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教案(最新最全)
2021-09-15 | 阅:  转:  |  分享 
  


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教案

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导课

课堂设计设想:

1、让学生在观察与实践中来体验人物表情的变化。

2、养成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

3、体验人物丰富的表情变化,并能抓住细节进行适当的描写。

课前准备:要求每位同学写写自己最熟悉的老师的外貌,同时摘录有关人物外貌的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内容:“外貌描写”

一、揭题导入:本次作文训练,我们一起来学习外貌描写

1、谈话导入。揭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2、板书课题:《外貌描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

1、请同学说一说你选择的老师的外貌,让大家来猜猜,你写的是哪位老师。

2、你是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外貌的。

3、师生共同归纳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

三、抓住不同人物外貌的特征

小结: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神态上有不同的特征。

四、注意因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

1、要求同学在一张纸上表示出关于“高兴”、“疼痛”、“发怒”、“伤心”的四幅表情图,看看谁能表现的最准确,形象。

2、出示“高兴”、“疼痛”、“发怒”、“伤心”四幅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想一想,人物在不同的心情下,外貌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3、学生观察,同桌讨论,老师巡回指导,自由发言。

4、呈现例文。

(例文:每缝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两眼和皮肤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

5、请同学们试着模仿例文的写法,再写写另外的两幅表情。

6、小结:外貌描写,不仅要写出特点,还要写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因此,描写人物,更主要的是写好人物的神态表情,充分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六、游戏作文:

1、请同桌之间互相对看,然后看谁能把对方逗笑,先笑的那一方就输了。

2、完了请同学上台表演,看能不能把同学逗笑。

3、请学生把刚才同学的表演写在纸上。

七、课后作业:

?

1、观察身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身份、性格的人,注意他们在不同心情下的外貌特征,选择一个最有特点的写一篇人物外貌日记。

2、课外阅读,摘抄描写眼神的句子,想想作者在人物眼神描写上的不同特色,并用一两句话写出你的阅读体会。

附录:

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面貌、衣着、身材、神情、姿态等的描写。

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外貌,从一定的程度上表现出自己的内心状态。由于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这就会在表情、姿态、穿着等方面流露出来。

二.要有选择性。著名作家老舍说的好:‘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不可泛泛的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故乡》一文中的杨二嫂外貌的精妙的描写:”我吃了一下,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的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一个女人,”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像个圆规似的立在你面前。作者抓住了杨二嫂的外貌重点来写,一个精妙的比喻,就把杨二嫂这种小市民毫无教养、倚老卖老、仪态丑陋的模样凸现出来。

三.要注意顺序

肖像描写往往是多方面进行的,写作应按照合理的顺序来进行。赵树里的小说《老杨同志》中的肖像描写就体现这点。“他(老杨同志)头上箍着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这段肖像描写,突出了老杨同志的生活俭朴。作者进行肖像描写的顺序和层次非常清楚:它是从“头上”、“身上”到“脚上”,由上到下,有条不紊写的。

五.要在动态中展现人物肖像

人物多数是处在活动之中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在动态中或者说在情节发展中逐步展现人物肖像。总之,肖像描写要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着眼于充分表现人物的特点来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结果。

公开课教案:应试话题作文写作训练

教学构思:

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考试,而作文分的比例较大,占A卷的50%;近年来各地语文考试流行话题作文,因为它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更能展示学生真实的作文水平。但有的学生习惯于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写作,对话题作文相反难以下手,写不好话题作文。因此,很有必要给予学生指导,让其全面把握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把话题作文写好,争取高分。

第一步,导入用小鸟与树林作比,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第二步,指导明确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用具体的作文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出话题作文写作的一些要求。第三步,具体的话题作文训练,学生从话题所包含的内容生发开去,围绕自己最熟悉的材料,选择最佳、最小的切入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作文,然后师生共评。第四步,小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一个比方,如果你是一只小鸟,现在有一根树枝、一棵绿树和一片鸟语花香的林子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我想每只小鸟的答案都会是:鸟语花香的林子。为什么小鸟们的选择只此一个?原因很简单:因为鸟语花香的林子就是小鸟们的最美的渴望和归宿。而话题作文的出现,其实就好比是把同学们带到一片鸟语花香的林子面前,因为相对于以往传统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能带给每个同学更多的作文自主性。

