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真的好吗?

 新用户8489cL9T 2021-09-15

文:谢如杺  聂传安


        昨天的文章说了,一则《记承天寺夜游》,引出诸多文章。昨天刘晓银的文章已经让不少读者惊诧,而今天二班谢如杺同学的文章,又会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感受。

        苏轼刚脱去厚重的冬衣,看到月光,又高高兴兴爬来起床出去蹦跶了。(这段故事众生写的多。我们且看看如杺能不能写出新意)

        苏轼在承天寺与好朋友玩够了,却忽然生出一股不平之气:我怎么能那么闲啊!(说自己闲,其实心中有股怨气)

        也许会有人感到奇怪:明明苏轼刚开始还“欣然起行”,怎么玩着玩着就“不平”、“无奈”了呢?(这正是我们的疑问)

        苏东坡讨厌“闲”吗?并不是,不然他也不会“欣然起行”了。也许他讨厌的,是一直闲着。(如杺非常敏感:“闲”与“赋闲”意思可不同)

        苏轼的使命是救济百姓,是报效国家。忙中偷闲对他来讲才是“闲”的快乐:有事可做,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偶尔出去游下山,玩下水,当一个“偶尔的闲人”。(对,忙是主体,闲是帮衬)

        但被贬的“闲”会让苏轼有种无力感:明明我的才华如此出色,明明我的志向远大辉煌,但却无处施展,无事可做。(英雄无用武之地)

        只剩下闲。(人生最怕只剩下闲)

        而只有“闲”可做的苏轼,该有多难过。(那是困兽啊)

        所以老聂说:“快乐是将自己放在合适的舞台上。”我非常赞同。(物尽其用,人尽其材)

        其实生活中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思考。(由苏轼转到自己转到生活,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不能仅对古人评论,更要解决身边的问题)

        虽然我总向朋友抱怨自己多久多久没出去旅过游,上课学习有多么多么累,我多想能有一整个暑假用来放松,但仔细想想,真让我两个月不学习不看书,只是玩玩玩,我未必会快乐,而是会感到很累且有种不踏实的感觉。(不是凡尔赛!真实感受!)(知道这是你真实的感受,而不是你的凡尔赛)

        是我不爱玩吗?当然不是,不然我也不会向别人抱怨了。我认为自己并不是特别自律的人,也不敢说我非常享受学习,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学的过程会累,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辛苦的过程,让我收获了不一样的快乐。(不断地探究新东西的过程,总会让人兴奋与愉悦)

        是因为收获知识吗?还是成就感?我也说不清。我更愿意将它理解为一种更有意义,更长期的快乐——不同于打游戏、去旅游所产生的短暂快乐。它会一直持续,且不会让人觉得心累、无奈、不踏实。(在如杺看来,知识也许不是最重要的,但探究知识的教程似乎更有意义)

        因为你将自己投入了一件更有价值的事。(如杺发现其实的意义)

        所以,我认为快乐分两种:瞬间的快乐,与长期的快乐。(得出结论。非常有道理)

        瞬间的快乐能让人放松、调整状态,但若一直沉浸于此,则会感到厌烦,也会消耗自己。(这是很多同学都需要警醒的)

        长期的快乐是由一个较为辛苦的过程产生并维持的,它的存在更有价值,对自身的帮助也更大。(比方说,学习就是这类)

        我想,大部分时间充实自己,去做有意义的事,又能有恰当的娱乐与放松,才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这是全文的总结,非常有道理)

        如杺文章脉络非常清晰。由东坡夜游承天寺忽生不平之气引出东坡不平的原因,继而由自己的切身体会得出快乐的两种,最后希望我们享受瞬间的快乐同时一定要去做有意思的事情(长期的快乐)。文章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其结论有理有力,让人信服。

        另外,如杺谈古但不止于古,而是为了解决当前我们的思想问题。我们身边太多人沉迷于追求瞬间的快乐,而忘却了对有意义事情的追寻。相信此文对这些人有所启示。

        这个年龄的孩子,居然有这等分析能力,有这等见识,真不容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