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孝感梦”

 新用户6525yWoI 2021-09-15


       编者按:我喜欢那些人生有梦的人,我敬佩那些毕生为“梦”奋斗的人,我欣赏那些干干净净明明白白堂堂正正认认真真做事的人。袁隆平是这样的人,汤俭民是这样的人,李守义是这样的人。我也想做这样的人。所以我的平台要宣传这样的人。

我的“孝感梦”

李守义

梦想    摄影:水易居

       1999年,我正式退休。这年我完成了《孝感文化研究》和《孝感文化史》(1949—2000年)两部书的主编和执行主编任务;个人专著《群艺初探》(论文集)荣获湖北省文化厅颁发的“群众文化科研优秀成果奖”;专业技术职称破格晋升为“研究馆员”;个人“小传”载入了《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 

       按有些人所说“见好就收”,此正其时也。但我却在这年赠给老战友的一首诗中写道:“同是熔炉一块钢/生死相共荣与辱/天南地北心相印/为国分担喜和忧”、“富国强兵遂民愿/中华振兴壮志酬/齐努力,再奋斗/到了长城也不休!”(后载入《词刊》)。

       1998年,我曾自费到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深圳去考察过,了解到深圳从原只有3万多人口,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小镇,经过18年的奋斗,迅速发展成一座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五,外汇出口居全国第一的现代化都市。考察后我在《“文化绿洲”启示录》中写道:“以文化天天变蓝/以文化地地变绿/以文化山山变青/以文化水水变秀/以文化人多智慧/以文化商更富有/深圳速度哪里来/多因文化作'龙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后在原《孝感日报》“副刊”总编董想明的支持下,1998年12月23日《孝感日报》上发表了《“文化绿洲”考察报告》——“深圳归来话文化之一”(后来此文改题为《以文化之》在《湖北宣传》1999·1期上发表;并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颁发的“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一等奖”)。1998年12月25日《孝感日报》接着登载了《文化孝感》——“深圳归来话文化之二”,我明确提出孝感要学习深圳特区“文化深圳”的成功经验,靠“以文化之”输导,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及时大胆地提出“加大知识经济的宣传力度”、“加大市场信息量和科技信息的传播量”、“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强地域文化研究、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等等,“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早日扬起'孝感号’快速远航的风帆!”以上所述,应该说就是我的“孝感梦”。也是我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到了长城也不休”的原因。

孝感文联会议    摄影:水易居

       勇做弘扬孝感地域特色文化“孝文化研究”的“领头人”。我在执行主编《孝感孝文化》一书的《后记》中写到:“在我市1999'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的《孝感文化研究》一书中,就有'孝感孝文化’专辑。《孝感孝文化》可以说是我市'发掘孝文化’、'弘扬孝文化’系列工程中的重要成果。

      《孝感孝文化》曾“献给全国《董永与七仙女》邮票首发式暨首届孝文化艺术节”。书中还载有我曾在《中国邮政报》上发表过《孝感“孝文化中的董永与七仙女”》——“孝感是董永故里的印证”。

       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后,我以《弘扬孝文化 推进现代化》为题,写了一篇“兼论'以德治国’在孝感市实施的方略”。在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宣传文化主管部门支持后,及时联系原孝感师专校长吴崇恕、孝感报社副刊总编董想明等一起策划、组织开展了“孝感孝子故事征文评奖活动”并取得成功。

       继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之后,胡锦涛同志又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继承和弘扬孝文化优良传统,显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在市委、市政府和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自觉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又以孝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和湖北省孝文化研究基地常务干事长兼秘书长的身份,坚持当好“策划人”的角色,和吴崇恕、董想明等一起,组织和联系众多单位相继共同举办了2005年“中华孝文化研究征文评奖”活动;“2007全国孝文化与和谐社会文艺作品征集评奖活动”;2009年4月“'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征文评奖活动”。以上活动都获得成功,先后汇编成《孝文化研究》(论文集),《孝文化文艺新作》(文艺作品集),《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论文集),并由我任主编和执行主编正式出版。也和过去一样,每部文集的《后记》都是我以组织者和编者的身份认真撰写的。

李守义参加孝感文联会议    摄影:水易居

       由于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领导都很重视孝文化建设,成绩非常突出,2010年“孝感孝文化节”被湖北省委宣传部评为“湖北省三大地方节庆品牌”。2011年又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省、市领导希望孝感能及时申报“湖北孝文化之乡”。为此,在我因突发心脏病,到上海儿子处中山医院做了主动脉“换瓣”大手术康复回孝感后,又在省市文联的领导和支持下,及时策划举办了一次“中华孝文化与时俱进学术研讨”活动。这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受到省文联、省民协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我市2012年成功申报“湖北孝文化之乡”的良好开端。2012年10月,我市隆重举办孝文化节时,在开幕式上原市长滕刚就从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手中接过了“湖北孝文化之乡”的匾牌。2013年10月,我市又成功申报了“中国孝文化之乡”。《申报书》也是经我执笔起草由市领导审定后签发的。

