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瑶乡故事——布村草冠王连载(第一期)

 肖湘塘88 2021-09-15
前言:铁山溪蛇形岭——万山朝宗、金龙含珠脉

      瑶乡深处的仙人湾腊天溪畔的腹地,有一条宽不过三尺,深刚过脚踝的小溪叫铁山溪。溪虽小,却也溪水潺潺,四季常流,水质上佳,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铁山溪山不高,水不深,却常年云雾缭绕,仙影迷离;铁山溪水不深,却有真龙,这真龙便是脉出云贵万山的铁山溪水源出处的布村唐家祖坟的龙脉山——蛇形岭。

       蛇形岭在蜿蜒曲折,溪水潺潺,流水叮咚的铁山溪谷最中央,两旁山峦起伏,百山相拥,鸟语花香,流水叮咚,珍禽异兽奔走山谷,谷深,涧幽……,蛇形岭正似龙头抬起之处,眺望着对面的圆形峰顶——宝脑(山峰名)。龙头抬起之处左右各是一条曲径幽深,龙走蛇行的溪涧。左溪水流淙淙,终年奔流不息;右边丰雨时方潺潺溪水流出,旱时水从溪底沙石渗出与左溪流水交汇于岭脚龙唇之处。四周山高林密,鬼斧神工处格局天成左青龙右白虎之山势,又有百山环抱,脉向相护,遂成“万山朝宗,金龙含珠”之意。


烟雾升起之地即为铁山溪蛇形岭

        铁山溪的蛇形岭形似龙头,从云贵万山经仙人岩余脉自北向南婉娫而来,龙头在此转弯并抬起,其上称龙头坪,其岭古时便称龙形岭。龙头微抬,唇含宝珠,吮吸铁山溪水。因此山古时开采铁矿,因铁呈赤色,所以说说此龙是一条赤龙,所以山岭亦叫龙形岭。

      因历史变迁演化中,此地龙气过盛,惊动朝庭,唐姓先祖起事失败,朝庭下令挖断了龙脉而被迫改称蛇形岭。

        第一集:避难世外田园

       古时有一户唐姓先民就住在铁山溪蛇形岭外不足一里远的布村,相隔一个山坳。布村古时是一块世外田园,这里三面环山,古树参天,美景如画,先民世代农耕,经营这片山水,用勤劳和汗水在山坡上挖出的梯田层峦叠嶂,天人合一,依山造田,田因山势成形,梯田形态万千:尖角、葫芦瓢、柴刀、三角形、椭圆、四方形……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据一唐姓大爷述说:这户唐姓人家是一族逃难而来,其它人家居住坪家村,只有这户人家是一个年迈的老夫妻俩,因族人不喜,所以带着姐弟二人住在布村,姐姐叫唐赛花,弟弟叫唐天宰,老夫妻俩年级较大,老爷子更是老来得子,年岁大,腿脚不方便了。老太婆年级小点,但眼睛不好使。所以全家的生活就得靠这姐弟二人撑着了,姐弟二人过着农耕渔猎生活,忙时在家耕种门前屋后的几亩田地,闲时便前往铁山溪打猎,或顺老屋冲而下至腊天溪或沅水云网鱼,以此侍奉着年迈父母,日子倒也过得悠闲自得。

第二集:救鹿仙得奇术

        唐家人虽是逃难至此,但见此山水奇美,犹如世外桃园,便在此安居,生活过得倒也安逸。有一天,姐弟二人又像往常一样去铁山溪打猎,见一人被一条巨蛇所缠,朝着兄妹二人大呼“救我,救我”。弟弟挽弓搭箭,一箭正中巨蛇七寸,巨蛇死,救下那人。只见那人胡子雪白,仙风道骨,向二人躹躬谢过,手扶长髯问兄妹二人要何报答。天宰姐弟二人连说不用道谢。那人见了,半响方言:我姓鹿,你们就叫我鹿先生,家住此溪口卧马山脚上,大恩不言谢,既然汝二人心地如此善良,我传你二人撒豆为兵,呼风唤雨之法,此正当乱世,将来学成定能成就安邦定国之幸事。姐弟二人留那人回家住下,一连三载,姐弟二人日夜跟着鹿先生修练,颇得心法,撒豆为兵,呼风唤雨等法操练得心应手,只欠火候。

  这天,鹿先生外出归来,叫来姐弟二人,说:为师本是此溪口处卧马山伏波宫护山神鹿,出来三载,得回家护宫,现觅得赤龙岭宝穴两处,一处位于赤龙岭山脚下,名曰“赤龙含宝”,可保百世富贵;一处位于赤龙岭上,名曰“骑龙而行”,如得天时、地利、人和可坐拥天下,环宇四海,兴旺三百余年。只是,鹿先生欲言又止……我算得虽然此穴可旺三百年,但你的“生辰八字”要在六十岁方可消受,方可得天时之幸,再配合这布村的地利之福方可成事。但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若过早行事,或者人和、地利任何处出了问题都可能会前功尽弃,如若让人挖断龙脉则会有绝后灭族之灾。

欲知天宰如何选择,请看下回分解。明天待续,………………

     编者按:故事中地名为实,故事来自采访中口述,人物为化名,如有轮同,实属巧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