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力安全小常识

 致而兴 2021-09-14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电视机、电冰箱、电空调、电饭锅,电灯、电脑……今天分六个题目给大家讲一下电力小常识:1,电生磁;

2.磁生电;3.用电安全;4.触电急救;5.心肺复苏法;6.电力小常识

1.电生磁

1.1.在固态导体中,正电荷载子不能移动。由电源驱动,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但是我们习惯认为: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这样电流、电子流的流动方向是相反的。

       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磁力线。判断磁力线方向的右手定则:伸出右手,半握拳。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四指指向磁力线的方向。

       磁力线的方向也可用点、叉表示。点象迎面来的箭头,叉象离去的箭尾。

1.2.右手螺旋定律可以判断线圈的N、S极:

伸出右手,半握拳,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的方向为N极(指南针N极是北极),反方向为S极,就是南极。

1.3.电生磁试验

A和B点有电位差,电位差就是电压。

A点磁极可近似为N极,根据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特性,可使磁针摆动(这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1820年7月,做的试验)。

注意:磁针须南北摆放,电流须达到5至10A所产生的电磁,才能让磁针摆动.

2.磁生电

2.1.发电左手定则:磁力线是有方向的,从N极指向S极。左手平伸,让磁力线穿过手心,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四指所指是导体内电流的方向。

当导体向内运动时,检流计向负方向偏移,有负方向电流产生。

当导体向外运动时,检流计向正方向偏移,有正方向电流产生。

2.2.交流发电机

当一组线圈在磁铁中转动时,导体向上切割磁力线,到零点后,再向下切割磁力线,再到零点。导体中产生的电流,从零点,到正向最大,过零点到负向最大,再到零点。这就是单相交流发电机产生电的正弦波形。

2.3火线,零线与接地线的认识:三组发电线圈就是三相交流发电机。

相线就是火线,零线就是中性点引出线,接地线就是中性点直接接地。

3.用电安全

3.1.单相接地触电:是指脚下无绝缘措施,进行民用电带电操作,如更换电灯泡、应用不合格电器:故障手电钻、电吹风等电动工具时,有可能误触带电部位,造成单相触电事故。据统计,触电事故中的70%以上,属于单相触电事故,应引起足够重视。电工布线时,保证火线进开关,必须使用单相三线或三相五线用电器。用电器一定要使金属外壳可靠接地。便携式用电器必须装设触电保安装置。

3.2.两相触电:人体电阻值一般取1KΩ至2KΩ,50mA是人体的致命电流。民用电两相触电,加在人体的电压是380v,这是民用电触电中最危险的触电方式。(220v/2kv=110mA;380V/2KV=190mA)220v触电,流入人体电流以为110mA以上。380v触电,流入人体电流为190mA以上。都远远大于50mA人体的致命电流。触电保安装置的动作电流值,可考虑整定为30mA

我国民用电一般是交流380v,配电变压器出口是400V,火线对火线电压是380v,火线对零线电压是220v。任意两线不允许短路,会有大电流发生,可能引发火灾。

3.3.三相用电设备外壳触电:中性点接设备外壳,经过设备改造后,三相负荷分配不平衡,或其中一相断线故障,导致中性点产生不平衡电流。设备外壳接地不可靠,引发设备外壳触电事故。

3.4.跨步电压触电

发生高压设备接地事故,人处在危险区域时,切记不可惊慌失措,两脚要并拢,防止两脚之间产生电位差。可单脚跳出危险区域。或横向躺下,让身体保持在相同的电位线内,缓慢滚出危险区域。

3.5.高电压感应触电:

10000v对地的安全距离是0.7米;110Kv对地的安全距离是1.5米。电压等级越高,危险范围越大。不得在高压线下建房,栽树,放风筝,起吊物品等。

3.6.静电打击

3.6.1.悬浮在空中的粉尘相互摩擦产生静电:正电荷较轻,悬浮在上层,负电荷在下层,达到一定浓度时,可在空中放电,有可能引发火灾。大地可视为一面负极静电板,对悬浮在空中的粉尘可感应出正电荷。正电荷累积到一定值时,能对地放电,产生可怕的粉尘爆炸。粉尘是指:面粉,煤粉等空气中的绝缘悬浮物。