       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及时宣传我市在“弘扬孝文化  推进现代化”、“弘扬中华孝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单位和个人。及时认真地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单位和个人的模范事迹与宝贵经验,可以很好地起到“以点带面”的促进作用,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为此,我曾多次和副主席刘汉初一起到市供电公司、市国税局、湖北职院和城西村、董永村作专门采访。有时还和孝感报社的记者一同前往。不仅撰写出《“孝文化”电劳模企业精神之我见》、《“孝文化电劳模企业精神”“四字经”》,分别在《孝感日报》和《孝感晚报》上发表。还特邀叶继宗、李先志、刘汉初几位专家以孝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孝感市文艺理论家协会的名义,一起和市供电公司、孝感报社联合举办了面向全市的“明礼诚信”征文评奖活动。我在这次活动中,还和吴波、帅行勇一起到大悟供电公司采写了《忠孝两全》——记“优秀共产党员”“电费回收能手”李新华。后来,很多优秀征文,都载入由我执行主编的《孝感孝子》专集。

      早在2008年7月号的《长江文艺》上,就登载了我写的《孝文化企业家胡侠波》(报告文学)。2013年4月和10月的《中国报告文学》上,分别登载了我和汉楚等同志到孝感市国税局、中国移动公司湖北公司孝感分公司和孝感供电公司采写的“纪实”文学作品。文中宣扬了先进企业单位“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将“孝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推进事业发展的“闪光足迹”、宝贵经验和“正能量”。

李守义参加孝感文联会议    摄影:水易居

       此外,我还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发表了用硬笔书写中华孝文化的“中国硬笔书法大赛”的《孝都硬笔情》(《中国硬笔书法》),在《中国文学》刊物上发表了纪实我市作协主席刘碧峰《文如其人》别具慧眼地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等也作为孝文化研究范围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利用各种机会提高孝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这方面,做得最有价值的是我早在2003年随市老龄办原科长郑佑保一起到山东济南参加孝文化国际论坛回孝之后,以湖北省孝文化研究基地常务干事长兼秘书长的身份,积极建议原孝感学院院长、《孝感学院学报》主编、湖北省孝文化研究基地总干事长吴崇恕应尽快在《孝感学院学报》上开辟“中华孝文化研究”专栏,创全国大专院校之先!他接受我的建议开辟“中华孝文化研究专栏”后,前三期分别都登载了署名吴崇恕、李守义的《孝感孝文化中的“董永与七仙女”》——“孝感是'董永故里’的印证”;《弘扬孝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二十四孝〉与〈孝经〉的关系及其扬弃》等三篇论文。结果反响很大,《北京大学学报》还作了“摘登”。

       我还利用参加各种孝文化盛会之机,宣传推介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当面请上级领导和著名专家学者为孝感题词的有以下几位:

       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张文范题词:“新时代的百孝图”。

      原湖北省省长、中共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新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李尔重题词:“新时代的孝德应是养老育幼、祛邪扶正、齐家兴国,为社会主义奉献,求万家和乐幸福”。

      中国老年基金会会长李宝库题词:“弘扬孝道,和谐社会”。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高占祥题词:“百德孝为先”、“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国际交流”。

      中国老年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邬沧萍题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国精神文明年鉴主编、中国社科院老年科研会特约研究员李泽题词:“敬老好儿女”等等。

英俊帅气的李守义   摄影:水易居

       2005年9月,在我去山西绵山参加“绵山孝文化节暨全国中老年文化交流大会”之前,原市委常委宣传部栾春海部长当面指示:要求我代表孝感市向到会的全国老年基金会会长、中国老年报社社长提出申请:申请将全国唯一的“中国敬老园”和“爱心护理院”落户董永故里、孝子之乡孝感。我在大会上发言介绍孝感孝文化之乡建设情况时,借机向大会领导认真地提出了“孝感人民的期望”。会下领导们都当面表示了支持。我的论文也获得二等奖。李宝库会长在会场上当面给我们题了词。以上可说是我记忆中最开心的时刻。

       运用多种文艺形式弘扬中华孝文化。因为我在部队曾担任过师直宣传队长、军政治部创作组组长等职,这对我转业回孝感后,运用文艺形式宣传和弘扬中华孝文化准备了较好的条件。自1999年退休后,在集中精力做好“弘扬孝文化 推进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过程中,我先后创作并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文艺作品:

       歌词类如:

谁不是人生父母养

谁能忘母亲的怀抱

天高地厚父母恩啊

善事父母就是孝

谁不食人间烟火

谁不知人人会老

承前启后父母心啊

继往开来就是孝

中国人缘“祖”称“祖国”

