垂直按压在针眼上,这样前臂伸展时两个穿刺点不发生相对的位置变化,棉签平行时同时按压住了两个针眼,有效地避免了皮下出血的发生。如果是前臂屈起,棉签垂直放的话,不仅两个穿刺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且棉签垂直时按压面积较小,并不能有效地按压住两个针眼,同时前臂在弯曲的情况下按压力度不均匀,此时易发生皮下针眼出血。

2按压时间。建议无论是正常患者还是有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都应该超过3分钟,必要时适当延长按压时间,短时间内不要反复查看。

3 不要揉针眼。采血后不要揉针眼。抽完血后,血小板还没有凝固,血管针眼处还在继续渗血,需要三根手指压迫,最好再用另外四只手指在另一侧对应按压,形成上下两个支点,这样就能更好地确保止血效果。按的时候不要揉,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4 按压工具。在静脉采血后按压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对采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常用的按压工具还有输液贴、创可贴、棉球,以及自制的按压工具等等,但最常用的按压工具是棉签。

采血后这些细节别忽视

1采血的时候不要穿上臂太紧的衣服,最好宽松一些,这样便于采血和止血。采血后拉下上臂衣袖,避免上臂被衣服“绑”得太紧,起到止血带的作用,影响血液正常回流。

2穿刺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穿破血管壁,避开浅表动脉血管,以免造成误穿。

3采血后,应提醒患者正确的按压方式和按压时间,尤其是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穿刺时回血慢或者不回血,在采血的过程中就易发生皮下血肿。对于这类人,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多一个心眼,提醒患者如果有淤青或者皮下血肿,应及时找医生护士处理。

4出现淤青或者血肿后,不要立马热敷,这样会加速血液循环,适得其反。可以在24小时后用热毛巾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