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补脾汤:消化不好、反酸、没劲儿、身上沉、虚胖、容易饿……

 学苑中医 2021-09-15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指南医案》,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补脾汤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补脾汤

补脾汤病证文并方

脾病者,虚则身重,苦肌肉痛,足萎不收,胻善瘈,脚下痛。

邪在脾,则肌肉痛,阳气不足则寒中肠鸣,腹痛;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皆调其三里。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小补脾汤

治饮食不消,时自吐利,吐利已,心中善饥,无力,身重,足萎,善转筋者方。

人参 甘草炙 干姜各三两 术一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若脐上筑筑动者,去术,加桂四两;腹中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心中悸者,加茯苓一份;渴欲饮水者,加术至四两半,腹疼者加人参一份﹔寒者,加干姜一份。

小补脾汤案


【案一】慢性结肠炎
段某某,男,58岁,2012年4月18日就诊。
主诉:慢性腹泻十余年,日数次,治之不愈,每天用止泻药维持,肠镜示:慢性结肠炎。
症见:身体消瘦,乏力,面色晦暗无泽,皮肤干皴,嗜饥,时有干呕,腹软,脐上筑动,舌光嫩质瘦色淡,无苔,双脉浮虚而数,脾肾虚寒,消化输布紊乱、拟小补脾汤:
人参切,25g 甘草炙,25g 干姜25g 白术10g
上四味,以水1500ml,煮取500ml,温分三次,一日服。
4月24日再诊:大便仍一日数次,干呕停止。
因外出打工,遂将上方改为蜜丸,每丸重12g,每次一丸,一日三次,连服一个月。再次复诊时,判若两人,体重增加,面有光泽,体力恢复,大便正常。
按:段某某系几十年的建筑工人,经常风餐露宿,脾阳受损,导致腹泻,久治不愈。病初期只是大便次数多,饮食与消化无不良反应。由于长期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致使菌群紊乱,出现消化不良。将小补脾汤改为丸药长期服用,慢性结肠炎治愈,未再复发。



【案二】反流性胃炎
张某,女,58岁,2002年3月7日来诊。
经常食不下,腹中胀满,水走肠间噜噜有声,倒饱吞酸,长期服用奥美拉唑维持。某医院胃镜示: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炎。
现症:消瘦乏力,肌肤干皴,津液不足,吞酸气噫。舌质光剥无苔,脉细数。气血虚弱,脾胃虚寒。拟小补脾汤:
人参20g 甘草炒20g 干姜20g 白术10g
上四味,以水1600ml,煮取600ml,温分三次,一日服。
3月14日复诊:服上方七副后,食欲有增,胀痛减轻,效上方加苏叶15g,继续服用,二十副药服完,病愈。
按:反流性胃炎,吞酸嘈杂,胃肠功能失调,补脾汤补气健脾,增强胃肠功能,暖胃祛寒,气足胃肠功能复常,病随愈。
小补脾汤祛寒邪,补肠胃之虚弱。脾主腐熟水谷,输布津液。
《辅行诀校注讲疏》云:“人参力厚气醇,味甘质润,能除痞满以助消磨,补中而止善饥,健脾以运化水谷精微,以濡养肌肉筋脉,故为方中之主药。”炙甘草为臣,脾之用味,佐人参修复元气;干姜辛开温散,伍人参驱寒邪以建脾土,化生营养;白术为使,脾之化味,佐参、姜、草渗湿补气,四味药组成补脾汤,慢性肠胃炎得愈。


【引证方】
《古康平本伤寒论》理中丸:霍乱,吐利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密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两服。
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临证指南医案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指南医案

陈志欣 著

学苑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