“孝”字加“文”便是“教”

人民如同亲父母

报国为民称“大孝”

孝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孝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孝是和谐世界的春风

孝是当今时代的需要

       《孝》、《孝感交警之歌》、《孝感一中校歌》、《孝感刑警之歌》、《啊,孝感》、《我的祖国》、《还乡曲》、《健康卫士之歌》、《电力工人之歌》、《心连着心,情牵着情》。等等;

        歌曲类(作词作曲):

      《孝》、《孝感麻糖美名扬》等。

       曲艺类如:

     《唱孝感》(湖北大鼓)

     《双拥放歌》)(配乐群口词)

     《董永故里换新颜》(音乐快板舞)

     《干休所里风光美》(湖北小曲)

     《孝文化企业家胡侠波》(湖北小曲)

     《人民的“孝星”方华志》(湖北道情)

     《为民造福志如刚》(湖北评书)

       小品类:《求学感恩》(湖北省话剧团演出)

       戏剧类:《真假孝廉》(新编七幕历史剧)

       电视专题类:

      《董永公园》——“孝文化活动基地”

      《玄门天方夜谈》“谈孝感孝文化”(台湾电视台)

      《孝感麻糖米酒文化访谈录》(孝感市门户网站)

      《“中国孝文化之乡”颂歌》(集体诗朗诵)等

      (以上节目分别发表在《词刊》、《曲艺》、《艺术》、《群文指导》、《长虹》、《新国风》、北京图书出版社、《音乐教育与创作》、环球出版社、《孝感日报》等多处;多件作品还在全省和全国大赛、评选中获一等奖、优秀奖。)

李守义(前左一)参加孝感文联全委会     摄影:水易居

       实际上,“孝感梦”是孝感人的梦,也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我们为“文化孝感”所作出的一切贡献,也都是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的努力。

      我写过一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孝文化”的与时俱进》。这篇论文就登载在“献给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由原“湖北省孝文化研究基地”编印,由原市委常委、宣传部栾春海作《代序》,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曾忠安主编,由我执行主编的《中华孝文化与时俱进》一书中。书中,还登载了栾部长以“夏阳”笔名撰写的另一篇论文《中华孝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退休后,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自觉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是在历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湖北省文联领导、省群众文化专家的具体指导,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走过来的。

       22年来,我为实现“文化孝感”、“让中国孝文化之乡走向世界”的梦想,在完成《孝感文化史》的主编任务的同时和之后,还完成了《孝感文化研究》、《孝感孝文化》、《孝感孝子》、《孝文化研究》、《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中华孝文化与时俱进》、《中国孝文化之乡》等八部“孝感孝文化系列文集”的主编和执行主编的任务。(约300万字)

         另外,还正式出版了《文化研究》、《李守义文集》和《忠歌孝曲》三部个人专著。(约140万字)

       如此巨大的工程,而且在2010年至2011年间,我还因心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上海做过心脏大门“主动脉瓣”的“换瓣”手术。有人问我是怎么做到的呢?我的回答是:“是党和人民给了我一切,我要把一切都献给党和人民”。

       就在我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这22年中,原市委书记张昌尔、黄关春都曾将我写的论文和汇报信作为市委办公室文件(参阅、督查)。原市委书记陶宏让我参与省重点调研课题写作组,共同完成“进一步把孝德文化研究推向新高度”的《传承弘扬孝德文化,促进幸福湖北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2008年孝感市文联不仅作出[2008]16号文件《关于授予李守义同志孝感市文学艺术界突出贡献奖的决定》,还专门举办了有省文联五位主席和两位市委常委参加的“庆祝李守义先生从事文艺工作五十年座谈会”。2015年中共孝感市委组织部、中共孝感市委宣传部、中共孝感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奖励的“孝感文化名家”,我也榜上有名。2016年,中共孝感市委宣传部、孝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出版的《中华孝文化名城(中国孝感)大型精装画册》,仍选我作为“文字编辑”积极参与。就在2018年9月中共孝感市委、孝感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之际,我还收到“全市地名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给我的“专家组”《邀请函》。回顾过去,还有原市委副书记唐玉金、何秉发,市政协副主席买信敬等领导,都曾成为我策划组织开展孝文化活动时的顾问,帮助我筹集经费,还多次亲临研讨会现场指导工作。孝感日报社、孝感电视台,还有中央电视台记者、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的记者,都多次对我进行采访报道……正因如此,我坚信,跟着党走就是胜利!

       虽然我已进入80岁高龄;但我还有一颗赤子之心。有生之年,我将孜孜不倦,继续为实现包括“孝感梦”在内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奋斗终身!

李守义主编撰写的部分孝文化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