二、指导:

出示学生作文实例(话题作文《真》),学生阅读后简要评析。

指名谈自己对这篇作文的评价,包括成功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教师从审题立意、构思创新、表达方式等方面引导分析。

教师根据学生意见归纳出话题作文写作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理解话题内涵,明确作文要求;

2.话题≠文题,标题和内容都要新颖;

3.选择最佳切入点,围绕中心,大题小作;

4.写熟悉、生动、鲜活的内容;

5.表达真情实感;

6.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三、训练:

展示一些表现“爱心”的图片,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出示训练话题:“爱心”,明确要求,学生写作。教师提示要求:即前面由学生评价归纳出的几条要求。特别强调要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选择最佳切入点,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擅长的文体。

学生写完后自评,再和同桌互评,最后交教师。

教师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两份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布置作业:课外将自己写的东西扩展成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四、小结:

这就是话题作文,它为我们的作文送来了一片鸟语花香的林子。话题作文实实在在给我们的作文带来了更为开放的空间,在这个开放的空间中,我们必将更能平等地获得放飞自己的机会。我们是自由的鸟儿,让我们在鸟语花香的林子面前,引吭高歌吧!



上小学时,我特别喜欢上语文课,因为语文课上老师会当着全班同学念我写的作文。这是我最自豪的时候,也是仅有自豪的时候。我数学不怎么样,即使是语文,除了作文也不怎么样。

?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2.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

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到多媒体教室,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此时心情如何?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找三名学生发言)刚才同学们谈了谈我们此时的心理感受。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心理更细腻地表达出来呢?

二、?????????????赏析学生作文片段,初步感知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上周一的作文课,我给大家出了一个作文题——《等》,请你们写自己一次等待的经历,你们还记得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位同学的作文片段。1.出示习作片段一???那天是我的生日,我一回到家就飞速写完了作业。6点了,按照平常的惯例,爸妈早就应该回来了,更何况今天是我的生日!可能是去超市给我买东西了吧?想到这儿,我便打开电视看了起来。6点25分了,我站了起来,不停地踱步,焦急地等着……难道他们出事了!我心里一惊,又想:一定是想给我一个惊喜……“铃——铃——铃——”电话铃声刚响我就冲过去拿起了话筒,“喂!吴翔,补充题第二题怎么做?”我一听又泄气了,张雨这家伙就会扫我的兴。“我不知道,少打电话。”“砰”地一声,我挂上了

老师也觉得他写得挺好的,还在我认为好的句子下面划了线。你们读读,猜猜我觉得他好在哪里?(这些句子写出了他在等待的时候心里的想法,使我们体会到他内心的焦急、不安。)是的,这名同学的这个片段真实地写出了他在等待父母回家时的那种期盼、着急和不安的心情。2.出示习作片段二????我只得坐在位置上发呆,这感觉是多么难熬啊,更何况旁边那位仁兄还在一个劲儿地抽烟,烟味把我熏得够戗。鼻子难受得要命,我只好转过身去。再看看周围,大家有说有笑,没有一丝烦躁。“他们怎么那么有耐心啊?”我生气地想。时间似乎故意和我作对——走得慢极了,烦躁、焦急一起涌上心来,我不停地看表,盯着那慢慢移动的秒针。41、42、43……我慢慢地数着,心里冒出一股无名火——你咋跑得这么慢呢!??????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表现了他在等车时焦急、烦躁的心情。三、欣赏名作片段,进一步感知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作者常常去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两个片段。???1.你们有过被火烧伤或者烫伤的经历吗?什么感觉——一个字?(疼)那现在如果一个人全身被火烧着了会是感觉?如果这个人是你的好朋友,你是什么感觉????《我的战友邱少云》中就有一段当作者看到亲爱的战友邱少云被熊熊大火包围时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自由读读,指名读。这段心理活动描写让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担忧、痛苦)再请一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心理活动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大家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可以留心一下,细细地体味一番。四、揭题,练笔。?????好,课上到现在,你们知道这节课我们上的是什么内容了吗?(出示“心理活动描写”)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呢?这里有一段书上的定义,(出示定义:心理活动描写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指名读。?????别被概念吓倒,其实,心理活动是很平常的事。就像今天我们来这里上这节课,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对此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说开始上课时有的同学很紧张,有的不紧张,有的在猜测老师上什么内容,几位同学的作文被用在课堂上他们很意外等等。试试看,把你们刚才的心理活动用几句话写下来,只要是真实的想法都可以写。???学生写完后请写不同想法的同学上台来展示自己的练笔,读给大家听一听。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同学的习作片段、名作片段;初步认识了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还当堂练习写了一个小片段。大家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可以留心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描写,它可以帮助你们深入地了解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注意用上心理活动描写,那么你们的文章一定会更加精彩、动人。