3.6.2.摩擦起电:是指机械摩擦产生的静电。因接地装置故障引发的静电事故。如传输带摩擦产生的静电,塑料、橡胶等绝缘导管产生的静电,衣服摩擦产生的静电等。所以,传输带要可靠接地,绝缘导管传输绝缘物时,要求有钢丝层,并有接地措施。加油站,电子元件厂等特殊场所工人要求穿防静电服,衣服摩擦可产生4Kv至5Kv电压。

    静电放电现象,应引起我们的足够警识。

4.触电急救

4.1.首先切断电源,如触电者在高空,应同时注意高空摔落保护,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高空摔落。高压触电,应立即联系高压供电部门前来处理。在静电环境下,应先行安全放电,再实施抢救处理。

4.2.在民用电路上,发现有人触电,可用干燥的木棒或其他绝缘物品将电源移开。及时拨打120急求电话,同时实施现场抢救。

如果是本人触电,可以甩手或利用自身体重迅速摆脱电源。

5.心肺复苏法

5.1.要求触电后1分钟内,进行救治,超过12分钟再开始救治的,基本无救活的可能。

现场应用的主要方法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法,

严禁打强心针。

5.2.呼吸停止,心跳存在的,可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先对患者清理口腔,除去假牙,可以垫一块手帕,与患者的口型呈90度,口对口呼吸抢救。

5.2.呼吸存在,心跳停止的,可实施心脏按压法进行抢救。两手重叠,身体略向前倾,重心在掌跟,按在两乳连线的中点上。肘关节伸直,成人下按4至5厘米,迅速放松。婴幼儿下按1至2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注意:按压放松时手掌不要离开原位。

5.3.若呼吸、心跳均停止,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用30: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心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

6.电力小常识

6.1.导电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

金属、人体、石墨、盐水溶液(纯水不导电)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则叫绝缘体

云母、石棉、大理石、瓷器、玻璃、硫黄,虫胶、树脂、橡胶、干燥木棒、棉纱、纸、麻、人造丝等。

6.2. 以下时电阻的导电率。

导体的导电程度:银 100,铜99,金74,铝61。大小依次为:银、铜、金、铝、镍、钢、合金

导体在温度20℃时,长度为1米,截面为1mm2的电阻值

(单位是(欧姆)Ω),如下表:银 1.6*10^-8;铜 1.7*10^-8;铝 2.9*10^-8;钨 5.3*10^-8;铁 1.0*10^-7;锰铜合金 4.4*10^-7;捏铝合金 5.0*10^-7;镍铬合金 1.0*10^-6

6.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导体的电阻。

电阻的串联电路:多个电阻首尾相连

电阻的并联电路:多个电阻首相连,尾相连

电阻在电流通过时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

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这就是焦耳定律:Q=I^2Rt单位是:焦耳;安培;欧姆;秒.

电加热装置与电线串联在一起,电线为什么不发热?

在串联电路中,电加热装置和电线的电流相等,而电加热装置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大得多,根据焦耳定律在电流相等的条件下,热量跟电阻成正比,Q=I2Rt可知,在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比电流通过电线产生的热量大.所以加热装置发热,而电线却不是很热。

6.4.电功率:标示该电器作功的能力,功率越大,出力越大,用电也越大.

功率P=I2R单位:瓦特W,安培A,欧姆Ω

度数也叫千瓦时,焦耳,卡路里的换算

度数kW·h=P.t单位:度kW·h(千瓦时)=千瓦.小时

1度电=1千瓦时=1000W.3600 秒=3600000焦耳

1焦耳(J)=0.2389卡路里(cal)

1大卡=1000焦耳(J)

1大卡(kcal)=0.0011627千瓦·时(kW·h)

6.5.电阻的串联:

两端的电阻等于两电阻之和。

电阻的关联:

两端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两电阻倒数之和。

6.6.电压:电流I作用在电阻R两端,其电位差就是电压

欧姆定律:U=IR单位:伏特V,安培A,欧姆Ω

这是一个练习题:

例题:求等效电阻30Ω。总电流7.3A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