公开课教案:应试话题作文写作训练

教学构思:



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考试,而作文分的比例较大,占A卷的50%;近年来各地语文考试流行话题作文,因为它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更能展示学生真实的作文水平。但有的学生习惯于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写作,对话题作文相反难以下手,写不好话题作文。因此,很有必要给予学生指导,让其全面把握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把话题作文写好,争取高分。

第一步,导入用小鸟与树林作比,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第二步,指导明确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用具体的作文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出话题作文写作的一些要求。第三步,具体的话题作文训练,学生从话题所包含的内容生发开去,围绕自己最熟悉的材料,选择最佳、最小的切入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作文,然后师生共评。第四步,小结。

教学中,联系第六册前三单元作文训练内容,着重从审题立意、构思创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大处着想,不纠缠细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一个比方,如果你是一只小鸟,现在有一根树枝、一棵绿树和一片鸟语花香的林子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我想每只小鸟的答案都会是:鸟语花香的林子。为什么小鸟们的选择只此一个?原因很简单:因为鸟语花香的林子就是小鸟们的最美的渴望和归宿。进一步说,小鸟们之所以把林子当作一致的选择,无非是林子能带给它们更多的美丽、自由和快乐的东西。而话题作文的出现,其实就好比是把同学们带到一片鸟语花香的林子面前,因为相对于以往传统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能带给每个同学更多的作文自主性。

二、指导:

出示学生作文实例(话题作文《真》),学生阅读后简要评析。

指名谈自己对这篇作文的评价,包括成功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教师从审题立意、构思创新、表达方式等方面引导分析。

教师根据学生意见归纳出话题作文写作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理解话题内涵,明确作文要求;

2.话题≠文题,标题和内容都要新颖;

3.选择最佳切入点,围绕中心,大题小作;

4.写熟悉、生动、鲜活的内容;

5.表达真情实感;

6.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三、训练:

展示一些表现“爱心”的图片,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出示训练话题:“爱心”,明确要求,学生写作。(写成片断、开头、提纲都行。一两百字)

教师提示要求:即前面由学生评价归纳出的几条要求。特别强调要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选择最佳切入点,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擅长的文体。

学生写完后自评,再和同桌互评,最后交教师。

教师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两份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布置作业:课外将自己写的东西扩展成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四、小结:

这就是话题作文,它为我们的作文送来了一片鸟语花香的林子。话题作文实实在在给我们的作文带来了更为开放的空间,在这个开放的空间中,我们必将更能平等地获得放飞自己的机会。我们是自由的鸟儿,让我们在鸟语花香的林子面前,引吭高歌吧!

[话题作文实例]



“真”话题作文

[提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惟真才善,惟真才美,惟真才坚……

[要求]请以“真”为话题,将你在成长历程中所遇、所思、所感写下来。不少于600字。





上小学时,我特别喜欢上语文课,因为语文课上老师会当着全班同学念我写的作文。这是我最自豪的时候,也是仅有自豪的时候。我数学不怎么样,即使是语文,除了作文也不怎么样。

现在想起来,那时的作文,大都是命题作文,而且经常重复,所以写起来特别容易。可是,我从来没有写过一篇我亲身经历、自己做过的事,一切都是自己想象的。也就是说,都是假的,从来就没有把现实中的我以及发生在我身上、我身边的人或事写上过作文本。还有一个原因,我有几本作文书,经常看看,也就记住了几个故事,所以就经常把它们写入我自己的故事里,可是每次都得到表扬。偶尔想写写真实的事,真实的我,可是就是不成功,反而没有写假的好。我就养成了乱编故事、乱编情节的习惯。

写作有了真实,要以真情打动读者。我想生活、做人不是一样吗?都需要一个“真”字,一旦进入不真的界限,将使你不知所措。?



献花(0)
+1
(本文系幸福的冒泡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